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82篇
农学   64篇
基础科学   27篇
  350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901.
黄土高原轮作系统苜蓿土壤磷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分析黄土高原旱地轮作系统中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生长年份土壤的无机磷、有机磷形态及微生物磷的变化特征,以期为农牧区牧草有效磷素合理利用及区域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种植苜蓿的土壤全磷含量与苜蓿种植年份成反比,连续种植苜蓿年份越长,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越小。苜蓿土壤中无机磷组分以Ca-P为主,占无机磷总量的74.0%~80.0%,且Ca10-P > Ca8-P > Ca2-P。有机磷占全磷总量的23.2%~25.4%,土壤有机磷以中活性有机磷为主,占有机磷总量的78.3%~79.5%。苜蓿的种植年份越长,土壤微生物磷含量越低。土壤微生物磷与土壤全磷、速效磷成极显著相关,故土壤微生物磷可作为土壤供磷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902.
【目的】评价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的国内外栽培豌豆(Pisum sativum L.)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揭示其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和群体结构差异,据此评估其重要程度及价值,为中国豌豆资源研究策略和方向的正确选择、国内外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1对豌豆多态性SSR引物,对来自国外五大洲66个国家和中国28个省(区、市)的1984份栽培豌豆进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采用Structure2.2软件完成资源群体结构剖析、推断参试材料的合理组群数、确定每份参试材料的适当群体划入及其相关参数计算;利用NTSYSpc2.2d软件估算其遗传距离,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绘制三维空间聚类图;采用PopgeneV1.32估算种质群的等位位点分布等参数,利用FstatV2.9.3.2进行种质群间遗传多样性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通过对国、内外栽培豌豆资源群间SSR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有效等位基因所占比重(NE/NA)、等位基因丰度(AR)、基因多样性指数(GD)、Shannon's信息指数(I)的比较,发现除等位基因数(NA)外,国内资源的其它5个遗传多样性指标全面高于国外资源。在21个SSR基因位点中,国内、外资源群在7个位点间存在等位基因种类的差异。群体结构分析将1984份世界栽培豌豆资源划分成三大组群。组群A包含96.49%的国外栽培豌豆参试资源,可代表典型的国外栽培豌豆资源类型;组群B的资源88.18%来源于陕西和内蒙古,可代表中国典型的春播区栽培豌豆资源类型;组群C的资源52.05%源于中国秋播区,47.44%源于中国春播区,可代表中国秋播区和除陕西、内蒙古外的春播区栽培豌豆资源类型。组群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CA作图分析也明确显示世界栽培豌豆资源群体中存在3个边界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基因库I、II、III),且与三大组群的群体结构分析结果精确对应。【结论】国内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程度整体上超过国外资源,国外资源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程度平均高于国内资源。群体结构分析侦测到世界栽培豌豆资源中存在A、B、C共三大资源类群,类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且与PCA做图分析显示的3个边界明显的基因库间存在着精确对等关系:"类群A"几乎等同于"基因库I","类群B"几乎等同于"基因库II",而"类群C"几乎等同于"基因库III";基因库I由国外资源富集而成,基因库II由中国陕西和内蒙古资源富集而成,基因库III由中国秋播区资源和陕西、内蒙古以外的春播区资源富集而成,由此得出世界栽培豌豆由3个基因库构成的结论。国外栽培豌豆种质资源构成了"基因库I",国内栽培豌豆种质资源构成了"基因库II"和"基因库III",表明国内、外资源均很重要,但国内资源甚于国外。  相似文献   
903.
防治眼菌蚊Bt.菌株的筛选与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志强  边广  洪丽文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2):2267-2272
通过11株Bt.菌株对平菇厉眼蕈蚊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得出91019菌株对平菇厉眼蕈蚊3龄幼虫有较高的毒力效果,其发酵原液和250倍稀释液对平菇厉眼蕈蚊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10%和82.76%。通过正交试验对91019菌株的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出理论最佳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为:玉米粉1.0%、黄豆饼粉2.5%、酵母粉2.0%、鱼粉2.0%、蛋白胨0.4%,KH2PO4 0.5 g/L,CaCO3 4.0 g/L,MgSO4.7H2O0.5 g/L,ZnSO4.7H2O 0.02 g/L;接种量2.0%、pH7.0、装液量25 mL、培养温度25℃。  相似文献   
904.
