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7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203篇
农学   149篇
基础科学   182篇
  491篇
综合类   914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185篇
畜牧兽医   165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12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本文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建筑细部角度加以分析,认为高层建筑外部形象的设计,主要处理好五种尺度关系,并试探地提出一些设计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分析地块规模约束下的化肥减施逻辑,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7个省(自治区)的玉米种植户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wo-stage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2SLS)分析地块规模对化肥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扩大地块规模可以降低化肥投入强度,提高化肥投入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与小农户相比,规模农户扩大地块规模对化肥减施的影响更大;对于化肥投入强度越高、投入效率越低的农户,扩大地块规模对化肥投入的影响越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机械作业替代农业劳动,是扩大地块规模促进化肥减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93.
赵鑫  苏武峥  喻闻 《农学学报》2023,13(10):83-88
通过对177户农户家庭实地调查和构建拉格朗日函数,实证分析南疆农户家庭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98户农户家庭养殖规模具有发展潜力,占被调查户数的55.37%,户均增收潜力4672元;其中,已有一定种养经营规模的农户家庭增收潜力较大,户均可达5694元。研究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和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内生型发展现代农业道路指明了方向;从支持小农户生产经营政策,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村集体组织优势和提升小农户自身发展能力方面提出适合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基于骨架扫描策略的生猪耳根体表温度FDSST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生猪耳根体表温度自动检测,减少快速判别尺寸空间跟踪(Fast discriminative scale space tracking, FDSST)方法在热红外视频中进行头部跟踪产生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利用骨架扫描策略改进FDSST的生猪耳根体表温度检测方法。首先对视频的初始帧进行预处理,提取精简后的生猪整体骨架;其次,设计骨架扫描策略,扫描头部骨架前端关键点,实现头部在初始帧的定位;再次,采用FDSST跟踪生猪头部,每连续跟踪N帧后,采用骨架扫描策略重新定位头部,减少跟踪框漂移;最后提出耳根体表温度提取方法,根据头部左右耳侧温度分布,提取耳根温度并误差校正。利用采集到的30只生猪的视频数据,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了测试,并与FDSST算法、压缩感知跟踪和核相关滤波跟踪等高效算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跟踪平均精确度分别提高了7.82、11.82、8.78个百分点,提取的耳根最大温度误差为0.32℃。  相似文献   
995.
稻田大鳞鲃鱼种养殖试验,在5亩、8亩、10亩、15亩4块稻田中进行,投放全长3 ~4cm鱼种进行养殖,亩投放密度500尾、600尾,经过近4个月的养殖,用浮性膨化颗粒饲料,蛋白含量分别是35.2 %、28.8 %,粒径分别是0.5 mm、1 mm,补充天然饵料不足,用微生态制剂-光合细菌调节水质、预防疾病,收获时,大鳞鲃全长9.0~17.0cm,平均尾重52g,成活率87.6~89.4%,亩产量22.7~24.1kg。稻田养鱼,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提高了水稻的品质,稻渔双收,亩综合增收6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996.
建设用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可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数据和技术支持。笔者以连云港市为例,收集了2004—2013年有关建设用地规模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BP神经网络模型对连云港市2014—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得出7年连云港市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结果。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基础设施的变化以及环境的改善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建设用地的规模;(2)笔者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误差率较低、拟合效果较好且对于训练集以外的新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说明所建模型具有可靠性,可以进行预测;(3)连云港市2014—2020年的建设用地规模呈现逐年扩张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97%,连云港市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并且合理保护耕地,使得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主成分-BP神经网络模型不仅能够对影响建设用地规模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数据,因此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相似文献   
997.
刘力源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0):111-121
为提高台风强降水预报准确率,减少台风暴雨造成的农业损失,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区域自动站实况观测资料,并结合浙江省地形特征,主要从台风路径、与降水相关的物理量场、近地层辐合和地形作用等方面分析"苏迪罗"在浙江形成强降水的成因。通过分析发现,台风路径与形势场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苏迪罗"登陆前长时间维持西北向移动主要是由于副高稳定维持;此外正涡度场轴线也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台风未来走向。通过分析强降水与各物理量场关系可得出以下结论:(1)台风暴雨多处于东南急流与山地迎风坡相交汇的地区。(2)强降水区与水汽通量辐合区、比湿大值区、正涡度大值区和假相当位温的"双峰结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此外近地层辐合系统的长时间维持、台州东低西高山脉地形和局地喇叭口状地形是局地产生超强降水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8.
以重庆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8传感器OLI和TIRS获取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进行城市聚落特征包括地形特征、土地利用等与地表温度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的热环境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海拔高度对温度的影响强于地形起伏度;(NDVI、NDBI、MNDWI等)和地表温度的相关关系呈分段线性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热强度和热变异程度差异明显,建设用地的温度最高且斑块温度间的变异性最强,虽然水体的平均温度最低,但斑块温度间的变异性却较高;从格网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格网内部水体的“冷岛效应”明显、建设用地的“热岛效应”显著,耕地与自然植被面积的增加使得各空间格网温度更趋向于稳定。  相似文献   
999.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we have seen a flourishing of scholarship which explores the emerging political spaces and variegated scales of governance in China. This research draws on political economic tradition to argue that the way in which cities and regions are governed is indeed infused with socio‐political struggles which are proliferating at a range of spatial scales. Such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is illuminating, but it has been subject to increasing criticism from the poststructuralist approach that views scale as an epistemological construct. This paper uses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tercity Railway System (PRD‐ICRS) as a case study to challenge the onesidedness of both the political economy tradition and the poststructuralist approach in reading scale. It employs the “scale politics” thesis to argue that scale is more than a material existence (or institutionalised structure) that represents a particular arrangement of political power, being subject to perpetual transformation through regulatory projects and strategies. It is also a “representation trope” deployed in political discourses to acquire persuasive power to frame and legitimise these projects and strategies. Scale is thus both material and discursive. Understanding the two moments of scale enables a fuller dissection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000.
多因素影响下拖拉机侧向稳定性模型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拖拉机斜坡直线行驶工况,基于拖拉机比例模型和3D打印技术,建立了模型拖拉机轮胎-地面载荷实验测试系统。以斜坡上侧车轮-地面载荷为主要参考量,提出了针对拖拉机前、后轮的侧向稳定评价指标(拖拉机前、后轮的斜坡上侧车轮载荷分配系数)。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方法,选择前后轮轮胎类型、前配重质量、前后轮距和机具位置6个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因子,以E级和F级随机路面作为噪声因子,设计了6因子混合水平的田口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信噪比和均值的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拖拉机斜坡上侧前、后轮侧向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控制因子分别是前配重质量和后轮距;得出基于前、后轮侧向稳定性评价指标的拖拉机最优配置,为拖拉机的稳定性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也为拖拉机防侧翻预警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