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0篇
  11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杀菌剂对万寿菊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杀菌剂对万寿菊灰霉病菌做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单剂对灰霉病菌的EG50由低到高依次为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WP)、20%甲基立枯磷乳油(EC)、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50%扑海因悬浮剂(SC)、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VIP),以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WP)的抑制作用最好,其EG50为5.17 mg/L.  相似文献   
22.
李浦  王平  沈向群  吴志刚  张玉静  李娜 《种子》2012,31(5):54-57
采用W217×W203组合的P1、P2、F1、B1、B2和F2共6个世代的花色色调值,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色素万寿菊橙红色花性状最优遗传模型为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以主基因遗传效应为主,多基因效应为辅.主基因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作用很大,主基因遗传力受环境影响较小.在F2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为49.13%,多基因遗传率为48.25%;在B1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为84.23%;在B2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为74.41%,多基因遗传率为18.24%.  相似文献   
23.
为实现万寿菊资源优化利用,以万寿菊秸秆代替传统栽培主料,探究其栽培平菇的效果.结果表明:以万寿菊秸秆60%、杂木屑28%、麸皮10%、生石膏1%及蔗糖1%,pH5.8,含水量70%的配方栽培效果最佳,转化率达106.55%,略高于杂木屑主料(杂木屑78%、麸皮10%、生石膏1%及蔗糖1%)的对照组(102.50%),用万寿菊秸秆替代传统主料栽培平菇可行.  相似文献   
24.
万寿菊杂交育种实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从万寿菊F1分离得到的雄性不育植株进行杂交试验,以期能得到稳定的万寿菊雄性不育系,如果利用不育系进行杂交制种,将大大降低制种成本。并提出了在万寿菊育种中利用雄性不育进行育种时,对父本进行自交,以保证得到纯的父本,并应选择适宜地区进行制种等建议。  相似文献   
25.
BACKGROUND: Natural pesticides based on plant essential oils may represent alternative crop protectants. This study analyse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bioactivities of essential oils from Schinus areira L., Rosmarinus officinalis L. and Tagetes terniflora Kunth against winged and wingless adults of Metopolophium dirhodum (Walk.). RESULTS: The major component of S. areira was α‐phellandrene, that of R. officinalis was 1,8‐cineole and that of T. terniflora was cis‐ocimene. Rosemary essential oil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others in immersion method tests. In contact toxicity, the rosemary oil was the most toxic to wingless adults and the S. areira leaf oil was the most toxic to winged adults. All the EOs produced some degrees of repellency in adults and effects on the reproduction and demographic parameters.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ssential oils from S. areira, R. officinalis and T. terniflora could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in the management of M. dirhodum. Copyright © 2012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26.
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万寿菊W217×W203组合的P1、P2、F1、B1、B2和F2共6个世代的叶黄素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色素万寿菊叶黄素含量性状最优遗传模型为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以主基因遗传效应为主,多基因效应为辅。主基因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作用很大,在B1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为78.47%,B2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为86.86%、多基因遗传率11.77%,F2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为60.82%、多基因遗传率38.42%。可见,色素万寿菊叶黄素含量性状遗传变异中主基因作用大于多基因作用。  相似文献   
27.
万寿菊×孔雀草杂交育种及杂种不育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万寿菊与孔雀草杂交育种进行了研究,以万寿菊雄性不育系为母本,孔雀草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子代不育的、且具有远缘杂种优势的组合。结果,选出2个不育组合ACHY021×PBHO026和ACHY021×PBH0029,并对亲子代的性状(株高、株型、花型、抗性、花期、花朵数、花器等)进行分析得出,F1代的株型、根茎颜色、花型、花色,表现为父本孔雀草性状;而叶型、叶色、茎粗壮程度表现为母本万寿菊性状;超亲性状为花径、抗性、生长势;对杂种花器观察表明,雄蕊、雌蕊都表现不正常,子代表现高度的不育。对亲本及子代的染色体鉴定得出:万寿菊2n=2x=24,孔雀草2n=4x=48,二者杂交子代2n=3x=36,说明此2个组合的子代不育是3倍体造成的,从而为万寿菊开辟多倍体育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8.
不同浓度复合肥叶面喷施对万寿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试验选用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99146’品种为材料,采用“宝力丰”复合肥进行叶面喷施,共设置7个施用水平:0.1‰ 、1.5‰、2‰、4‰、8‰、10‰,分析了不同施肥水平对万寿菊植株的株高、茎的红化程度、叶总面积、侧枝数、花朵数、单花直径、花千鲜重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复合肥浓度为8‰的,对万寿菊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植株生长健壮,花期提前且鲜花产量较高。建议在实际生产中采用8‰复合肥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29.
万寿菊的组织培养和瓶苗开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矮生杂交万寿菊组织培养研究表明:带1个腋芽的无菌苗茎段在MS+0.05mg/LNAA+0.2mg/LBA培养基上35d均可诱导出芽,芽诱导率达100%;继代培养时,MS+0.1mg/LBA是万寿菊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平均增殖系数可达10.7,生根率为100%。将带有2个腋芽和1个顶芽的茎段接种到MS+0.05mg/LBA+0.4mg/LPP。培养基上,20d后,就能长成1株有根、茎、叶和花蕾、花朵的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30.
快速离体培养万寿菊植株叶片组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取万寿菊植株生长状态的叶片组织作为外植体,无菌条件下接种于MS+1.2mg/L 6-BA+0.9mg/LNAA的培养基中培养7d,叶片细胞逐渐增殖培养生成芽苗;将芽苗切割分离接种于MS+0.6mg/L6-BA+1.0mg/LNAA培养基中进行无菌培养,5d后,芽苗周围诱导出万寿菊幼苗;将万寿菊幼苗转接入含植物激素0.5mg/L NAA的MS培养基中,培养6d后,幼苗诱导生根,形成完整的万寿菊组织培养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