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7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7篇
  19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空间诱变高细胞壁多糖酿酒酵母突变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从SF8卫星搭载的4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样品中筛选所得酵母突变株FL01-M、FL03-M、2.0016-M、2.1424-M的生物量、细胞壁及其多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酿酒酵母菌株对空间环境的反应不同。与原始菌株2.0016相比,2.0016-M各项指标增加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生物量增加46.7%,细胞壁占酵母干重比率增加3.8%,细胞壁厚度增加62.6%,β-葡聚糖含量增加146.8%,甘露聚糖含量增加18.8%,连续转接8次,各项指标均未出现回复突变状况。菌株FL01-M、2.1424-M生物量、细胞壁占酵母干重比率、细胞壁厚度、β-葡聚糖含量及甘露聚糖含量与源菌株相比无显著变化。FL03-M生物量变化不显著,其他各项指标都显著降低。可见不同酵母菌株对空间环境的敏感性不同,空间诱变是提高酵母菌株细胞壁多糖含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2.
[目的]选育高产谷胱甘肽的酵母菌株。[方法]通过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运用推理育种技术获得抗乙硫氨酸突变株。[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产GSH的菌株HSJB1,其摇瓶发酵生物量为3.87 g/L,GSH产量为91.87 mg/L。依据菌株的细胞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其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通过紫外线对出发菌株HSJB1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一株抗乙硫氨酸突变株YBS77,该突变株经摇瓶发酵,生物量达7.60 g/L,GSH产量为211.96 mg/L。[结论]通过选育获得的突变株生物量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6.38%,GSH产量提高了130.72%,表明该育种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3.
Arctic charr (Salvelinus alpinus) were fed for 99 days on experimental diets with 40% of fish meal replaced, on a crude protein basis, with intact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SC), extracted yeast (ESC), Rhizopus oryzae fungus (RHO) or de‐shelled blue mussels (Mytilus edulis) (MYE). The fish were evaluated for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fish intestinal function. Growth performance, retention of crude protein and sum of amino acids were not affected in fish fed diets ISC or MYE compared with those fed the reference (REF) diet. However, fish fed diet ISC displayed decreased digestibility of crude protein and indispensable amino acids and decreased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compared with fish fed the REF diet. Fish fed diet ESC exhibited decreased growth performance and protein retention, but had comparable digestibility to fish fed the REF diet. Fish fed diets MYE and RHO showed simila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growth,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Overal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lue mussel and intact S. cerevisiae yeast are promising protein sources for Arctic charr.  相似文献   
94.
本工作从抗逆性极强的啤酒糖酵母菌株 A S21416 中分离纯化总 R N A 和 m R N A ,以 A M V 逆转录酶合成了单链c D N A 。采用保守引物扩增并克隆了该酵母菌的6 - 磷酸海藻糖合成酶编码基因tps1 ,建立了该基因 D N A 片段的物理图谱,发现其酶切位点与已见报道的6 - 磷酸海藻糖合成酶编码基因相同。  相似文献   
95.
以重组质粒pBAD-LRCP-126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了PLRV缺失突变CP基因的特异性条带。目的片段与pYES2.1/V5-His/-TOPO的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TOP10F′获得了氨苄青霉素抗性菌落,酶切与DNA测序结果确认了酵母表达载体的正确性,该表达载体命名为pYES-LRCP-126。在30℃,酿酒酵母工程菌株INVSc1(pYES-LRCP-126)经2%半乳糖诱导培养16h,SDS-PAGE显示蛋白图谱上有一条23kDa的诱导表达的蛋白条带,其大小与预期的重组CP大小相符,表明PLRV缺失突变基因在酵母菌中实现了表达。  相似文献   
96.
以可可鲜豆为原料,选取酿酒曲増香高产型、葡萄酒/果酒专用型、32762、1425、1557、葡萄酒/果酒高活性型、1793共7种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别对7种可可果酒不同发酵阶段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发酵2周时,酒液中检出的香气成分分别为41、47、37、39、36、50、35种,其中葡萄酒/果酒高活性型酿制的果酒中香气成分种类较多;可可果酒中香气成分以醇类和酯类为主,主要的酯类成分为辛酸乙酯、癸酸乙酯、苯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9-十六碳烯酸乙酯,醇类中乙醇和苯乙醇存在较  相似文献   
97.
以酵母EGY4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12、16、20、24、30 h)、细胞状态(OD600)、电击电压(600、800、1 000、1 200、1 400 V)及不同质粒DNA用量(1、2、5、10、15、20μg)对酵母电击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时间为20 h、OD600=1.4、电击电压为1 000 V、质粒用量为5μg时,该系统转化效率最高,为后续高效文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酿酒酵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实验分析了影响酿酒酵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原因,发现主要是稳定剂种类和酶浓度,在本实验系统中以17%稳定剂,1%蜗牛酶30℃作用60min为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99.
卤虫在不同饵料培养介质中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啤酒酵母和单胞藻为投喂饵料,新疆艾比湖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为投喂对象,建立三个实验组分别进行研究,观察在不同饵料条件下艾比湖卤虫的生长,探讨不同饵料对卤虫的生长、成活的影响。通过对卤虫体长和存活率的测量,建立了卤虫在不同饵料情况下的生长方程、生长曲线和存活率曲线,并通过对方程和曲线的分析获得以下结论:投喂单胞藻组卤虫的生长最慢,存活率最低25表面以后全部死亡;投喂酵母组卤虫生长最快,在0≤t≤42.6时体长值最高,存活率较低,投喂单胞藻和酵母的混合饲料组卤虫的前期生长次于酵母组,后期生长超过之,存活率较高且成熟个体产虫量和产卵量也多于酵母组。  相似文献   
100.
反式烯脂酰-CoA还原酶(trans-2, 3-enoyl-CoA reductase, ECR)是催化超长链脂肪酸(VLCFAs)合成的脂肪酰-CoA延长酶之一。根据已报道拟南芥等的ECR基因设计引物,采用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ECR的全长cDNA序列和对应的基因组序列,命名为BnECR (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899705和FJ899706)。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nECR的全长cDNA序列为1 328 bp,对应的基因组序列为2 093 bp,由4个外显子组成,在ORF的上、下游分别有一个163 bp的5′UTR和一个232 bp的3′UTR。根据编码区预测BnECR前体蛋白为一个31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包含ECR蛋白的重要功能位点K144、R145及一个NAD(P)H结合基序G225SGGYQIPR/HG234。NCBI Blastn、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及保守域分析表明, 该基因与拟南芥AtECR基因的同源性最高,是对应拟南芥AtECR的垂直同源基因。RT-PCR分析表明,BnECR基因在甘蓝型油菜根、茎、叶、花及角果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BnECR在高芥酸材料种子发育中后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芥酸种子,表明BnECR可能参与甘蓝型油菜芥酸的合成。将BnECR克隆到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中,分别转化野生型酵母By4743和突变体菌株YDL015c,添加半乳糖诱导表达。气相色谱分析表明,BnECR在酿酒酵母中有效表达,转化菌株中的芥酸(C22:1)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34%,比对照增加了52%;对突变体的转化结果表明芥酸含量恢复到野生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