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181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7篇
  254篇
综合类   340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道杰  崔鹏  朱波  韦方强 《土壤通报》2004,35(6):683-687
小江流域泥石流滩地水源充足、热量丰富,气候生产潜力(47641kghm-2)较高。本文应用加权指数和法确定了不同类型泥石流滩地(荒滩地、改良滩地和非改良滩地)土壤有效系数f(s)分别为0.405、0.684和0.594;根据生产力阶乘公式计算其气候—土壤生产潜力分别为19295kghm-2、32586kghm-2和28299kghm-2。通过实地调查验证,本文对泥石流滩地生产潜力的估算与现实生产力水平基本吻合,证明本文提出的泥石流滩地土壤有效系数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2.
元谋干热河谷山地植被修复区土壤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干热河谷不同植被修复方法的土壤种子库的变化模式,采用对不同处理地段(包括水平阶间坡面、自然坡面、沟底)和对照(放牧地)的土壤种子库组成、大小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元谋干热河谷山地植被修复区的土壤种子库。结果表明:1)植被修复区土壤种子库密度、丰富度均大于对照区;2)修复区内第2年土壤种子库密度、丰富度均大于第1年;3)水平阶间坡面和各类型间的土壤种子库密度差异显著;4)种子库中草本植物占很大比例;5)孔颖草和扭黄茅是种子库2大优势种。研究项目所采取植被修复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土壤种子库的数量结构和物种组成。  相似文献   
23.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灌木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Schoener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岷江干旱河谷20种主要灌木种群在土壤水分、全N、速效P、速效K和pH 5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小花滇紫草、三花莸、白刺花、多花胡枝子、马鞍羊蹄甲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维持岷江干旱河谷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种群在各个资源维上的宽度值不同,说明对不同的资源利用能力不尽相同,在不同资源空间中的生态适应性亦不同.各个资源维上所有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的大小依次为pH全N土壤水分速效K速效P.由此看出,物种对速效P和速效K的利用能力低于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同属种群间的重叠值较低.具有较高生态位宽度的物种一般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但并非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其重叠值也就小.灌木种群生态位的研究可用于指导岷江干旱河谷植被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24.
于2004年5~8月对在汉江鱼类资源调查中采集的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卵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受精卵吸水膨胀后具双层卵膜,内、外膜均吸水膨胀呈半透明状,外膜具微粘性。卵外膜直径为(3.60±0.42)mm,内膜直径为(1.88±0.12)mm;胚胎发育分为4个阶段、50个发育期。汉江中游银鮈与四大家鱼的胚胎发育趋势相似,但胚胎大小仅相当于家鱼的1/2~2/3,原肠期胚层下包较少,尾泡在听囊之前出现,尾鳍出现后至孵出前,胚体受内膜影响尾部向头部弯曲,胸鳍原基期在孵出前出现,胚前发育时间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比家鱼少3~5 h;口裂在鳃弧出现后出现,没有明显的眼黄色素期,肠管形成后出现鳔的雏形,稚鱼阶段肌节有37对。  相似文献   
25.
将新银合欢、大叶相思和羽叶山黄麻的种子作酸蚀3,6,12 m in及水浸-凉水浸泡24 h、50℃温水浸烫浸泡24 h、开水浸烫浸泡24 h处理.处理后的种子室内和场圃发芽情况表明:酸蚀适用于3树种,酸蚀3水平对种子发芽率影响差异显著,效应为6 m in>12 m in>3 m in;而水浸3个水平对种子发芽影响差异不明显;3树种处理最优组合(A1B2C2,A2B2C3和A3B2C1)种子发芽率分别达90.0%,84.3%,76.4%.处理与不处理种子培育的苗木苗期和初植幼树生长情况表明:上述种子处理方法对苗木和幼树的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6.
在四川省会东县可河乡,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希蒙得木Simmondsia chinensis2个种源4年生人工林的光合特性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希蒙得木的二氧化碳补偿点为56~62μmol.mol-1,羧化效率0.081 4~0.094 6,暗呼吸速率1.15~1.18μmol.m-2.s-1,光补偿点31~35μmol.m-2.s-1,光饱和点1 308~1 592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0.033~0.037,属典型阳性的C3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光能利用效率平均5.641~5.999 mmol.mol-1,水分利用效率1.0 mmol.mol-1。图8表2参24  相似文献   
27.
研究岷江干旱河谷不同造林时间辐射松(Pinus radiata D.Don)人工林土壤细菌(Bacteria)、放线菌(Actino-mycete)和真菌(Fungi)三类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三大类土壤微生物区系中,细菌数量占优势,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三类微生物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微生物数量秋季最高,夏季最少。茂县小庙山造林地土壤微生物总数最多,土壤肥力较其他林地高;理县薛城马山造林地的微生物总数最少,土壤肥力最低;总的来说,随着林龄的增加,辐射松人工林土壤肥力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8.
2005年,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采用样方调查法及生物多样性分析法研究了放牧干扰对明油子Dodonaea viscosa-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灌草丛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和节肢动物种类最丰富,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最低,而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优势种为扁平虹臭蚁Iridomyrmex anceps;曾经过度放牧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种类和节肢动物种类最贫乏,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多样性最低;长期存在一定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种类和节肢动物种类比较丰富,但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最高而均匀度最低;经受或存在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林下以刺吸类昆虫占优势,地表以迈氏小家蚁Monomorium mayri占优势。过度放牧导致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种类组成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群落趋于不稳定,栖息环境出现退化。放牧干扰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比对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突出。表6参21  相似文献   
29.
黄河中下游流域固有山羊亲缘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黄河中、下游流域 9个 ,东北、西藏、长江流域 7个地方山羊群体控制血液酶和其它蛋白质变异的 1 8个基因座位 43个等位基因的频率为基础 ,搜集国内外 2 2个群体的相同资料 ,构建、合成了描述群体间遗传相似性的模糊等价关系矩阵 ,对 38个群体进行亲缘关系聚类。研究表明 :黄河中游流域是中亚以东南家山羊的驯养、传播中心之一。相对于这一广大区域的其它山羊群体而言 ,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和黄河中游流域的固有山羊群体有相同的起源。黄河下游流域和中游流域的群体之间亲缘关系相对疏远。中亚以东南固有山羊群体可划分为“东亚”、“南亚”两大亲缘系统 ,东南亚各群体分别归属于这两大亲缘系统。  相似文献   
30.
从广东湛江引进尾叶桉组培苗 ,先种植建立采穗圃 ,然后采其嫩枝作为插条。用不同浓度的 5种生长激素处理插条、并在 3种基质上作尾叶桉的扦插育苗试验 ,经扦插生根天数和生根率的对比 ,结果表明 :不同基质间的插条生根天数存在极显著差异 ;不同生长激素浓度和育苗基质间插条的生根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育苗基质以无菌生红土为好 ,生长激素以 1g/L桉树生长调节剂和 1g/L吲哚丁酸为好 ,插条的生根率达 90 %以上。本项技术已在元江大批量培育尾叶桉扦插苗中应用 ,且扦插苗种植后生长快 ,表明尾叶桉在元江干热河谷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