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9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林业   1646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30篇
  397篇
综合类   1162篇
农作物   16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LoRa技术是最新出现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距离远、工作在非授权波段等特点,与ZigBee等现在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相比,其在人工林无线传感器网中更具潜力。然而由于LoRa的传输受环境影响较大,目前在人工林中传播特性的研究还处于空白。本研究基于Shadowing信号衰减模型,在广西东门林场中测试了433 MHz信道LoRa信号在两种天线高度下(1.5,2.0 m)和3种不同环境下(开阔环境、3 a林龄桉树人工林,5 a林龄桉树人工林)LoRa信号接收强度(RSSI)随距离变化的情况,每种条件下得到了两组数据。首先利用其中一组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LoRa信号传输遵从Shadowing模型,拟合度在0.886~0.982。然后利用另一组数据对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模型的精度介于0.780~0.961。最后分析了桉树人工林中影响LoRa信号传输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的方法和获得的信号衰减系数可以为桉树人工林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中LoRa节点的组网和部署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2.
叶淑英 《安徽农学通报》2012,(17):146-148,159
通过建瓯东安毛竹林中21a生闽楠生长情况的调查表明:闽楠适宜在毛竹林中生长,单株材积0.1958m3,材积1.3350m3/hm2,单株平均年生长量0.0089m3,且与树龄呈正相关系;树高达15.5m,平均树高年生长量0.74m;混交套种闽楠能提高毛竹林的生产潜力,每年可增加毛竹林收益10680元/hm2,同时可改善和调整毛竹林结构,大幅度提高毛竹林经济、生态、社会的整体效益。并探讨了如何采取政策性措施来大力推广发展毛竹林混交套种闽楠,为科学持续发展闽楠这一珍贵用材树种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不同树龄秃杉与杉木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8年生、14年生和28年生的秃杉Taiwania flous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木材进行了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秃杉和杉木的木材密度及主要力学强度均随树龄增加而增大。秃杉木材的气干密度(含水率为12%)、基本密度、径向干缩系数、弦向干缩系数、体积干缩系数、弦面硬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径面抗剪强度和弦面抗剪强度的平均值与杉木相比分别低2.3%,4.4%,1.6%,2.6%,1.5%,3.6%,3.8%,3.4%,17.5%和14.4%,但其端面硬度、径面硬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径面抗劈力和弦面抗劈力的平均值与杉木相比则分别高6.6%,6.1%,3.4%,2.3%,15.0%和16.3%。差异显著性f检验表明,秃杉与杉木人工林的木材密度、硬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剪强度和抗劈强度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干缩系数和冲击韧性均差异不显著。图2表3参12  相似文献   
34.
中亚热带天然林改造成人工林后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天然林)改造成人工林后土壤碳排放量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为评估森林类型转换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的常绿阔叶林及由其改造而来的38年生闽楠人工林与35年生杉木人工林中分别设置4块20 m×20 m样地,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观测系统于2014年9月—2016年9月进行定点观测,并同期观测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碳含量(SOC)、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MBC)、可溶性有机碳含量(DOC)、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和年凋落物量及凋落物碳氮比(C/N)。【结果】常绿阔叶林改造成闽楠(38年后)和杉木人工林(35年后),年均土壤碳排放通量由16. 22显著降为12. 71和4. 83 tC·hm-2a-1,分别减少21. 60%和70. 20%;各林分类型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值表现为常绿阔叶林(1. 97)<闽楠人工林(2. 03)<杉木人工林(2. 91),转换为杉木人工林后,Q10值显著升高(P<0. 05);土壤温度能分别解释常绿阔叶林、闽楠人工林与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89. 70%、88. 50%和87. 90%,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含水量相关不显著(P>0. 05);土壤呼吸速率和SOC、MBC、DOC、年凋落物量及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均极显著正相关(P<0. 01);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值和凋落物C/N极显著正相关(P<0. 01),而与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及MBC极显著负相关(P<0. 01);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MBC和SOC含量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2个最重要因子,而凋落物C/N在影响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中的贡献最大。【结论】中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改造成闽楠(38年)或杉木(35年)人工林后,土壤碳排放通量显著降低。林分类型转换后树种组成和林分结构发生改变,凋落物数量、质量及细根生物量显著降低,土壤SOC和MBC含量显著下降可共同导致土壤呼吸通量的下降。土壤温度是3种林分类型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而土壤总有机碳库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库的差异是不同林分之间土壤呼吸差异的主导因素,凋落物C/N对土壤呼吸的Q10影响最大。为提高模型预测森林类型转换影响土壤碳排放的精度,应综合考虑土壤有机碳库、易变性有机碳库及底物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5.
