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0篇 |
免费 | 116篇 |
国内免费 | 10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40篇 |
农学 | 123篇 |
基础科学 | 197篇 |
343篇 | |
综合类 | 970篇 |
农作物 | 81篇 |
水产渔业 | 63篇 |
畜牧兽医 | 117篇 |
园艺 | 44篇 |
植物保护 | 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106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87篇 |
2010年 | 156篇 |
2009年 | 158篇 |
2008年 | 142篇 |
2007年 | 132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JIANG Xi-yan;XU Meng-ran;CHEN Yu-hong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2,(10):219-227
The change of moisture conten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soil properties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water conten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co-bag reinforced soil and parameters of Duncan-Zhang Model, eco-bag reinforced soil with different water content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variation of Duncan-Zhang Model parameters with water content of eco-bag reinforced soil is studied by the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curves of eco-bag reinforced soil under different water contents show hyperbolic characteristics. Deviational stress with axial strain of 15% is selected as failure strength value for the test. It is found that the failure strength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water contents. Secondly, the variation of water content has different degrees of the influence on the parameters of Duncan-Zhang Model. With the increase in water contents, the cohesion decreases in a quadratic function relation, and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K value and n value all decrease in a linear relation. The failure ratio ranges from 0.828 to 0.990. Thirdly, the initial tangent modulus reflects the resistance of soil to deformation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curve. And the initial tangent modulus of eco-bag reinforced soil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water cont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empirical formula of initial tangent modulus with water content is obtained .Fourthl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is found by analyzing the sample size effect. These conclusion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parameter support for the desig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cological bag slop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52.
一个改进的土壤铵、磷和钾等温吸附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对养分的吸附特性是土壤化学和植物营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9个供试土壤的NH4+、PO43-和K+吸附试验表明,Langmuir、Freundlish和Temkin等温吸附方程对其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但亦有部分供试土壤的拟合精度不良。本文引进种群生态学的"形状因子d"概念,在Langmuir方程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新的吸附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新吸附模型综合反映了3个等温吸附方程所描述的吸附特征。模拟结果表明,等温吸附方程模拟不佳的供试土壤,用新模型模拟均能达到显著水平;新吸附模型的拟合精度(R2)高于3个等温吸附方程,且标准差最小。形状因子d的变化幅度在0.608 0~2.929 0,体现了土壤理化性质对NH4+、PO43-和K+等温吸附曲线形状的影响。新吸附模型和Langmuir方程的NH4+、PO43-和K+的qm值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 5**、0.825 8**和0.912 8**(n=9)。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表明,新吸附模型的PO43-和K+的qm值与土壤有机质之间、土壤NH4+和K+的qm值与CEC之间均有显著水平的线性正相关。NH4+的qm值与土壤碱解氮含量亦呈显著水平的线性正相关,而PO34-的qm值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则呈显著水平的线性负相关。数学形式简洁的新等温吸附模型为采用统一模式定量处理土壤对NH4+、PO43-和K+的吸附特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3.
54.
55.
56.
介绍了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区域特点,分析了陕甘宁革命老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经济增长、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三维目标"指导下发展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创新模式,包括发展老区特色产业、建设立体能源化工基地、统筹区域发展3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7.
油菜产量的准确预测对油菜种植面积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将能排除数据干扰性的弱化算子引入GM(1,1)模型,建立了基于改进的GM(1,1)模型的我国油菜产量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实例演算,运用改进的GM(1,1)模型预测我国油菜产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超短季棉品种个体发育动态的影响,明晰它们对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效应,为黄河流域冀东棉区棉花种植的播期和密度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以超短季抗虫棉546系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播期(播期I:5月20日.播期Ⅱ:6月2日,播期Ⅲ:6月14日)和密度(低密度:127万株/hm^2,中密度:15万株/hm^2,高密度:18万株/hm^2)处理对其个体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结果]不同的播期和密度处理对超短季棉546系的个体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播期的影响效力要高于密度的影响效力,而播期对于棉株个体果枝数量发育的影响效力又明显高于对主茎伸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影响效力。[结论]在黄河流域的冀中棉区对超短季棉546系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期和密度的调控,有效地促进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夯实其产量基础。 相似文献
59.
以云南省为例,根据1978~2010年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数据,运用ARMA模型,用Eviews软件进行拟合,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了2011~2013年云南省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的预测值。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继续扩大。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0.
将Ⅳ索12型索道应用于狭长工作面的采石场的石材搬运和装车作业。该索道系统中闽林721绞盘机的摩擦卷筒、跑车及游动滑车都进行了改装设计使其达到4倍增力起重、双向牵引,最大起重量可达9t。实践表明在特殊困难地形将林业索道用于采石场作业有明显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