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12篇 |
免费 | 396篇 |
国内免费 | 43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84篇 |
农学 | 385篇 |
基础科学 | 210篇 |
1627篇 | |
综合类 | 4418篇 |
农作物 | 212篇 |
水产渔业 | 117篇 |
畜牧兽医 | 247篇 |
园艺 | 74篇 |
植物保护 | 4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3篇 |
2023年 | 207篇 |
2022年 | 307篇 |
2021年 | 249篇 |
2020年 | 212篇 |
2019年 | 287篇 |
2018年 | 193篇 |
2017年 | 326篇 |
2016年 | 450篇 |
2015年 | 409篇 |
2014年 | 592篇 |
2013年 | 568篇 |
2012年 | 725篇 |
2011年 | 809篇 |
2010年 | 652篇 |
2009年 | 574篇 |
2008年 | 413篇 |
2007年 | 380篇 |
2006年 | 307篇 |
2005年 | 209篇 |
2004年 | 145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为提高"两型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利用辽宁省573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3类"两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农地分散程度、户主外出务工、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种数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2)社会公职、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数量、农技推广、作物类型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呈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水稻种植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的比例比对照组玉米种植户分别高13.7%、6.8%、-22.4%。3)参加培训、农技推广、经营规模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用影响显著。同一因素对不同两型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差异明显;加强技术培训和拓宽"两型农业"技术传播渠道能提高不同类型农业技术采纳率。 相似文献
72.
黑龙江省近30年来粮食生产变化及增产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保持粮食总产增加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统计资料为数据源,综合分析了黑龙江省1981-2011年粮食总产、单产、种植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粮食增产主要依靠三方面,即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单产水平提升,旨在为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依据。主要结论有:(1)黑龙江省1981-2011年播种面积由728.2万hm2增加至1375.9万hm2,尤其是2004年之后的7年间增加64.47%;(2)水稻、玉米这两类高产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1981年的24.73%上升到2011年的67.97%,而大豆、小麦这两类低产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1981年的54.79%下降到2011年的28.18%;(3)全省粮食平均单产年均增长2.90%,由1981年的1716.6 kg/hm2增加至2011年的4048.7 kg/hm2,增长了135.86%;(4)整个研究期内,粮食总产增加了345.6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单产提升对总产的贡献率分别为73.32%、15.98%和10.70%,但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 相似文献
73.
甘肃省农村空间贫困地域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空间贫困理论视角,构建农村空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TOPSIS模型对2016年甘肃85个县域农村空间贫困进行测度,结合GIS空间制图技术、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WR模型等方法探究空间贫困地域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农村空间贫困程度总体较深,地理分布差异显著,呈"东南高、西北低",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2)农村经济、社会及环境贫困在各县域有明显地域差异,农村经济和社会贫困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环境贫困呈"两翼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3)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甘肃农村空间贫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集聚特征,H-H集聚区集中分布在陇南、甘南东部及定西南部,L-L集聚区分布在张掖、酒泉和金昌;4)自然禀赋、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人力资源和交通区位是影响甘肃农村空间贫困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且各因素的影响强度具有明显空间差异性。自然禀赋呈中部向两翼递减的变化趋势,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和交通区位呈"东南—西北"的空间分布特征,社会民生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因此,依据各贫困区特征及致贫原因,从产业、生态、社会事业与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减贫策略,以期为甘肃精准扶贫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4.
山东省种植牧草历史悠久,地方品种“无棣苜蓿”(Medicago sativa)久负盛名,山东省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草业科学研究体系。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牧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由于受市场、技术和政策等原因的影响,牧草产业发展很不稳定。本研究在综述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调研汇总,分别从市场导向、牧草贮藏与加工、草畜配套、牧草良种与栽培、机械化作业等方面分析了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对山东省牧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在产业政策上应出台补贴措施,调动种草积极性;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在品种培育、配套措施、草产品加工、机械化等方面加强技术攻关;强化牧草基地建设和科技推广力度,重视牧草转化作用,延长产业链条建设;同时借助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对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形成新的支撑。 相似文献
75.
76.
77.
为了掌握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工程输水河道和调蓄湖库水面蒸发损失水量,及其所造成的泵站机组损失功率,了解水面蒸发对工程调水效率的影响,分析比较了适用于工程所在地区的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和计算公式,计算了工程沿线输水河道和调蓄湖库的水面蒸发量,分析了工程水面蒸发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积分,计算了水面蒸发造成的各梯级泵站的流量损失和输入功率损失,求解并分析了水面蒸发对整个江苏段工程调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沿线水面年蒸发量自南向北、西北方向逐渐递增;蒸发量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全线平均水面年蒸发量为862.2 mm.洪泽湖、骆马湖、白马湖和输水河道蒸发损失水量分别占总蒸发损失水量的77.7%,13.3%,3.6%和5.4%,蒸发损失水量约占源头泵站抽水量的17.46%,使工程平均调水效率降低10.33%.调水工程可以考虑采用管道输水,从而避免蒸发损失. 相似文献
78.
79.
通过对河北省68所乡镇成人学校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与市、县教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管理者和乡镇成人学校校长的专题研讨,阐述了该省乡镇成人学校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乡镇成人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