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7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56篇
综合类   106篇
畜牧兽医   90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位于祁连山南麓的青海省大通县退耕地人工植物群落的枯落物容水性能进行了研究。该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陆续退耕还林的人工植物群落年龄虽只有10~27 a,但其枯落物层厚度已达2.9 cm,相当于天然植物群落(30~200 a)的56.9%;其枯落物容水量平均达4 mm,相当于天然植物群落的35.7%。研究表明退耕地植物群落的林龄越大,植物垂直层数越丰富,则枯落物干物蓄积量和容水率越大,枯落物容水量也越大。在人为去除枯落物层后,其地表径流速度较去除前增加了33%~35%,枯落物层的缓流、滞流作用十分明显。经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植物群落枯落物容水量的因素99.8%的为枯落物干物的蓄积量、林龄、植物层数和枯落物容水率。  相似文献   
3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当前所面临的形势,提出祁连山保护区科学发展的主要策略: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生态道德观念和自然保护法律意识;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职责;三是依法治林,建立保障保护区的法制体系;四是加强科研培训,实施人才强区和科技兴区战略;五是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渠道,加大保护区建设投入;六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增强保护区发展实力;实施项目带动,推动保护区生态建设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3.
基于InVEST模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碳储量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祁连山国家公园碳储量及其时空分布,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为提升国家公园生态价值、调整生态工程及土地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指数和土地转移矩阵分析国家公园生态破坏和生态恢复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然后基于InVEST模型Carbon模块,以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和碳密度为模型运行数据,计算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储量变化。[结果] ①祁连山国家公园1980,1990,2000,2010,2018年的碳储量分别为9.07×108,9.07×108,9.07×108,9.16×108,9.17×108 t,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累计增加9.86×106 t。②碳储量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有一定联系。碳储量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公园东段和中段东侧,以林地为主;碳储量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公园西段和中段西侧,以未利用地为主。③1980—2018年生态正向演变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转为林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转为草地,未利用地转为水域)是国家公园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结论] 巩固实施生态工程,着重保护草地资源、调整土地管理政策等方式能够有效促进生态系统正向演变,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有利于祁连山国家公园陆地生态碳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34.
为解决祁连山区高寒草地牧草返青期季节性超载过牧问题,自2015年5月至7月起连续两年在青海省祁连县默勒镇瓦日尕村的冬春放牧地上进行了为期60d的返青期休牧试验,休牧期间放牧家畜全部采用舍饲圈养,并于2016年8月中旬对休牧草地进行植被调查。结果表明,返青期休牧可使草地群落的总盖度、总植物量显著增加(P0.05),使禾本科牧草株高、分盖度和植物量显著增加(P0.05),对莎草科植物影响不显著(P0.05);阔叶型毒杂草的株高、盖度、生物量均有下降的趋势。休牧两年与休牧一年相比,群落中禾本科植物的株高、盖度、植物量均在继续增加,阔叶型毒杂草的各项指标继续下降。结果证明,返青期休牧可有效促进祁连山区草原化草甸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并大幅度提高草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35.
刘佳茹  赵军  王建邦 《草业科学》2021,38(3):419-431
祁连山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区域内部生态环境脆弱.全球气候变暖及经济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本研究通过研究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对干旱的响应,为生态环境改善和减轻干旱影响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MOD13Q...  相似文献   
36.
东祁连山几种高山杜鹃的种群垂直分布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东祁连山大阴坡几种杜鹃种群在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垂直分布对策是各物种生态位重叠与分离的结果:千里香杜鹃和头花杜鹃为海拔3300m以下梯度内的优势种;陇蜀杜鹃在海拔3300m以上更湿冷的范围内开始增加,并占绝对优势;烈香杜鹃在3400m时分盖度最大,在低处与千里香杜鹃和头花杜鹃伴生,在高处与陇蜀杜鹃伴生。  相似文献   
37.
祁连山高寒草地特点及可持续发展利用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祁连山高寒草地分布在高海拔、低热量的生态环境 ;植被低矮 ,组成植物多系低温生态类型 ;利用方式和改良途径有较大的一致性 ,且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和经济价值 ;针对饲草产量质量下降 ,草地超载过牧 ,畜草矛盾突出、冬季缺草与人工饲草不足的矛盾等问题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8.
祁连山区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祁连山区的逐时、逐日降水资料和山丹军马场大黄沟的云杉树轮宽度资料,研究祁连山区的降水时空变化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海拔高度对该地区降水有较大影响,并且降水主要发生在午后和夜间;近40 a来,该地区极端降水频次出现了增加趋势,增加幅度达1.25 d/10 a。利用一元二次回归模型重建这一区域200 a以来的降水历史序列。分析表明:整体上19世纪降水比20世纪更加丰富,20世纪初降水出现了突变特征,并逐渐趋于干旱,在20世纪20、30年代曾有严重的旱灾发生,这与该时期在我国北方大范围的干旱事件相一致。  相似文献   
39.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人口变化及其对森林草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肃省肃南县和天祝县为例,研究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人口变化及其对森林草原的影响。结果表明,1949-2009年,天祝和肃南两县人口由7.7万余人增加到25.3万余人。伴随着人口的增长,两县保护区内耕地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2.3万hm2增至1999年的4.38万hm2,随后降至2008年底的4.1万hm2。目前两县草地退化面积达129.2万hm2,前山区土地荒漠化面积49.6万hm2,水土流失面积88.33万hm2。鉴于此,本文提出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退化森林草原的恢复策略,包括正确的人口政策,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减少保护区内人口数量,和降低农牧业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40.
祁连山东端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作用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祁连山东端8块具有代表性的封育区与周围未封育对照区的森林凋落物、苔藓枯枝落叶层及其容水量、土壤含水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封山育林可以显著提高水源涵养效能。可作为培育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