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3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509篇
林业   635篇
农学   568篇
基础科学   106篇
  871篇
综合类   3123篇
农作物   578篇
水产渔业   239篇
畜牧兽医   601篇
园艺   390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忻州地区玉米施钾效应及适宜的施用量。结果表明,增施钾肥能明显促进玉米产量构成性状,玉米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每公顷施用K2O100kg,可基本维持土壤钾素肥力。  相似文献   
22.
植物生长过程中对营养元素吸收情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三倍体毛白杨的幼苗作为培养材料, 选用MS培养基在组培室进行培养,从植物培养15 d开始每隔5d取样1次,进行培养基中K、Ca、Mg、Zn 、Fe、Mn元素的含量测定,以确定在这段时期内植物对上述6种元素的吸收程度.结果表明:Zn、Mn、Ca、Mg在培养物的生长过程中吸收比较均匀,K在早期吸收强烈,后期几乎不吸收.Fe在早期以及后期吸收量比较大,中期吸收量比较少.  相似文献   
23.
在对亚比棉异源四倍体[A2A2G1G1]研究的基础上,对亲本[A2×(AD)1]和三元杂种[A2A2G1G1]×[A2×(AD)1]进行了形态学和核型分析。形态学分析表明:在23个性状当中,有26.1%的性状趋向于母本,有13.1%的性状趋向于父本,21.7%的性状为与父母本相同的性状,13.1%的性状表现为中间性状,26.0%的性状表现为超亲性状。核型分析表明:异源多倍体[A2×(AD)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2n=4x=52=50(2SAT)+2sm属1B型;三元杂种[A2A2G1G1]×[A2×(AD)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2n=4x=52=40m(4SAT)+12sm(2SAT)属2A型。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金铁锁居群在水分限制下的叶解剖结构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引种至实验大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金铁锁的2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在给水和不给水2种条件下,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印迹法,对2个居群的叶解剖结构及气孔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在冬春季干旱期,不给水栽培条件下的金铁锁表现为叶片上角质层变厚,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比值增加,维管束直径增加,主脉木质部维管数增加;叶气孔口变小,气孔密度增加等变化,可以将这些性状的可塑性作为金铁锁居群对水分亏缺作出反应的重要指标。同时,这些指标的变化幅度存在居群间差异。丽江阿西居群在不给水的栽培条件下,叶解剖结构和气孔特性变化显著,从而可能使该居群对干旱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结论]对筛选抗旱金铁锁种质资源及探讨居群在自然干旱条件下的适应性分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辣椒种子引发技术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辣椒种子引发方法进行了优化。以不同品种的辣椒种子为试材,利用振荡器作引发工具,用不同化学药剂和H2O作引发剂,通过测定引发过的辣椒种子的发芽特性,筛选最佳引发剂配方和引发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后的种子发芽特性和抗逆性均增强,处理(1)‘1.8% KNO3+0.2% ZnSO4,处理4天’的综合表现最佳,处理(4)‘10% PEG+1.8% KNO3+0.2% ZnSO4,处理6天’的种子在半个月内发芽特性最好,但3个月后发芽率明显下降。由此可见,处理(1)‘1.8% KNO3+0.2% ZnSO4,处理4天’为最佳引发方法。  相似文献   
26.
通过不同盘播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稀播的秧苗发根力强、分蘖多、茎基宽,播量75、100、125g/盘产量水平较高,但综合机械插秧和大棚利用率两方面,100~125g/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7.
播期对豫麦49-198群体质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豫麦49-198提供适宜播期,以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高群体总茎数随播期推迟而下降,早播的最终成穗数较少;最大叶面积指数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孕穗后早播的叶面积指数衰减快;就花后干物质积累而言,以适播的最多,晚播次之,早播最少。不同播期间籽粒产量呈现出适播>晚播>早播,且不同播期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适播的穗粒数与千粒重较其它播期的有所下降。在基本苗195万/hm2情况下,河南中部地区豫麦49-198的适宜播期是10月12日,此期播种有利于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28.
不同移栽方式对K326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K326品种在重庆地区不同海拔区域适宜的种植移栽方式,于2011年在不同海拔高度地区进行膜上、膜下移栽方式对比,分析了膜上和膜下两种移栽方式对K326植物学性状、烟叶品质和经济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移栽方式有利于提高K326的整体感官质量,在中海拔膜上烟的种植方式有利于K326的整体感官质量,K326的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均价表现为膜下移栽方式大于膜上移栽方式。  相似文献   
29.
在温室条件下分别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透光球囊霉G.diaphanum和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来观察盐胁迫下滨梅的生长反应。结果表明接种了AM真菌的滨梅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了滨梅幼苗的生长。接种了摩西球囊霉G.mosseae和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的滨梅幼苗所含的干物质总量分别高出对照47%和43%,总叶面积分别高出对照36%和35%。NaCl胁迫下接种AM真菌的滨梅幼苗叶中所有养分含量除了Fe都表现出相互作用,方差分析的结果显著;摩西球囊霉G.mosseae和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在提高滨梅苗的抗盐能力上比透光球囊霉G.diaphanum更有效。实验结果表明接种特定的AM真菌能够缓解土壤盐胁迫对滨梅的伤害反应。  相似文献   
30.
为了对不同来源地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来自福建、广东、台湾的72份茶树种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7项表型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72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变异性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30,其中数量性状(1.82)大于质量性状(0.94),以梗粗的最大(2.15);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17.86%,以百芽重的最大(29.21%),其次是发芽密度(23.46%)。相关性分析发现多个数量性状间的关系复杂,有22对性状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8对达显著水平(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2份茶树种质在遗传距离为16时被划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间的主要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形态特征和进化类型各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前10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代表了27项表型性状76.04%的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大小,筛选出综合得分前5的茶树种质可在茶叶新产品开发、茶树育种等方面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