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2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林业   872篇
农学   172篇
基础科学   124篇
  947篇
综合类   2450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18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31.
基于韩城市中心城区2012年建设用地利用现状,从中观视角出发,通过基础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数据处理分析,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按照功能区划分依据,划分居住、商业、工业3种不同类型功能区,运用综合评价法测算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度。结果表明:韩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现状利用方式以集约利用和中度利用为主,占到了评价区总面积的80.34%;低效用地仅占评价区总面积的19.66%;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挖潜方向集中在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潜力较小。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保护老城区古建筑、工业企业向北部工业园区转移、加大中心城区边缘地带住宅用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2.
于清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5):213-215
以鞍山为例,从利用强度、增长耗地、用地弹性和管理绩效4个方面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对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鞍山市铁东区、铁西区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高的Ⅰ型;市辖区、立山区、海城市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较高的Ⅱ型;千山区、台安县和岫岩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中等的Ⅲ型。为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土地利用监管、提高用地准入标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3.
从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合理性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包括21个指标的长沙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长沙市统计年鉴2010~2014》数据,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极值法、熵权法,对长沙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2年,长沙市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得分不高,且伴有下降趋势,总体上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步阶段;2013年的可持续利用水平最高,并摆脱可持续利用的起步阶段,进入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阶段;2009~2013年,其可持续利用水平并不稳定。长沙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上仍处于可持续利用起步阶段,可持续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4.
以2014年天津市十大涉农区县规模化畜禽养殖量数据为基础,核算出天津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典型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排放量,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天津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该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现状,以粪尿处理工艺与排放去向为控减方向,设定了3种控减情景,深度挖掘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14年天津市规模化畜禽养殖COD排放量为29 795.20 t,氨氮排放量为1 805.71 t。通过大力推进商品有机肥生产、实现畜禽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及应用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等控减措施,能够实现近12 424.50 t COD和1 044.24 t氨氮的削减量,污染减排潜力巨大。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天津市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5.
基于GIS的崇州市农业地质背景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和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对崇州市开展农业地质背景调查和适宜性评价。[方法]在Delphi专家调查的基础上借助层次分析法(AHP)对崇州市农业地质背景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各因子的单一和组合影响权重。选取权重影响较高的多个因子通过GIS手段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多因子叠加影响下崇州市农业地质背景适宜性评价的等级划分。[结果]崇州市西南部地质背景适宜性评价等级最高,最适宜主导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中部和中北部适宜性评价较高,可作为示范基地扩展建设区域;中部和东部地区具有发展种植主导农作物的潜力。[结论]研究结果为崇州市的农作物种植和粮食基地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6.
为减少滨海生态脆弱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河北省重要的生态脆弱区——黄骅市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的生产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4个角度切入,构建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黄骅市2003—2012年土地利用功能的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2003—2012年,黄骅市土地利用总功能动态变化度达97.30%,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2年土地利用功能实现率为0.65,处于中度可持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黄骅市土地利用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特点,生产功能主要集中在市域远离海边的西部,生态功能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市域东北部,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处于优势地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黄骅市中部。结果表明黄骅市土地利用功能逐渐向着多功能方向发展,但是协调度依然很低。  相似文献   
137.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在玉溪市红塔区选取玉米地、樱桃地、林地3种代表性土地利用方式,测定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结果]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类群中细菌占绝对优势,微生物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樱桃地,玉米地;微生物总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樱桃地,林地,玉米地.[结论]微生物活性和功能除了与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有关外,还与农田管理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38.
眉山市生态市规划中生态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因子评分法,针对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并通过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眉山市极敏感区占全市总面积的15.83%,高度敏感区占17.22%,中度敏感区占47.72%,轻度敏感区占19.22%。并根据不同敏感区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9.
介绍了六安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从地理标志申报、国家质量标准、专用标志使用、品牌培育、工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双重保护、旅游开发、产业扶贫开发等方面探讨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0.
高芸  程智慧  雷世鑫  潘润存  胥秀萍  李建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08-10809,10852
对甘肃省平凉市西南山区、泾河川区及北部塬区的药用草类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与收集到64种药用草类生物资源,鉴定了科、属和种的情况,并对部分资源的药用部位、主治疾病、使用方法及药用价值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药用草类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