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0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林业   131篇
农学   222篇
基础科学   32篇
  157篇
综合类   1043篇
农作物   241篇
水产渔业   144篇
畜牧兽医   479篇
园艺   339篇
植物保护   1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为促进新疆农村经济发展,以新疆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双语教育、家庭年收入、养老保险、培训以及工作得到的途径对转移就业都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特别是双语教育的普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农村劳动力就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对策。  相似文献   
82.
[目的]为提高唐菖蒲切花的保鲜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方法]以粉秀唐菖蒲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对唐菖蒲寿命、观赏值、水分平衡值、鲜重变化率、花青素含量、花瓣质膜相对透性等指标的观测,探讨了B9和6-苄基嘌呤(6-BA)的不同组合对唐菖蒲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切花的瓶插寿命均明显长于CK,而添加6-BA和B9的处理其瓶插寿命与母液相比有较明显的延长。6-BA与B9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6-BA在增加唐菖蒲切花鲜重,改善切花体内的水分状况等方面的作用效果比B9要好。各保鲜剂处理均可抑制植物体内膜脂过氧化物丙二醛的产生,维持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各处理花青素含量随瓶插天数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综合考虑,以4%蔗糖+300mg/L8-羟基喹啉+150mg/L硼酸+20mg/L6-BA+200mg/LB9的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达到22d。  相似文献   
83.
饵料中的维生素B6对日本沼虾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饵料中维生素B6对日本沼虾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温度为18—23℃、pH值为(7.50±0.10)的条件下,研究了饵料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B6(0、40、80、160、240mg/kg)对日本沼虾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随着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的增加,日本沼虾肌肉中活性氧含量下降,维生素B6含量为80mg/kg时,其活性氧含量降至最低水平,但随着维生素B6含量的继续增加,其活性氧含量迅速上升。饵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B6可明显提高日本沼虾肌肉中SOD的活性,当添加量为80mg/kg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添加一定量维生素B6可明显提高日本沼虾肌肉中SOD的活性,能够清除机体内由于缺乏维生素B6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减轻自由基对机体的伤害,从而提高日本沼虾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84.
超级稻甬优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引进超级稻品种甬优6号在南宁市进行适应性试验。小区及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在南宁市试种表现早熟、大穗、高产、优质、抗倒、抗病等;全生育期115-120d,比对照博优253早熟5d,比对照中浙优1号早熟10d,试验平均单产8731.5kg/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10.2%,增产点比例85%,具有超高产潜力,适宜在南宁市作晚稻栽培种植。甬优6号获得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是嫩秧抛栽、促根壮蘖、高肥控水等。  相似文献   
85.
用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糯玉米单倍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从Stock6单倍体诱导系中选育出的3个诱导系对4个糯玉米杂交种进行诱导,通过对诱导子粒形态和细胞学鉴定,探索其在糯玉米单倍体育种应用的可能性。结果得出:3个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率差异极显著,以Stock6-1诱导率最高为7.27%;4个糯玉米杂交种被诱导率差异极显著,以糯玉米杂交种199被诱导率最高为6.86%;对紫顶白胚的拟单倍体种子进行细胞学鉴定,染色体条数为10条的种子占57%,染色体条数为20条的种子占43%。研究表明,糯玉米单倍体育种能提高糯玉米育种效率,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尽快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选育适合露地爬地栽培和大棚立架栽培的四倍体西瓜新品种,提高广西西瓜产业竞争力。【方法】于2008年利用四倍体西瓜403作母本,四倍体西瓜JL作父本,配组选育四倍体一代杂交种兴桂六号,2009-2010年,连续两年进行露地爬地栽培品比试验,2011-2012年,连续两年进行大棚立架栽培品比试验。【结果】兴桂六号全生育期春造90-100 d,秋造65-80 d,果实发育期29-35 d。单果重3.5-4.5 kg,果实圆形,表皮深绿覆盖墨绿条带,有光泽,皮厚1.0-1.2 cm,耐贮运。果肉大红色,剖面光滑,纤维黄筋少,种籽少,汁多,质实、细密、清甜爽口,品质优,中心含糖11.5%。2009-2010年,连续两年露地爬地栽培品比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38081.3和34602.8 kg/ha,分别比对照增产15.6%和13.7%。2011-2012年,连续两年大棚立架栽培品比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66577.5和63169.5 kg/ha,分别比对照增产18.1%和15.0%。2012年广西西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4182.0 kg/ha,比对照增产10.8%;2010-2012年,露地爬地生产栽培示范试验平均产量32550.0-36585.0 kg/ha,比对照增产10.6%-15.5%;大棚立架生产栽培试验平均产量60178.5-63168.0 kg/ha,比对照增产12.6%-15.2%。【结论】四倍体杂交西瓜新品种兴桂六号适宜露地栽培和大棚立体栽培,在广西西瓜种植区均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7.
[目的]获得有效的水牛RNA聚合酶Ⅲ启动子序列,为开展水牛源细胞的基因特异沉默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启动子上、下游保守序列对水牛源启动子7SK、U6进行克隆和启动子关键顺式作用元件识别,利用一段针对EGFP的shRNA片段(shEGFP)对水牛7SK、U6启动子进行功能性分析,然后分别在水牛源及鼠源细胞中与pEGFP-N1共转染,转染48h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EGFP的表达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EGFP沉默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水牛7SK、U6启动子序列分别为430和357 bp,其OCT-1(或CACCC盒)及TATA盒高度保守.连接shEGFP后与pEGFP-N1共转染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荧光表达沉默现象;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发现水牛7SK和U6启动子引导的shEGFP在水牛源细胞中沉默效率高达93.82%和87.45%;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转染bu7SK-shEGFP和buU6-shEGFP的水牛源BFF细胞中,EGF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物种启动子的细胞转染组(P<0.05),而在鼠源PT67细胞中,水牛启动子的启动效率与其他物种启动子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水牛7SK和U6启动子可高效启动shRNA表达,且具有一定的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88.
为丰富马铃薯品种类型,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大西洋作母本、米拉作父本进行杂交,于2014年育成马铃薯新品种毕薯6号(黔审薯2014001-1),该品种在贵州省2012—2013年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 038.41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45.65%;2013年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115.2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35.65%。适宜贵州省海拔495~2 450m地区及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9.
以取代苯甲醛、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和脲(或硫脲)为原料,以氨基磺酸作催化剂,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回流反应3 h,得到6个6-三氟甲基-3,4,5,6-四氢嘧啶-2(1H)-(硫)酮类化合物。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但活性不强,在浓度100μg/m L时,最佳抑制效果是化合物d对油菜根长生长抑制率为45%。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岩-土介质中Cr6+、Mn2+复合污染的吸附相关性。[方法]通过单一Cr6+、Mn2+及Cr6+、Mn2+复合污染吸附试验,研究Cr6+、Mn2+复合污染的吸附规律,并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分析Cr6+、Mn2+的吸附相关性。[结果]吸附试验对比分析表明,在单一和复合污染吸附试验中,Cr6+、Mn2+在吸附时间、总吸附量、吸附速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Cr6+、Mn2+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两者存在加和作用,即在Mn2+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增强供试土壤对Cr6+的吸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环境治理及环境管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