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67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5篇
  46篇
综合类   724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81篇
畜牧兽医   156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对8头成年黑白花乳牛乳中SOD和CAT的活性进行测定;研究2种酶的热稳定性。SOD(U/mL)测定结果:新鲜乳为44.23±4.06,75℃/15s处理后为43.71±6.56,无显著变化(p>0.05),95℃/1min处理后为37.15±5.82,活性降低约15%(p<0.05);CAT活性(U/mL)分别为2.02±1.69,3.40±2.46,1.85±1.19,升温对CAT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2.
实验研究了不同投喂方式下,牙鲆口服A3α-PG(A3α肽聚糖)对其血清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投喂方式对各组织(肝脏、肾脏、肌肉、粘液)中的SOD、ACP和AKP的诱导能力各异。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投喂方式下对SOD的影响,在肝脏、肾脏、肌肉中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粘液中的SOD活力在“连续”组“、1+1”组和“4+3”组上升较快,其值约为对照组的两倍,差异显著(P<0.05)。ACP活性在肝脏中以“连续”组和“1+1”组诱导力最强,其与对照组“、4+3”及“7+7”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肾脏和肌肉中ACP活力在实验中未表现出差异显著性(P>0.05)。AKP活力在肌肉与粘液中各饲喂频度下未见明显差异;而仅在肝脏与肾脏中表现出对AKP的增强作用,尤以“连续”组和“1+1”组最为明显(P<0.05)。就不同口服方式下,A3α-PG对牙鲆血清中酶活的影响,其诱导能力是有限的,SOD和AKP在血清中的水平均未见明显提高,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基本持平。ACP活性也只在“1+1”方式下有较大提高,并显现出与对照及其它各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性(P<0.05)。此次实验结果显示,A3α-PG作为一种天然的免疫多糖,能对牙鲆体内氧化酶与水解酶系统产生积极的调理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并非以不间断的连续刺激好,而是存在一个较为合适的刺激频度及投喂方式的选择。从实验的总体结果来看,对以上3种酶的调节力以“1+1”和“4+3”方式为好。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雏鸡马立克病(M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了雏鸡在人工攻毒后血浆MDA含量与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攻毒组接种马立克病病毒(MDV)后第14天,血浆中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和第28天高于对照组,第56天时基本接近;血浆中SOD活性在第7天时对照组显著高于攻毒组(P<0.05),第14天和第28天高于攻毒组,但差异不显著.表明雏鸡在感染MDV后血浆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对雏鸡MD的发病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4.
贮藏条件对苜蓿叶蛋白功能性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苜蓿为原料,采用酸碱法沉淀叶蛋白凝聚物。冷冻干燥后,分析叶蛋白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得到的苜蓿叶蛋白分别在常温、4℃、-20℃、-40℃条件下储藏,在2周、4周、8周、12周时取样,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苜蓿叶蛋白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远高于日常食品,各种氨基酸种类齐全;苜蓿叶蛋白中含有丰富的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低温对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保存率保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5.
为确定外源草酸(OA)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抗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的诱导作用,本研究采用喷雾法将10、20、30、40 mmol·L-1的草酸喷洒在十叶期紫花苜蓿幼苗上,喷雾后7 d测定苜蓿霜霉病苗期病情指数,并分别于喷雾后1、3、5、7和9 d测定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喷雾10~40 mmol·L-1草酸溶液均可降低苜蓿霜霉病的病情指数,且随着草酸浓度升高,病情指数由31.1%下降到19.6%,下降了11.5百分点,相对诱导抗病效果呈上升趋势,最高诱抗效果达到50.8%,苜蓿叶片中POD、PAL和SOD的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26.
PEG胁迫对尖叶胡枝子幼苗SOD和POD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不同浓度PEG处理尖叶胡枝子幼苗叶片SOD和POD同工酶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处理,SOD和POD同工酶谱带数目没有变化,无新酶带的出现或酶带的减少,分别为SOD1-4和POD1-3。由迁移率可以看出,尖叶胡枝子幼苗叶片在不同浓度PEG处理下,共有10种SOD同工酶基因表达和6种POD同工酶基因表达。SOD和POD酶活性在低浓度(5~10%)PEG处理下增加,高浓度(15%)的PEG处理下降低。  相似文献   
27.
《吉林农业科学》2017,(5):25-29
该试验以绿豆品种白绿9号作为试验材料,使用浓度为50 mmol/L的CuSO_4、MgSO_4、FeSO_4溶液分别进行浸种、喷施、浸种+喷施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探讨Cu~(2+)、Mg~(2+)、Fe~(2+)各处理对叶片叶绿素、SOD、POD、MDA的影响。结果表明:Cu~(2+)、Mg~(2+)、Fe~(2+)在绿豆分枝期、开花期、成熟期3个时期中均起到显著增加叶绿素、MDA含量,提高SOD、POD活性的作用,其中浸种处理效果最佳,Mg~(2+)、Fe~(2+)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8.
镉污染下芦苇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及SOD保护酶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湿地芦苇为研究材料,设置0、0.01、0.2、2、4mg/L 5个浓度梯度的镉(Cd)处理,探讨在重金属Cd污染条件下,芦苇地上部分的生理响应及抗性表现。结果表明:在不同Cd2+浓度梯度下,芦苇体内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及SOD酶活性均产生明显变化,随Cd2+浓度升高,MDA含量急剧上升,至0.01mg/L时达最高值,随即下降,至2mg/L又开始上升;而SOD酶则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只在4mg/L时略有下降;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但当Cd2+浓度超过0.2mg/L时其含量下降;通过对在重金属镉污染生境下芦苇地上部分的生理研究表明,芦苇细胞结构受到了明显的伤害,突出表现为细胞膜结构的过氧化程度加剧;而在此逆境下,芦苇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抗性反应,即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的上升和SOD酶活性的显著增加,且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9.
林蛙油对衰老模型小鼠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林蛙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进行抗衰老试验。结果表明:林蛙油能明显提高衰老模型鼠血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肝脏中MDA(丙二醛)的含量,证明林蛙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0.
pH值胁迫对喜树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pH值胁迫下喜树苗期生长及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pH值胁迫对喜树苗期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含量与SOD活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当培养液pH值5.5~6.5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SOD活性最强,游离脯氨酸含量最低,喜树幼苗生长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