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47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61.
七子花愈伤组织诱导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七子花愈伤组织的培养途径作了初步的探索 ,研究了以七子花的越冬芽及嫩叶诱导的愈伤组织、无菌短枝扦插和叶柄培养 3条组织培养的途径来进行的七子花种质资源保护 .结果表明 :作为外植体 ,栽培的七子花叶片较野生的七子花越冬芽好 ;以MS +2 ,4 D2 +ZT2培养基最利于幼叶的愈伤组织诱导 ;短枝无菌扦插培养的存活率高于叶柄培养 .比较和分析了各条途径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七子花的组织培养作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62.
以60株表型优良的锥栗为材料,对14个调查性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树冠面积是影响单株产量的最主要因子,树高、发枝力、土壤肥力、感炭疽病、枝果比例等性状与单株产量也存在着显著相关;树冠面积、土壤肥力、感炭疽病、平均果重、枝果比例可用作高产植株选择的指标;通径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3.
超声波直接转导外源基因转化八棱海棠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超声波直接转导法,对八棱海棠进行rolC基因转化,同时,利用gus基因瞬间表达的方法研究了超声波处理时间、处理功率和转化缓冲液中二甲基亚砜(DMSO)对rolC基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MSO为5%(体积分数)时,用80 W功率处理20 min,能够获得最佳的转化效果.在超声波最佳处理条件下转化486个八棱海棠叶片,共得到237个抗性愈伤组织和9株抗性苗,转化率为1.85%.GUS染色、PCR及South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有8个八棱海棠株系的基因组中整合了完整的外源rolC基因.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试图建立营养与根构型变化的模型,塑造苹果理想根构型,提高果树营养利用效率和进一步探讨营养元素在根构型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滤纸培养系统研究了营养元素缺乏对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根构型的影响。【结果】湖北海棠实生幼苗根构型可分为8种类型。完全营养液中培养的植株根构型以“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上部”类型为主,生长介质分别缺磷、钾和钙时,植株根构型均以“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上部”的类型为主,而“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上部”根构型减少;但缺磷时,根构型呈现“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两端”的植株比例增加,“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部”的类型减少,根构型类型呈现多样化;缺钾时,“无侧根”植株比例增加,“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部”类型减少,并且“无侧根”、“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上部”和“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上部”3种根构型的植株占97.9%,根构型类型简单。分别缺铁、镁和锌时,虽然植株根构型均以“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上部”类型为主,但拥有“侧根在主根上均匀分布”根构型的植株增加。缺氮介质中生长的植株根构型以“侧根在主根上均匀分布”类型为主,根构型类型呈现多样化。【结论】营养元素缺乏与湖北海棠幼苗根构型的改变有很大的关联,湖北海棠因缺乏不同营养而形成相应各异的根构型类型。  相似文献   
65.
用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桂葡1号"(NW 196)作嫁接换种接穗,对野生毛葡萄雌花植株(砧木)进行高位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毛葡萄嫁接后萌芽率高、成活率低,其中冬季硬枝嫁接成活率为0,夏季绿枝嫁接成活率为20.1%,越冬后成活率仅为1.2%。生产上采用硬枝或绿枝嫁接方法对野生毛葡萄成年植株进行换种改造的技术方案不可行。  相似文献   
66.
平邑甜茶的无融合生殖及单性胚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邑甜茶的胚囊是由胚囊母细胞直接有丝分裂产生,而胚囊内无助细胞,因此为6核5细胞。胚由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因此在无融合生殖中届孤雌生殖。单性胚具有苹果属合子胚相同的发育途径,可分为8个时期:1.球胚前原胚期;2.小球胚期;3.球胚期;4.大球胚期;5.心形胚期;6.鱼雷胚期;7.幼胚期;8.成熟胚。原胚的发育属茄型。胚乳的发育属核型,当胚乳发育处于大球胚形成前,胚乳为游离核,当幼胚形成时,胚乳已形成细胞。当幼胚体积膨大为成熟胚时,则胚乳已解体。  相似文献   
67.
厚朴离体叶片衰老过程的生理生化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厚朴叶片离体衰老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质膜透性增加。与自由基代谢有关的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在叶片衰老过程中不断下降,表明自由基代谢失调引起的膜脂过氧化的加剧是厚朴叶片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温加速厚朴叶片的衰老进程,而营养液则延缓了厚朴叶片的衰老。  相似文献   
68.
对天然生长的多脉铁木进行了数年的研究和家化栽培,发现它能适应山地环境,在杂木林内占据林冠上层,长成1级大乔木,树干圆满通直,生长快,材质与核桃木相仿。带苞种子(实为果实)千粒重8.23g,室内发芽率23%,种子经湿沙层积贮藏过冬,次年春用赤霉素(GA_3)100~150ppm溶液浸36h,播在沙混腐殖土(1:1)苗床上,盖芒萁,搭荫棚,覆以塑料薄膜,场圃出苗率达21%。1年生苗平均高75cm,2年生苗高达214cm,用1年生苗主子作插穗,以100ppm的ABT-1号生根粉液浸2h后扦播,成活率可达96%。以多脉铁木苗作根砧,嫁接天日铁木容易成活,当年苗高达82cm。用树高55cm以上的1龄苗在临安低山丘陵红黄壤地上用2m×2m的株行距造林,全部成活,但当年夏季特旱,约使30%幼树枯死,大部分生长受阻,年终树高平均70cm。结论认为,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降水量1600mm以上,土层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红黄壤山地可选用多脉铁木营造纯林或混交林,以生产能代替珍贵核桃木的良材。  相似文献   
69.
华中五味子的营养成分与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中五味子果实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尤其是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苹果和柑桔,是值得开发和利用的野果。核型分析表明:华中五味子的核型为原始的1“1A”类型,染色体数目为2n=28条,核型公式为2n=2X=28=26m+2sm。在植物的系统进化过程中,华中五味子是较原始的种类。  相似文献   
70.
不同施肥时期对冬枣15N贮藏及翌年分配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保证冬枣树体的正常发育,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包括选择最佳施肥时期),增加树体贮藏氮。【方法】以盆栽冬枣/金丝小枣为试材,研究了冬枣不同追施15N-尿素时期对休眠期贮藏15N及翌年盛花期15N分配利用的影响。【结果】在休眠期测定,萌芽前、果实硬核期、果实速长期3次追肥,植株氮素的利用率分别为2.42%、9.77%、9.01%;翌年盛花期测定分别为5.20%、16.16%、10.30%;休眠期15N主要贮藏于根系和主干,粗根的15N分配率最高,3个处理分别为萌芽前30.43%、果实硬核期38.61%、果实速长期40.62%。翌年盛花期时,枝干和根系中15N向新生器官大量运转,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萌芽前施肥处理,多年生器官(主干、粗根)中的Ndff%较低,其它器官中的Ndff%差异较小,细根中最高为1.28%;果实硬核期和果实速长期施肥处理,15N在新生器官(新生枣头枝、枣吊、叶片和花)中的Ndff%较高(4.01%~5.25%),而多年生枝中的Ndff%较低(1.49%~2.89%)。【结论】随施肥时期的推迟氮素优先分配到根系,果实硬核期施肥更有利于休眠期贮藏氮的积累和翌年春新生器官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