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利用高分一号遥感影像和谷歌地球数据,采用监督分类与目视解译结合的方法对柠条人工林进行提取,结合DEM数据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盐池县柠条人工林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景观特征。结果表明:盐池县柠条人工林占县域面积的13.18%,斑块数量和面积南北分布差异较大;从地理分布格局来看,柠条林大量分布于高程较低和坡度较缓的地区,地势较高与坡度较大的地区仅有少量小斑块分布;不同乡镇的景观单元特征和景观破碎化程度不同,花马池镇柠条林的斑块景观内部分割较复杂,高沙窝镇的内部斑块连通性更好,麻黄山乡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高沙窝镇与麻黄山乡柠条林的斑块边界都较为曲折;整体来看,盐池地形平缓、高程较低的中北部以营造防沙治沙型柠条为主,面积大且景观斑块连续,地形陡峭的南部沟壑丘陵区则以营造退耕还林的柠条为主,面积小且景观破碎。  相似文献   
36.
根据野外调查,探讨了广西桉树人工林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长型、危害程度和生活史对策。结果表明院桉树人工林内现有外来入侵植物12科26属30种,种数最多为菊科植物,有13种,占总种数43.3%,生活型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共有23种,占总物种数76.7%;危害状况严重的有7种。改变林地清理方式、适当人工清理和加强监控管理是控制入侵植物危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7.
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38 a生5种密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杉木人工林下物种种类多达121种,灌木层以杜茎山(Maesa japonica)为主,草本层以双盖蕨(Diplazium)、黑足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等蕨类为主。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大多在初植密度为5 000 hm–2时最高。不同土层间各种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密度间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不同,更多的土壤养分在高密度或低密度林)分下达到最大。除了p H、有机碳以及纤维素酶外,其他土壤养分受林分密度变化响应均显著(P<0.05)。0~2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关系更为密切,而20~4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关系更为密切。p H、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与灌草层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最为密切。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显示,初植密度为6 667 hm–2时最高(1.17),第二...  相似文献   
38.
海南6种切叶花卉植物橡胶林下套种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散尾葵、金心巴西铁、金边富贵竹、莲花竹、龟背竹、朱蕉等6种耐荫型切叶花卉植物在橡胶林下进行套种(扦插)试验,观测这些植物的叶片生长物候期、植株整体感、株高、叶片色泽和病虫害危害程度,分析这6种切叶花卉植物在橡胶林下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适应性强弱排序为金心巴西铁朱蕉散尾葵龟背竹莲花竹金边富贵竹,其中金心巴西铁在橡胶林下生长综合表现最好,评价得分最高,为17.22,适合在海南橡胶林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9.
泥质海岸盐碱地刺槐-杨树混交林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北方泥质海岸盐碱地采用工程整地措施修筑台田,于台田上布置刺槐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杨树混交林3种树种配置模式,对混交林及纯林的降盐改土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a后3种林分类型基本郁闭,保存率为63%~72%,郁闭度为0.6~0.7。混交林的树高、胸径优于纯林。3种模式脱盐作用范围在0—70cm土层;在50—70cm这一土层形成了养分亏缺层。混交林可提高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0—100cm全氮含量的土壤剖面分布规律与有机质相似,3种模式土壤全磷含量变幅不大,总体表现为磷素总量不足,有效性低。因子分析表明刺槐—杨树混交林降盐改土效果好于杨树纯林,也好于刺槐纯林,能够改善泥质海岸盐碱地土壤肥力状况,可作为一项成功的造林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马关县草果种植地的施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关县仁和镇的4年生草果种植地开展了施用不同量的农家肥、钾肥、普钙和复合肥促进草果植株开花结实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对该地的草果种植地进行合理的施肥能有效促进草果植株叶芽、花芽的分化,提高其结实率及结实量。各施肥处理的草果植株在叶芽数量、花芽数量、结实率及结实量等4个指标上均优于不施肥的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4.4%~204.9%、22%~97.6%、5.4%~36.9%和72.4%~442.3%。各施肥处理的草果植株在叶芽数量及结实量2个指标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而在花芽数量及结实率2个指标上无显著差异。综合各施肥处理的草果植株结实量及结实率,在马关县及其土壤状况相似的草果种植地较佳的施肥肥种为钾肥或复合肥,其施肥量为钾肥200 g/株(丛)或复合肥400 g/株(丛),前者草果植株单株(丛)的结实量达8.46 kg,比不施肥的对照高442.3%,后者草果植株单株(丛)结实量达7.82 kg,比不施肥对照高4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