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16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59篇
  965篇
综合类   36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小流域治理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对几种小流域治理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基础上 ,提出主成分分析法是适合于小流域治理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认为该方法具有其他方法所没有的优点 :注意到小流域治理的阶段性 ,可以对小流域治理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评价 ,可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指标权重的均化并可对小流域进行聚类分型。  相似文献   
42.
小流域侵蚀产沙分布式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反映因下垫面因子空间分布不均和人类活动对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场次暴雨的小流域侵蚀产沙分布式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出流域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径流和侵蚀产沙的时空过程,从而加强了在水土保持措施制定中的应用,并能够检测流域管理措施对径流泥沙过程产生的影响,进而为配置流域内水土保持措施和检测流域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经黑草河小流域实测资料率定和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43.
小流域群众水土保持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石节子沟小流域群众水土保持心理状态、社会经济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水土流失区群众的粮食情结和小农经济思想是影响小流域持续发展的主要心理和思想障碍。提出了石节子沟小流域以基本农田建设为突破口 ,以水土保持常规措施为手段 ,以基础结构建设为基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小流域持续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44.
不同生长状态下多目标番茄图像的自动分割方法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将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成熟果实从复杂背景中识别出来并确定其空间位置,是实现果实采摘作业智能化的基础。该文针对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多个番茄自然生长状态为相互分离、靠拢或重叠以及被枝叶部分遮挡的情况,研究了一种成熟番茄图像的自动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RGB颜色空间下番茄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R-G)灰度值存在明显差异的特点,首先使用Otsu法对番茄的RGB彩色图像的色差灰度图像(R-G)进行动态阈值分割,然后对番茄的R分量灰度图像应用基于形态重建的受控标记分水岭算法搜索靠拢或重叠番茄的分界线,最后对前面两次运算的结果作交集运算得到最终分割的二值图像,将番茄从背景中分割出来。通过100幅番茄图像进行试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对自然光照条件下不同生长状态的多目标番茄图像进行有效分割,而且对番茄的成熟度及品种差异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5.
滇中地区小流域治理前后水土流失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对滇中地区典型小流域—王家箐进行综合治理,观测了治理前后气象、水文、土壤侵蚀资料,分析了治理前后试验区降雨与径流、侵蚀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5~10月,区内次降雨的径流量、侵蚀量与降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乘积的相关性最好,其关系式为一元三次方函数,相关系数在0.956到0.993之间(极显著相关);月径流量、月侵蚀量与月降雨量之间的关系为一元幂函数,相关系数在0.819到0.985之间(极显著相关)。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式,能有效抑制以坡耕地为主的小流域的水土流失,但不改变流域降雨径流侵蚀函数关系式,只改变其系数。  相似文献   
46.
基于ArcView的SCS模型在流域径流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SCS模型考虑了径流与土壤特性和土地利用情况的关系,能反映不同土壤和地面覆盖条件影响产流的特点,所需参数较少,是一种简洁且实用的流域径流计算方法。以福建省敖江一子流域为例,在ArcView环境中应用SCS模型,利用GIS技术确定和反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CN值和径流量,并使这些值建立在空间数据之上,同时以地图的形式显示,实现径流数据与空间数据相结合,以直观的方式为流域管理决策者服务。  相似文献   
47.
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对滇中地区典型小流域———王家箐进行综合治理,对治理前后气象、水文、水土流失资料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治理后,试验区径流系数从0.290降到0.06,侵蚀模数从294.28t/(hm2.a)降到9.19 t/(hm2.a),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治理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了降雨产流的最小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I30,降雨产流的最小雨量从2.9 mm提高到4.5 mm,最小I30从0.027 mm/min提高到0.067 mm/min,最小PI30从0.077 mm.mm/min提高到0.300 mm.mm/min。二是降低了径流的泥沙含量,治理后的泥沙含量减少65%。三是影响了产流过程,采取水保措施延长了汇流过程,推迟并削减洪峰。选治理前后P,I30相似的降雨,分析其洪水过程表明,治理后产流的洪峰流量和洪量比治理前减少84.2%~92.1%和81.6%~87.5%,涨水速率降低78.6%~91.4%,洪峰和雨峰的间隔时间延长1.5~2倍。  相似文献   
48.
四川省紫色土地区小流域次降雨泥沙输移比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取四川省南部县鹤鸣观小流域与李子口小流域为研究区,在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侵蚀量计算值的基础上,探讨了小流域次降雨泥沙输移比.结果表明,在这两个流域,影响次降雨泥沙输移比的主要因素不同.在鹤鸣观小流域降雨量与径流深是影响泥沙输移比的主要因素,而在李子口流域,其主要因素为径流深与降雨强度.主要原因是鹤鸣观小流域的面积远小于李子口流域的面积,并且次降雨泥沙输移比随着流域面积增加而输移比逐渐减小.通过分析鹤鸣观小流域与李子口小流域次降雨泥沙输移比与降雨量、前期含水量、径流系数的关系得到了两个流域次降雨泥沙输移比公式.  相似文献   
49.
土壤有机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定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标。水土流失对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实质在于土壤肥力的下降或损失。为了探讨土壤有机质与水土流失的定量关系,在王家沟流域10~12°坡耕地上进行了4 a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每年1 hm2施入有机肥料30 000~75 000 kg,可以减少径流量4.8~12.4个百分点,减少土壤侵蚀量31.5%~35.4%。  相似文献   
50.
结合黄河水土保持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据共建共享的模式分析,提出一套数据共享的解决方案和保障措施,并给出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数据共享形式、管理数据库与元数据库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