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4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642篇
林业   649篇
农学   364篇
基础科学   298篇
  1939篇
综合类   2515篇
农作物   238篇
水产渔业   154篇
畜牧兽医   639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56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通过对多年来西双版纳高海拔山地逆温和橡胶树试种研究资料分析,论述了以坡向为主导因素的西双版纳高海拔山地小气候和精选橡胶树宜林地的问题,为制止盲目扩种橡胶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2.
The BRCA1 ge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reast cancer, and recent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genetic variations of BRCA1 are also related to canine mammary tumors (CMTs). Here, using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 we cloned the 5′- and 3′-UTRs of BRCA1. By direct sequencing of the flanking sequences of the 5′- and 3′-UTRs of BRCA1, three previously unreported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were identified, two (−1228T >C, −1173C >T) in the putative promoter regions and one non-synonymous SNP (63449G >A) in exon 23. Compared with 16 normal samples, the sequences from 34 CMTs suggested that SNP (−1173C >T)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MTs (odds ratio (OR)=2.5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7–6.15).  相似文献   
163.
为提高香格里拉高寒地区饲草生产能力,在小中甸镇开展了牧草混播组合试验.试验设5个混播组合(A1、A2、A3、A4、A5),随机区组设计,连续两年对牧草产量和组分进行测定,第2年取混合样对营养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1和A5组合牧草产量显著高于A2、A3和A4 (P<0.05);A3、A1、A5年度间群落组分变化不大,稳定性较强;A2、A4、A5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均超过24%.3项指标综合考虑,A1[安巴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cv.Anmba)+草地休衣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Grasslands huia)+红三叶(T.pratense)]和A5[安巴鸭茅+雅晴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cv.Yatsyn)+海法白三叶(T.repens cv.Haifa)+普纳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Puna)]适宜在香格里拉高寒地区种植应用.  相似文献   
164.
陈友华 《绿色科技》2015,(2):280-285
指出了地区旅游形象设计不仅仅有助于宣传当地旅游形象,而且有助于扩大本地的知名度,增进人们对本地的好感。为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旅游形象的设计。从中国和日本的情况来看,由于传统文化思想、审美能力、设计人员的阅历和艺术创造观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两国在旅游形象主题词、形象Logo和宣传口号的设计方面出现了不同的特色。针对两国已经公布的地区旅游形象设计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与阐述。通过比较研究,有助于两方取长补短,提高旅游形象设计水平,从而更好地开展宣传和扩大相关地区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65.
Research on sex-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 (SOX2)-positive pituitary stem/progenitor cells, as a source of hormone-producing cells, is progressing rapidly in rodents. However, the stem/progenitor cells supplying hormone-producing cells that are essential for growth, reproduction, and lactation in bovines have not yet been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d SOX2-positive cells in the pituitary gland of dairy cattle (Holstein heifers) after sexual maturity. 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localization pattern of SOX2-positive cells in the dairy cattle pituitary gland was similar to that observed in the rodent pituitary gland; the marginal cell layer (MCL), dense cell clusters, and single cells scattered in the parenchyma of the anterior lobe. Furthermore, most of the SOX2-positive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the pituitary stem/progenitor cell niche markers E-cadherin and cytokeratin 8+18, which have been reported in rodents. In addition, in the MCL of the anterior lobe, there was a subpopulation of SOX2-positive cells positive for paired-related homeobox 1 and 2, whereas negative for S100β. Moreover, in the parenchyma of the anterior lobe, co-localization of SOX2 and pituitary hormones was infrequent. In summary, this study reveals the localization of putative pituitary stem/progenitor cells positive for SOX2 in dairy cattle. These results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support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cell supply in the dairy cattle pituitary gland.  相似文献   
166.
基于DPSIR概念框架的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新思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定量评价区域水土保持效益并得到综合质量指数,便于区域水土保持效益的纵向或横向比较,进而为水土保持技术的提升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决策服务。DPSIR(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概念框架有助于全面分析水土保持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有助于理解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各因素的作用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介绍DPSIR概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主导原则,初步提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DPSIR框架,进而提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从基础数据到综合指数集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7.
黄土半干旱区油松苗木蒸腾特性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分析土壤水分与气象因子对油松蒸腾作用的影响程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并为林地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2004年生长季典型晴天,采用盆栽试验,人为控制土壤水分,利用针叶Li-1600稳态气孔仪和BP-3400精密天平等仪器,对黄土半干旱区油松苗木的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油松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的日变化曲线分别呈“双峰型”和“W”型;在典型晴天下,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呈三次曲线相关,7、8和10月份,油松叶片蒸腾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7.7%、19.8%和17.5%。蒸腾速率除自身生理特性的影响外,还受土壤水分和气象因子综合影响,当土壤水分充足时,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相关性高;当土壤水分产生胁迫时,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相关性降低。在严重土壤水分胁迫下,7和8月份气温对蒸腾作用的影响最大,10月份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最大。在土壤充分供水的条件下,7月份空气相对湿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最大,8月份是气温,10月份是叶温。  相似文献   
168.
