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071篇 |
免费 | 1816篇 |
国内免费 | 442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774篇 |
农学 | 4852篇 |
基础科学 | 3305篇 |
5638篇 | |
综合类 | 20403篇 |
农作物 | 2720篇 |
水产渔业 | 1762篇 |
畜牧兽医 | 4948篇 |
园艺 | 1463篇 |
植物保护 | 24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1篇 |
2023年 | 815篇 |
2022年 | 1495篇 |
2021年 | 1625篇 |
2020年 | 1646篇 |
2019年 | 1924篇 |
2018年 | 1258篇 |
2017年 | 2060篇 |
2016年 | 2359篇 |
2015年 | 2170篇 |
2014年 | 2608篇 |
2013年 | 2641篇 |
2012年 | 3825篇 |
2011年 | 3687篇 |
2010年 | 2933篇 |
2009年 | 2712篇 |
2008年 | 2371篇 |
2007年 | 2599篇 |
2006年 | 2194篇 |
2005年 | 1694篇 |
2004年 | 1267篇 |
2003年 | 955篇 |
2002年 | 756篇 |
2001年 | 651篇 |
2000年 | 564篇 |
1999年 | 573篇 |
1998年 | 492篇 |
1997年 | 434篇 |
1996年 | 369篇 |
1995年 | 394篇 |
1994年 | 303篇 |
1993年 | 270篇 |
1992年 | 287篇 |
1991年 | 241篇 |
1990年 | 223篇 |
1989年 | 204篇 |
1988年 | 149篇 |
1987年 | 88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0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4篇 |
1962年 | 9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卧龙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模糊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是保护区规划和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一直采用人为定性划分方法,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依据。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是1984年人为确定以磨子沟大桥为界,以西划为核心区,以东划为试验区。实践证明,这种划分不符合卧龙的实际,结果未能发挥出功能区划分应有的作用,本文在大量调查,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出旅游、农业活动、距离公路的远近,海 相似文献
42.
跨区作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4年跨区作业调查,计算了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的经济效益,并着重指出了跨区作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实际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指出影响跨区作业经济效益的两大主要因素,是信息系统不完善和散机的无序流动。 相似文献
43.
为了给转Bt基因棉花在科研和生产上多世代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以转Bt基因棉花品种银山8号为试验材料,从2005年开始,连续16年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世代的增加,生物测定银山8号第2~4代棉铃虫幼虫校正死亡率、铃期叶片和铃期小铃杀虫蛋白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线性上升趋势,同时皮棉产量线性回归也呈增长趋势;苗期叶片、蕾期叶片和蕾期小蕾杀虫蛋白表达量呈线性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抗虫棉的抗虫性与皮棉产量间均呈正相关,株铃数和衣分是构成皮棉产量的重要因子,与皮棉产量的相关性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外源Bt基因转入棉花后能稳定遗传给后代,通过卡那霉素鉴定和系统选择可以持续保持转Bt基因棉花多世代的抗虫性,甚至通过提纯复壮逐年优选,可实现转Bt基因抗虫棉特定生育时期或部分棉花器官抗虫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4.
45.
利用MDCC细胞系从东北地区采集的死亡野生鸟类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禽类病毒,对该病毒进行特异性PCR、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法等系统鉴定后,证实该分离株为鸡贫血病病毒(CAV),命名为WDNE110501株.利用PCR方法克隆出其编码区基因片段,测序结果表明,WDNE110501株的编码区全长为1 823 bp,无碱基缺失或插入.并将该基因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已发表的34个CAV株编码区基因进行同源性和亲缘关系的比对分析,同源性为96.1%~99.8%;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9.8%~99.7%,与国内毒株harbin的差异最小,与国外最近的是美国毒株98D02152.序列比较表明CAV的3个编码基因VP1、VP2和VP3均有一定程度变异,以VP1变异性最大,且在不同毒株间的这3个阅读框的氨基酸序列变异是互不相关的.这是首次在野生鸟类中分离出CAV病毒,提示了我们野生鸟类在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传播和分布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6.
Muhle AC Jaggy A Stricker C Steffen F Dolf G Busato A Kornberg M Mariscoli M Srenk P Gaillard C 《Veterinary journal (London, England : 1997)》2002,163(3):247-318
Sensorineural deafness is a common congenital disorder in Dalmatians and is genetically transmitted. Different modes of inheritance have been proposed a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study these by segregation analyses using maximum likelihood procedures. Data from 33 complete Dalmatian families were collected and data from 56 single Dalmatians added. This resulted in a total of 575 dogs with 357 known phenotypes. All dogs were clinically evaluated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ly tested with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responses.The prevalence of deafness was 16.5% (9.4% unilaterally deaf, 7.1% bilaterally deaf). Females were 4.4% more affected than males but this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Within the same litter, different phenotypic expressions of deafness occurred, which suggested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the disease. In addition, two data sets were analysed: the first included normal, uni- and bilaterally deaf dogs, the second had normal and deaf Dalmatians. We found that a recessive allele at a single biallelic major locus fitted our data best, although an incomplete penetrance of the recessive homozygotes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47.
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反应影响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 L16 (45) 正交试验, 对影响猪 P B M C 增殖反应的几个因素, 包括培养时间、 P H A 浓度、细胞浓度等三个因素四个水平进行了比较和探索。试验表明几个因素对 P B M C 的增殖反应均有显著的影响( P< 005) , P B M C 增殖反应的 M T T 比色法的最佳反应条件组合为 P B M C 浓度为1 ×106/ml, 植物血凝素 P H A 的浓度为125μg/ ml, 细胞培养时间为24 小时; 影响增殖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P B M C 浓度、 P H Ap 浓度及细胞培养时间。同时确定了最有利于 P B M C 增殖的犊牛血清浓度为10 % 。 相似文献
48.
49.
50.
F. Miró R. Santos J. L. Garrido-Castro A. M. Galisteo R. Medina-Carnicer 《Veterinary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09,33(6):507-513
The handled trot of three Lusitano Purebred stallions was analyzed by using 2D and 3D kinematical analysis methods. Using
the same capture and analysis system, 2D and 3D data of some linear (stride length, maximal height of the hoof trajectories)
and angular (angular range of motion, inclination of bone segments) variables were obtained. A paired Student T-test was performed
in order to detec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ata resulting from the two methodologies With respect to
the angular variabl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apula inclination, shoulder angle, cannon inclination and protraction-retraction
angle in the forelimb variables, but none of them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in the hind limb.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were found in most of the linear variables analyz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