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BA与NAA对药用黄花石蒜鳞片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药用植物黄花石蒜(Lycoris aurea Herb.)为材料,选用其鳞茎的内层鳞片、中层鳞片2个不同部位的外植体,研究MS培养基中9种不同BA与NAA的浓度配伍对黄花石蒜鳞片的组织培养效果。结果表明:MS+10mg/L BA+5mg/L NAA+0.7%琼脂+3%蔗糖,有利于内层鳞片和中层鳞片外植体不定芽、不定根的发生,产生褐变量也较少,其培养效果显著较好。在培养基中BA、NAA的浓度分别高于或分别低于10、5mg/L,其培养效果均显著较差。相关分析表明,2种外植体相同BA与NAA浓度配伍的培养效果为极显著正相关,这进一步说明,对一种外植体培养效果较好的BA与NAA的浓度配伍对另一种外植体的培养效果仍然较好。多重比较与相关分析均说明,在培养基中BA、NAA的浓度分别为10、5mg/L对内层鳞片外植体和中层鳞片外植体的培养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92.
遮荫对石蒜属植物忽地笑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对石蒜属植物忽地笑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确定合理栽培措施提供参考。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等方法研究了忽地笑叶片在自然光、50%遮荫和85%遮荫三种不同光强下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叶片瞬时光能利用效率(LUE)、比叶重(SLW)、叶面积以及叶绿素含量变化。与自然光处理组相比,50%遮荫和85%遮荫忽地笑叶片的LSP和LCP均有所降低,其中85%遮荫处理组降低程度差异显著(P<0.05);叶绿素总含量随遮荫程度加强而增加,尤其叶绿素b含量上升幅度显著(P<0.05),以增强其对弱光的捕获能力;50%遮荫处理的忽地笑叶片的Pmax和LUE [PAR>300 μmol/(m2?s)]均高于自然光和85%遮荫处理组,与后者差异显著(P<0.05);SLW变化为50%遮荫>自然光>85%遮荫处理组,后者差异显著(P<0.05);叶面积变化为85%遮荫>50%遮荫>自然光处理组,前者差异显著(P<0.05)。在光照强度较高季节,适度遮荫可以提高石蒜属植物忽地笑的净光合速率、叶片瞬时光能利用效率和比叶重,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紫花地丁植物学特征及栽培要点,阐述了紫花地丁的医疗用途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94.
本试验通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和不同浸种时间对芫荽种子进行处理,寻求提高芫荽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为反季节芜荽的生产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50mg/L赤霉素浸种4h处理最为理想,能很好地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95.
为弄清植物对喀斯特基质的优先选择,用盆栽法研究了四种植物对喀斯特不同基质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整体上随植物生长,基质理化性质除钾含量降低外,其他均增加;发芽率和存活率以石灰土、<1 mm砂、<1 mm砂+石灰土最高,碎石、碎石+枯落物最低,白三叶草发芽率最高、狗牙根存活率最高;株数、株高、盖度以石灰土、<1 mm砂、<1 mm砂+枯落物高而碎石、碎石+枯落物低,且盖度均呈升高趋势;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狗牙根和白三叶草高而芒草和高羊茅较低,生物量以石灰土、<1 mm砂、<1 mm砂+枯落物高而碎石、碎石+枯落物低,叶绿素含量以<1 mm砂+石灰土、石灰土+1 mm~5 mm砂高而碎石低;δ13C值芒草和狗牙根高而白三叶草和高羊茅低,且δ13C值与植物及生长基质有关。综上,四种植物对石灰土、<1 mm砂、<1 mm砂+枯落物适应性强,对碎石、碎石+枯落物适应性差;狗牙根和芒草适应性最强,白三叶草次之,高羊茅最差,喀斯特生态修复可优先选择芒草、狗牙根。  相似文献   
96.
