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59篇
  47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8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核基因组的RFLP分析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本研究通过对来自亚洲10个国家的122份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简称普野,下同)和76份亚洲栽培稻(O.sativa L.)的核DNA RFLP分析,探讨了中国普野与南亚、东南亚普野,普野与栽培稻以及籼粳之间的遗传分化关系。结果表明,籼粳分化是栽培稻核DNA遗传分化的主流。在核DNA分化上,中国普野可分为原始普野型,偏籼型和偏粳型;南亚普野只有原始普野型和偏籼型,没有偏粳型;东南亚普野有原始普野型和偏籼型,还可能有偏粳型。中国普野因地理分布不同,其遗传分化表现出多态性,江西东乡和湖南茶陵以及部分云南元江普野既不与籼稻聚在一起,又不与粳稻聚在一起,而独聚一类,其形态上亦比较原始,属于原始祖先型。广东、广西普野则表现为偏籼或偏粳。根据中国、南亚、东南亚普野的遗传分化关系,再次论证了中国和南亚(以印度为中心)是栽培稻起源演化的两个原始中心,并提出了籼粳演化应该是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152.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弓形虫的技术。方法根据原虫rDNA的部分序列,找出弓形虫和新孢子虫共同保守DNA片段,设计套式PCR两对引物,以UltraPureTM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弓形虫和新孢子虫DNA为模板,初步建立了检测两种虫体的Nested PCR技术。将纯化的Nested PCR产物成功地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经鉴定、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Nested-PCR的外、内引物对两种虫体rDNA基因均能进行扩增,长度分别在800~900 bp、400~500 bp之间。内引物扩增DNA序列与公布的同种虫体DNA序列同源性较高,弓形虫和新孢子虫分别达99.1%、97.2%,但它们两者之间差异较大,同源性仅为86.6%。用软件寻找能区别两者基因序列差异的酶切位点,挑选内切酶进行RFLP实验,结果表明新孢子虫NestedPCR扩增片段能被Vsp1酶切。同时进行该分子检测技术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实验证明该Nested PCR能对弓形虫和新孢子虫rDNA基因进行特异性的扩增,而对其它原虫基因未能扩增出任何片段;该Nested-PCR能检测出100个弓形虫速殖子/g猪肉。结论本实验建立Nested PCR检测方法不仅可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弓形虫,而且能明确区分弓形虫和新孢子虫。  相似文献   
153.
较深入研究蜜蜂属分类的人当属Ruttner博士,他对蜜蜂属形态方面的多个指标进行了分析,此后很多人应用他提供的分类体系对特定区域或品种的蜜蜂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由于自然环境因素、蜂群内部环境以及饲养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影响,造成蜜蜂种内的亚种或地理宗的个体间在外部形态上往往比较相似,给种内的分类鉴别带来困难;又由于蜜蜂的生物学特点,必须以群为单位进行大样本数和有效的统计学分析,使其成为一种繁重、低效的研究工作,所以利用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酶的多态性在对西方蜜蜂的研究中应用比较多,目前只是对少数地区(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154.
155.
金华猪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分布及其对头胎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PCR RFLP方法测定了 14 2头金华猪的ESR基因型 ,分析了其中 5 5头金华猪的ESR基因型对头胎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金华猪上有利基因B的基因频率为 0 .7793,BB基因型的频率为 0 .5 86 2 ;BB基因型比AA基因型母猪每胎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性状分别高出 1.2 5和 0 .93头 ,但是两者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6.
玉米雄性不育基因(ms30)的RFLP作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姊妹交第5代群体(SIB5)和回交一代群体(BC1)为作图群体, 对经细胞学初步定位于玉米第4染色体上的雄性不育基因(ms30)进行了RFLP作图。 选用玉米第4染色体上的探针18个, 用集团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tant analysis, BSA)进行标记筛选, 用JoinMap作图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SIB5 群体的RFLP分析表明, ms30基因与玉米第4染  相似文献   
157.
河北省山羊品种mt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 1 2种识别 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Ⅰ、BamHⅠ、Bg1Ⅰ、DraⅠ、EcoRⅠ、EcoRⅤ、KpnⅠ、PvuⅡ、PstⅠ、SacⅠ、SmaⅠ和XhoⅠ研究了河北省 5个山羊品种和类群共计 61个个体mtDNA的RFLP。结果检测到 3 3个酶切位点 ,1 4种限制性态型 ,3种基因单倍型 ,其中EcoRⅠ和CalⅠ表现出多态。基因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 0 .0 0 3 9,群体平均遗传多态度π值为 0 .1 2 %,表明其遗传分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8.
小麦蓝矮植原体寄主范围的鉴定及R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蓝矮是我国首次报道的小麦植原体病害。采用介体接种植物,症状观察和应用植原体16S rDNA基因通用引物对R16mF2/R16mR1进行PCR扩增,在接种小麦和传毒介体中均扩增出1.4kb的特异片段,鉴定出小麦蓝矮植原体新寄主7种。用巢式PCR方法对小麦蓝矮病田自然发病杂草进行分子检测,从表现症状的10种杂草中均扩增出1.2kb的特异片段。利用6种植原体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对10种杂草的扩增片段进行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析表明:扩增片段的RFLP图谱与目前已知的16Sr I组翠菊黄化植原体的RFLP图谱相近。鉴定出小麦蓝矮植原体田间自然新寄主10种。  相似文献   
159.
160.
核桃细菌性疫病(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juglandis)是世界范围内核桃产区最主要的细菌病害,对其病原菌16S-rDNA的序列进行分析,为阐明其遗传多样性提供参考。本研究从湖北省保康县和丹江口市多个核桃园采集病样,对不同核桃病组织样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7个病原菌类似菌株,对部分菌株进行了接种和分子鉴定。用通用引物27F和1492R对其中有代表性的22株进行16S-rDNA的PCR扩增和测序。用软件MEGA7.0对所有测序结果进行遗传发育树分析,菌株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44。用3种限制性内切酶MspI、AfeI和HinfI对16S-rDNA的PCR产物进行酶切,酶切结果用软件NTSYSpc2.1进行聚类分析。所有菌株之间相似系数大于52%,在76%的相似水平,可以将22个菌株划分为6个类群。用软件ApE对所有序列进行同样的3个酶切,RFLP分析结果与试验酶切结果相似。不同方法构建的聚类和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不同地理来源和病组织的菌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