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8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林业   466篇
农学   407篇
基础科学   223篇
  636篇
综合类   1925篇
农作物   257篇
水产渔业   148篇
畜牧兽医   514篇
园艺   184篇
植物保护   14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张银霞  唐建宁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9):161-162,164
DPS统计软件具有完整的数据输入、编辑、试验设计、统计分析、图形制作等功能,在《试验统计方法》课程教学中,将DPS统计软件作为实验课的教学辅助工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2.
从领导重视与强化组织、措施扎实与强化服务、明确责任与强化考核、加强督查与促进工作等方面总结了海安县海安镇水稻专业化服务工作措施,并分析其成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镉 (Cadmium ,Cd)对植物引起的氧化胁迫是Cd毒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综述了Cd诱导麦类作物氧化胁迫效应以及麦类作物对Cd氧化胁迫的相应防御反应 ,如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含量的变化等 ,并介绍了缓解Cd诱导的氧化胁迫的机理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4.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ling has a long history as a method for managing data‐limited fish stocks. Recent advancements have cast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s as state‐space models that separate random variability of stock dynamics from error in observed indices of biomass. We present a stochastic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 in continuous time (SPiCT), which in addition to stock dynamics also models the dynamics of the fisheries. This enables error in the catch process to be reflected in the uncertainty of estimated model parameters and management quantities. Benefits of the continuous‐time state‐space model formulation include the ability to provide estimates of exploitable biomass and fishing mortality at any point in time from data sampled at arbitrary and possibly irregular intervals. We show in a simulation that the ability to analyse subannual data can increase the effective sample size and improve estimation of reference points relative to discrete‐time analysis of aggregated annual data. Finally, subannual data from five North Sea stocks are analysed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using residual analysis to diagnose model insufficiencies and identify necessary model extensions such as robust estimat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seasonality. We argue that including all known sources of uncertainty, propagation of that uncertainty to reference points and checking of model assumptions using residuals are critical prerequisites to rigorous fish stock management based on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s.  相似文献   
105.
在立足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听说能力教学应占据英语学习的主导地位,并且提出"复述法"和"对话法"可以作为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的两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6.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对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推动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和提升人类福祉,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系统梳理和总结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的学科知识基础、科学领域结构和热点变化等发展现状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1)不同研究层面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受外部风险和人类需求、参数选取和服务提供者及区域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的影响。2)研究方法主要有基于关系识别和具体表征的权衡分析、权衡模拟和预测的模型量化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管理优化的多准则分析3类。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键驱动因子为城市化、生态工程和气候变化。基于此,我们认为把握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不同研究层面的关联特征、创新和优化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方法、准确甄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键驱动因子以及充分整合多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资源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7.
硒是人体的必需元素,硒缺乏会造成多种疾病。通过摄入农产品适量补充硒,能保证人体健康。对作物补充适量硒肥,是增加农产品硒含量的有效措施。作物吸收硒与土壤因素及肥料因素关系密切,判断哪个因素是影响作物吸收硒最关键的因素值得探讨。通过对文献系统调研发现,影响作物吸收硒的土肥因素中,土壤本身的硒含量及硒肥量最关键,土壤pH及有机质含量为活化土壤硒的间接因素,硒肥种类及施肥方式为配合硒肥量的补充因素。促进作物对硒的吸收要结合土壤性质、硒肥量、施肥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富硒农产品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PAM施用方式对土壤水热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寻PAM在玉米生产中的最佳施用方式,在河套灌区玉米播种时,以不施PAM为对照,研究PAM沟施、混施、撒施、穴施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PAM都可提高土壤水分,特别是在干旱的玉米抽雄吐丝期、灌浆期具有显著作用;2)PAM可延缓玉米幼苗期、三叶期的土壤温度回升,抑制玉米幼苗生长;3)从玉米拔节期开始,PAM可促进玉米生长,在玉米抽雄吐丝期、灌浆期效果最为显著;4)PAM沟施、混施、撒施、穴施的玉米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0.6%、39.3%、40.2%和31.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8.97%、25.43%、29.69%和20.46%,水分产出率分别提高31.36%、40.71%、42.15%和32.32%;5)在河套灌区,PAM撒施是玉米播种时相对适宜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9.
耕作方式对豫南雨养区土壤微环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豫南雨养农业区降水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但年内和年际间分配不均、土壤耕性差的生态实际,为解决小麦播种期和冬春干旱以及改善耕层水、肥、气、热等因子提供理论依据。于2007—2015年,在豫南雨养农业区进行了连续9a的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生长季土壤水分、容重、温度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T1(传统翻耕)、T2(不覆盖/不深松+覆盖/免耕)、T3(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T4(不覆盖/深松+不覆盖/免耕)、T5(覆盖/深松+覆盖/免耕)以及T6(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结果表明,(覆盖/深松+覆盖/免耕)T5可以有效提高小麦播种期0~40cm土层的含水量,为麦播提供较好的水分基础,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冬小麦越冬期和返青期土壤日平均温度影响较小,不足以对冬小麦发育进程产生影响。(覆盖/深松+覆盖/免耕)T5能够有效降低耕层0~20cm和0~40cm的土壤容重。覆盖/深松+覆盖/免耕处理的前3a,冬小麦产量较对照有所降低,从第4年开始较对照增产,2011—2015年增产幅度分别为2.02%、2.83%、10.93%、5.88%、1.97%。以上结果表明,通过T5(覆盖/深松+覆盖/免耕)的简耕覆盖技术可以有效利用降水资源、培肥地力,提高产量,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黄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要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河流域102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气象数据,选用相对湿润度指数作为干旱指标,探讨年尺度和季节尺度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尝试利用偏导数方法计算分析相对湿润度指数的气候要素敏感性及其与气候要素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上游旱情比中游和下游地区偏重,春夏秋冬各季分别处于中旱、轻旱、中旱和特旱状态,全年尺度处于特旱程度,季节和全年尺度的相对湿润度指数均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递增的变化趋势,春季、秋季和全年尺度特旱区域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宁夏北部以及内蒙古地区,而气象干旱减缓的站点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上游地区,干旱增强的站点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东南部。相对湿润度指数对太阳辐射和相对湿度呈正向敏感,对温度和风速呈负向敏感。上游和中游地区夏季相对湿润度指数最敏感要素分别为太阳辐射和平均温度,全流域春季、秋季、冬季和全年尺度对相对湿度最敏感。全流域春季和夏季与相对湿润度指数相关性最强的要素均为相对湿度,上游和下游地区秋季的主控要素为太阳辐射,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冬季则分别与温度、风速和风速相关性最强。全年尺度上,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相对湿润度指数变化的主控要素则为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