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90篇 |
免费 | 92篇 |
国内免费 | 27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5篇 |
农学 | 261篇 |
基础科学 | 64篇 |
680篇 | |
综合类 | 1106篇 |
农作物 | 282篇 |
水产渔业 | 5篇 |
畜牧兽医 | 79篇 |
园艺 | 98篇 |
植物保护 | 1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105篇 |
2019年 | 114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123篇 |
2016年 | 161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77篇 |
2012年 | 207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122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镉污染稻田改制玉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镉(Cd)污染稻田水旱轮作改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结果表明,早稻改种春玉米(玉-稻轮作)年度总产量为13340 kg/hm2,比种植双季稻(稻-稻轮作)增产9.3%(P0.05);晚稻改种秋玉米(稻-玉轮作)年度总产量为11298 kg/hm2,比种植双季稻减产7.4%(P0.05)。稻-玉轮作(晚稻改种秋玉米)农产品Cd含量较低,早稻稻米Cd含量为0.22 mg/kg,配合钝化措施可以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秋玉米Cd含量仅为0.06 mg/kg,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之内;而玉-稻轮作(早稻改种春玉米),春玉米Cd含量为0.07 mg/kg,春玉米食用安全,但晚稻稻米Cd含量达1.59 mg/kg,远高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0.2 mg/kg,比稻-稻轮作的晚稻稻米Cd含量增加137%(P0.05),早稻改种春玉米显著增加后茬晚稻稻米对Cd的吸收积累。Cd污染土壤(全Cd含量1.08 mg/kg)改制玉米(早稻改种春玉米、晚稻改种秋玉米)皆可避开当季农产品的Cd污染风险,稻-玉轮作配合钝化措施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玉-稻轮作则可采用春玉米食用与晚稻作为富集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的生态循环减控模式,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和修复Cd污染土壤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43.
连作棉田间作洋葱、孜然对棉花光合特性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棉花间作模式调节农田生态环境、缓解棉花连作障碍的作用,以棉花连作30年土壤为对象,设置棉花间作洋葱、间作孜然处理,研究两种间作模式对棉花地上部光合特性、根系生长发育及土壤酚酸类化感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间作洋葱和间作孜然处理的棉花根长、根质量、比表面积分别增加54.5%、45.7%、16.3%和22.8%、15.7%、4.9%,初花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比对照分别增加12.7%、12.2%和20.7%、7.2%。间作洋葱、孜然处理棉花根际土壤中3种主要酚酸类化感物质总量分别降低67.9%和57.8%,与单作相比差异显著。研究表明,长期连作棉田间作洋葱、孜然降低了棉田土壤中化感物质含量,改良土壤环境,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棉花叶片光合能力及生物量,并且间作洋葱对连作棉花生长发育的调节效果优于间作孜然,可作为缓解棉花连作障碍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44.
菊花不同部位及根际土壤水浸液处理对光合作用的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的自毒作用是菊花连作障碍发生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研究了连作障碍比较明显的菊花栽培种"高压太子"不同部位(枯落物、叶、茎和根系)及根际土壤水浸液处理对盆栽同种菊花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和根际土壤水浸液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均表现出抑制趋势,而暗呼吸速率却受到促进,尤以地上部水浸液的抑制作用为显著.说明降低自身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即抑制自身的光合作用,同时促进自身暗呼吸是菊花自毒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5.
Direct and residual effects of organic treatment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inorganic fertilizers applied to acid soils were studied in the okra–rice system. Among the treatments studied, vermicompost (V.C) and poultry manure improved soil pH and exhibited liming effect, whereas inorganic fertilizer decreased soil pH. Inorganic fertilizer contributed to 78% of net return in okra but the residual effect was observed in inorganic and V.C combination. Soil available nitrogen and potassium had increased at 100% recommended dose, compensated crop uptake at 75%, but depletion was observed at 50%. Uptake of nitrogen was higher for okra from inorganic fertilizer but higher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uptake from V.C was observed for rice. Organic treatments showed better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pH and zinc (Zn) uptake by okra and significant residual effect on rice. But it reduced the solubility of iron (Fe) and its uptake by okra and indicat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H and 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 acetic acid-extractable Fe2+. 相似文献
46.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稻油轮作农田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云南大理洱海流域典型稻油轮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生物炭(玉米秸秆制备)、玉米秸秆与化肥配施对我国稻油轮作模式农田磷流失风险的影响。田间小区试验包括常规施用化肥(NPK)、生物炭与化肥配施(NPK+C)、生物炭与化肥减半配施(1/2NPK+C)、玉米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四个处理,通过比较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效磷含量、作物产量、吸磷量和水稻生长期间土壤有效磷、田面水总磷、可溶性总磷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施用玉米秸秆生物炭和直接施用玉米秸秆对土壤、作物和磷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增施生物炭和玉米秸秆,可显著提高水稻和油菜产量,但对水稻季田面水磷浓度无显著影响;施用生物炭条件下减施化肥,短期内未造成水稻和油菜减产,却降低了水稻整个生育期内田面水总磷(TP)和可溶性总磷(TDP)浓度;各处理水稻季田面水TP和TDP浓度在栽秧后第1 d内达到峰值,4~5 d内浓度迅速降低,7 d之后浓度趋于稳定。在此过程中,田面水TP下降64.2%~79.1%,TDP下降63.1%~82.4%。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为降低稻油轮作农田磷流失风险,可以考虑在水稻季施用生物炭的条件下减施化肥磷,并且在水稻栽秧后7 d内控制田面水外流。 相似文献
47.
48.
稻田水旱轮作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稻田水旱轮作研究表明 :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 ,培肥了地力 ,改善了稻米品质。水旱轮作中综合效益表现最好的是轮作方式 1(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紫云英—早稻—晚玉米→紫云英—早玉米—晚稻 ) ;其次为轮作方式 2 (紫云英—早稻—晚玉米→紫云英—早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 ) ;再次为轮作方式 3(紫云英—早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紫云英—早稻—晚玉米 ) ;而连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49.
深入分析双季稻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南方双季稻区机械化种植水平低、插秧机保有量少、手工直播趋势蔓延等栽植机械化发展现状,从茬口衔接、生育期、比较效益、技术难易、生产规模五个方面梳理制约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的因素,通过综合测评和试验示范深入比较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秧、水稻机械化有序抛秧、水稻钵苗摆栽技术三种机械化栽植技术在缓解茬口矛盾、抵御自然灾害、农药减施、水稻增产等方面的优势,遴选出适宜南方双季稻机械化栽植技术模式。从技术推广、政策支持、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通过因地制宜选定适用主推技术、完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提高水稻栽植机具保有量、完善育秧中心布局、提高育插秧作业服务能力等发展路径加快提升高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水平,促进双季稻面积恢复。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