复方盐酸头孢噻呋混悬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药物动力学的方法考察复方盐酸头孢噻呋混悬剂是否具备缓释长效的特点,同时研究鱼腥草油对头孢噻呋药代动力学的影响。36只SPF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三组:A组单剂量注射复方盐酸头孢噻呋混悬剂,B组单剂量注射盐酸头孢噻呋混悬剂,C组单剂量注射头孢噻呋钠粉针;三组注射剂量均为50 mg/(kg.bw)。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并以DAS2.0药动学程序和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A、B、C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权重=1/cc),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A组:T1/2Ka=(1.253±0.100)h,Tpeak=(2.000±0.000)h,Cmax=(35.203±5.732)mg/L,AUC=(229.51±18.278)mg.h/L;B组:T1/2Ka=(0.341±0.090)h,Tpeak=(1.000±0.000)h,Cmax=(43.919±1.51)mg/L,AUC=(188.488±9.611)mg.h/L;C组:T1/2Ka=(0.044±0.012)h,Tpeak=(0.167±0.000)h,Cmax=(159.091±19.971)mg/L,AUC=(128.554±6.625)mg.h/L。实验数据表明,复方盐酸头孢噻呋混悬剂肌肉注射后,其药物动力学特征表现为吸收缓慢,血药浓度平稳,消除半衰期延长,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在临床上注射1次,连用3 d,可以维持有效血液浓度。  相似文献   
97.
中草药添加剂对肉兔增重及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35日龄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A组)、试验组(B组、C组、D组、E组、F组)。利用本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筛选何首乌、蒲公英、辣蓼、杜仲、银杏叶、绞股蓝、松针、甘草、黄柏、车前草等十几种常见的中草药,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组方,然后分别以0.5%、1%、3%、5%、7%的比例加入试验组兔的基础日粮。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增重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而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料重比分别下降19.10%、20.35%、25.11%、23.45%、23.16%;饲料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极显著(P<0.01);发病率下降,成活率提高。  相似文献   
98.
草类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强化效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以研究草本植物根系密度、根量及土壤抗冲性的剖面特征为基础,首次对不同土层深度根系的减沙效应及提高土壤抗冲性的有效范围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草类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的作用与其在剖面中的分布状况的关系极为密切;20cm土层内,根系的减沙效应不受坡度及雨强的影响,减沙效应系数平均在0.82以上。20cm以下土层根系的减沙效应明显降低。根据对不同坡度及雨强下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的效应曲线及减沙效应的综合分析,确定出在坡度≤30°、雨强≤4.0mm/min条件下,草类根系密度超过166根/100cm2时对增进土壤抵抗径流冲剧有极其明显的作用,其根系的有效深度下限值为30cm。  相似文献   
99.
两种石蒜中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种石蒜用3种方法提取酶液,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同时对提取酶液在白色点滴板上显色.结果表明:从酶谱分析可知,石蒜酯酶有1条谱带,相对迁移率(Rf)为0.17;苹果酸脱氢酶有2条谱带,Rf值分别为0.51和0.69.忽地笑酯酶有1条谱带,Rf值为0.17;苹果酸脱氢酶有4条谱带,Rf值分别为0.43,0.47,0.51和0.69.从显色试验可知,3种提取方法对酶提取的充分性、活性有差异;研磨后,经60%超声的提取方法对酶能够充分提取,而且能更好地保持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不同草本植物缓冲带对铜和铅面源污染的净化效果,选择早熟禾(Poapretensi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三种草本植物在哈尔滨市某内河河段构建滨岸缓冲带试验样地。结果表明,以单种种植的方式构建的草本植物缓冲带均对重金属铜和铅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在三种植物的生长各阶段,紫花苜蓿缓冲带对重金属铜和铅始终保持最佳的净化效果;并且紫花苜蓿缓冲带对铜离子的径流、渗流平均去除率最高,分别为84.75%和88.20%;对铅离子的径流、渗流平均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4.95%和96.13%;三种植物体内重金属铜总积累量由高到低为:紫花苜蓿(283.07 mg)>黑麦草(157.14 mg)>早熟禾(57.39 mg);三种植物体内重金属铅总积累量由高到低为:紫花苜蓿(20.32 mg)>黑麦草(16.64 mg)>早熟禾(4.53 mg),紫花苜蓿对重金属铜和铅表现出较好的积累能力。因此,紫花苜蓿缓冲带对铜和铅面源污染净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