大豆共生固氮能力对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响应与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大豆共生固氮总量及占大豆一生需氮量的比例,以及大豆共生固氮能力对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响应的综述,提出了如何提高大豆共生固氮能力的途径。明确了协调土壤环境氮浓度和大豆根瘤固氮之间的关系,是充分发挥大豆共生固氮潜力和提高产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05.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influence of rootstocks and scions on physiological disturbances that are induced by salinity in cashew (Anacardium occidentale) plantlets. Two cashew genotypes, CCP 09 and BRS 226, were utilized as rootstocks and scions, resulting in four scion/rootstock combinations by reciprocal grafting. The plantlets were irrigated in absence (control) or in presence of 50 or 200 mM NaCl for 15 days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The plantlets with BRS 226 as rootstocks demonstrated higher transpiration and greater accumulations of Na+ and Cl, proline and free amino acids in leaves compared to plantlets that having CCP 09 as rootstocks. The K+ content in roots and leaves of all four combinations was not influenced by salinity or by different scion/rootstock combinations. The self-grafting of the BRS 226 genotype showed the highest stability for chlorophyll and Rubisco, exhibiting the highest tolerance to salinity. The scion genotype did not affect any of the studie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The studied physiological disturbances induced by salinity in cashew plantlets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rootstock than by scion and these changes were also dependent on compatibility between scion and rootstock.  相似文献   
906.
甘肃臭草入侵对亚高山草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臭草(Melica przewalskyi)型退化草地是祁连山北坡常见的一种毒杂草草地退化类型。以臭草型退化草地和其周边未遭受臭草入侵的未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臭草入侵对草地植被群落结构和草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结果表明,臭草入侵导致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甘肃臭草代替针茅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物种。土壤含水量、容重、pH、电导率等土壤指标在两样地间也存在差异。臭草入侵并形成杂草群落后,增加了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含量,但与未退化草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臭草型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氮储量(0~30 cm)显著高于未退化草地(P0.05)。说明甘肃臭草的侵入只改变了亚高山草地的植被群落结构,没有导致草地固碳、固氮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907.
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无机离子的渗透调节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营养液栽培的津春2号黄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40 mmol/L 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无机离子的渗透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鲜质量和相对含水量降低。黄瓜幼苗各器官渗透势降低,Cl-、Na+含量上升,但同时K+含量下降,说明NaCl胁迫后黄瓜幼苗Cl-、Na+上升的同时起到了渗透调节、离子毒害和致K+缺乏的三重作用,从而影响了幼苗的生长发育。幼苗各器官中,茎中的Cl-、Na+积累较多,对维持叶片中较低的渗透势和较高的K+含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8.
本文研究了不同利用方式下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0~50 cm土层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分形特征与土壤有机碳库活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土壤颗粒以粉粒为主,分形维数分布在2.675~2.845之间,与0.05 mm粒径关系密切。长期封育和重度放牧分形维数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且与碳库活度显著相关;短期封育和中度放牧分形维数变化小,与碳库活度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9.
试验旨在研究LAMB1基因外显子在细毛羊中的多态性及其与羊毛纤维直径的关联性。基于DNA池重测序技术获得的SNPs数据,共筛选LAMB1基因外显子区域20个SNPs,利用直接测序法、PCR-SSCP及生物信息学软件对10个错义突变SNPs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利用SAS 8.1的GLM程序分析其对新疆巩乃斯种羊场育种核心群300只细毛羊的遗传效应及与被毛纤维直径的关联性。结果表明,20个SNPs中10个是同义突变SNPs;10个错义突变SNPs验证后7个发生错义突变,导致蛋白性质改变,3个呈假阳性。突变后LAMB1蛋白疏水性更强,预测是不可溶性蛋白。SNP5中TT基因型个体纤维直径显著高于TC和CC基因型个体(P<0.05),SNP9中GG和TT基因型个体纤维直径显著高于GT基因型个体(P<0.05)。虽然DNA混池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完整地检测到基因的SNPs,并将假阳性最小化,但还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研究揭示LAMB1基因外显子多态性丰富,突变SNPs在外显子中分布不平衡,LAMB1基因SNP5(rs159769941)和SNP9(rs159769901)可以考虑作为影响细毛羊被毛纤维直径的有效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10.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方法】通过长期定位田间试验,以不施肥(CK)作为对照,按照氮磷钾施用量相同原则,设单施化肥(NPK)、70%NPK+30%秸秆(J1)、70%NPK+30%牛粪(N1)、40%NPK+60%秸秆(J2)和40%NPK+60%牛粪(N2)施肥处理,测定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并计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结果】与CK相比,2013年N1、J2和N2处理显著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2014年各施肥处理均显著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除2013年NPK处理外,2013年和2014年各施肥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J2处理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高,2013年显著高于NPK。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2年内均表现为N1、J2和N2处理显著高于CK,其中N2处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最高。各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N2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最高。与同年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地提高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其中N2处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最高。【结论】玉米/大豆套作下,40%化肥与60%牛粪配施(N2)是提高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