贺婧  刘小鹏  王亚娟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4):148-150,154
目前,宁夏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生态环保产业是针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既服务于农业,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又改善并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农业环境资源。针对上述情况,探讨了农业环保产业的内涵,宁夏农业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投融资渠道。通过研究,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定《宁夏农业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建立农业生态环保产业创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以促进宁夏农业生态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9.
【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各玉米主产区玉米茎腐病田间最新发生分布与危害,为新疆灌溉玉米产区玉米茎腐病科学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系统调查新疆南北疆6个地州市17个县市区玉米茎腐病的最新发病情况,并综合分析栽培模式、品种因素与其发病程度的关联性。【结果】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茎腐病平均病田率为77.32%,平均病株率为39.66‰,其中北疆春播玉米产区(97.22%、51.86‰)显著重于南疆复播玉米产区(30.00%、17.70‰),且各地州病害发生程度不同,博州(100%、78‰)、伊犁州(100%、68.04‰)发病最重,其次是乌鲁木齐(100%、55.50‰)、塔城地区(93.33%、38.80‰)中度发生,而昌吉州(92.86%、13.43‰)、喀什地区(30%、17.70‰)整体发病较轻。以县市为单位统计,全疆范围内新源县危害(100%、126.2‰)最重,其次为博乐市(100%、117.14‰),而伽师县、疏勒县、疏附县暂未发现玉米茎腐病发生。商品玉米平均病株率(48.12‰)是制种玉米(15.56‰)的3.09倍。4种栽培模式(滴灌覆膜、滴灌无膜、漫灌覆膜、漫灌无膜)的病株率无显著差异(P>0.05),滴灌覆膜(95.12%)、漫灌覆膜(31.82%)分别低于滴灌无膜(100%)、漫灌无膜(69.77%)。【结论】玉米茎腐病在新疆各玉米主产区普遍发生且北疆重于南疆。商品玉米品种整体抗病不强,覆膜栽培条件有利减轻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70.
长江下游粳稻稻瘟病广谱抗性基因组合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因聚合是实现水稻稻瘟病广谱抗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构建粳稻背景下不同双基因聚合系,利用长江下游粳型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ea)菌株评价其抗性效应并解析其抗性效应产生的构成因子,为长江下游粳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广谱抗性基因组合模式和种质资源。【方法】以粳稻07GY31为背景的Piz基因座不同复等位基因(PigmPi40Pi9Pi2PiztPiz)单基因系为核心,利用不完全NCII交配设计,分别与其他广谱抗性基因(Pi1Pi54Pi33)单基因系杂交,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农艺性状筛选,共构建1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双基因聚合系。2019年利用长江下游粳稻种植区采集、分离的109个稻瘟病代表性菌株进行苗瘟、穗瘟人工接种鉴定及不同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评价不同双基因聚合系的抗性效应,并分析双基因聚合系抗性效应的构成因子。【结果】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表明所构建的双基因聚合系均具有较高的背景恢复率,分布于97.08%(PPLPiz/Pi33)—99.08%(PPLPigm/Pi1)。表明除了目标基因区域不同外,所有双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几乎完全与受体亲本07GY31一致。同时人工接菌鉴定表明绝大部分双基因聚合系苗瘟和穗瘟抗性水平都优于单基因系。其中苗瘟抗性效应较好的聚合系分别为PPLPigm/Pi1、PPLPigm/Pi54、PPLPigm/Pi33、PPLPi9/Pi33、PPLPi9/Pi54、PPLPi40/Pi54、PPLPi40/Pi33、PPLPi40/Pi1、PPLPi9/Pi1, 而穗瘟抗性效应较好的聚合系分别为PPLPigm/Pi1、PPLPigm/Pi54、PPLPigm/Pi33、PPLPi40/Pi33、PPLPi40/Pi54、PPLPi40/Pi1、PPLPizt/Pi33。不同抗性基因聚合后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中互补效应高且能有效表达是提高双基因聚合系苗瘟和穗瘟抗性的关键因子。双基因聚合系PPLPigm / Pi1、PPLPigm / Pi54和PPLPigm / Pi33在苗瘟和穗瘟的人工接种,以及在不同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稳定的广谱抗性,同时,农艺性状调查结果也表明这3个双基因聚合系的基本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07GY31基本一致,因此,基因组合Pigm/Pi1Pigm/Pi54Pigm/Pi33是适于长江下游粳稻的广谱抗性基因组合模式。【结论】抗性基因的组合方式影响聚合系的抗性水平,互补效应高且能有效表达是粳型双基因聚合系抗性效应提高的关键因子。本研究构建的双基因聚合系及其抗性效应分析为长江下游广谱稻瘟病抗性粳稻品种的精准培育提供了种质资源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