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157篇
农学   141篇
基础科学   40篇
  193篇
综合类   650篇
农作物   136篇
水产渔业   99篇
畜牧兽医   456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氨基酸络合铁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有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比较评估氨基酸络合铁对生长猪生长性能、铁表观消化率、肤色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70日龄初始体重(27.34±2.55)kg的杜×长×大生长猪108头,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无机铁(一水硫酸亚铁)构成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40、80、120、1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构成4个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160 mg/kg无机铁(一水硫酸亚铁)构成正对照组,试验期5周。结果表明:试验0~2周、3~5周及全期,随着日粮中氨基酸铁添加量由40 mg/kg增加到160 mg/kg,生长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均得到改善,并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与无机铁日粮组相比,添加1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试验组极显著地改善了平均日增重(P<0.01)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试验第14天和第35天,随着日粮中氨基酸络合铁添加水平的增加,生长猪对日粮中铁元素的表观消化率均呈显著的线性增加关系(P<0.05),添加1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试验组铁元素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正对照组(P<0.01);试验第14天和第35天,随着日粮中氨基酸络合铁添加水平的提高,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和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之比都呈显著的线性增加关系(P<0.05),并高于无机铁日粮组(P<0.01),而血清总铁结合力呈显著的线性降低关系(P<0.05);在试验期末,1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日粮组显著改善生长猪的肤色状况(P<0.05)。与添加硫酸亚铁相比,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氨基酸铁络合物可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铁表观消化率,改善皮肤红度及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2.
诱发籼稻早、晚双向熟期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同一品种的辐射M_2代中,一般可同时出现早、晚双向熟期的突变,且后者的突变率高于前者分别为1.39%和2.67%。突变体提早和延迟的天数两者基本接近(11.5d对10.3d)。早晚双向突变体,由于其熟期发生了相反方向的改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株高、每穗粒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也发生了双向变异,且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3.
华南一季中晚稻育种战略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华南一季中晚稻育种是广东省正在进行的耕作制度变革的关键。从广东6月至9月中旬的灾害性气候和我国水稻抽穗扬花期的高温热害威胁进行分析,提出了华南一季中晚稻的育种战略,并概述了华南一季中晚稻育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4.
安徽省沿淮地区农业洪涝灾期特征分析与避洪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及农业避洪减灾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沿淮地区农业洪涝灾期特征(沿淮地区平均梅汛期、最长梅汛期和农业洪涝危害期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夏季农业洪涝易发的原因(夏季梅汛期多暴雨、沿准地区地势低洼、作物正处生育关键时期、生态失衡人水争地),并且针对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与传统种植模式不同的避洪种植模式(如荞麦大麦种植模式、青玉米-大麦种植模式、大白菜-大麦种植模式、大蒜苗-荞麦种植模式、萝卜-洋葱种植模式、大棚秋季西红柿-大棚春季西红柿种植模式、大棚芹菜-地膜马铃薯等种植模式),以确保8月下旬至次年5月中旬无汛期的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洪涝易发区灾期分析拓展思路,也可为农业避洪减灾和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5.
小麦发育过程及生育期机理模型的检验和评价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利用国内外 3组关于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与不同播期的田间试验资料对小麦发育过程及生育期机理模型进行了较充分的检验。结果表明 ,模型对大多数生育阶段的绝对模拟误差集中在 0~ 5d,平均差平方和的根值 ( root mean square error,简称 RMSE)也一般小于 5d,尤其对出苗期、分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抽穗期的模拟精度高、误差小。模型表现出较强的机理性以及较好的预测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6.
梅花开花物候期及加长观赏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81个梅花品种开花物候期观察记载,在南京地区拟定2月20日以前进入开花最佳观赏期的为早花品种;2月20日~3月10日进入开花最佳观赏期的为中花品种;3月10日以后进入开花最佳观赏期的为晚花品种.早花品种最佳观赏期最长为28d,最短为135d,平均174d;中花品种最佳观赏期最长为15d,最短为85d,平均为115d;晚花品种花期最长为96d,最短5d,平均78d.选取50个左右的代表品种组成梅花园景品种组合,其中早、中、晚花品种植株数量按35∶35∶3的比例配植,可使梅园在正常气候年景梅花最佳观赏期达到50~56d,较目前一般梅园观赏期可加长20~25d左右,从而大大提高梅园的观赏效益.  相似文献   
77.
对TV1草菇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上生长速度和生长势进行了比较与测定,同时对阳畦生料栽培TV1草菇内出菇时间,产量及子实体形态进行了观察与测定。结果表明TV1草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母种培养在与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和棉籽皮综合培养基;菌丝在34~38℃条件下生长最好;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7~8。阳畦栽培结果发现TV1草菇在棉籽皮培养料上生长快,耐高温,每百千克干料可产鲜菇40kg以上,子实  相似文献   
78.
采用增广NCⅡ设计,对高粱生育期遗传模型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高粱生育期的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基因的显性效应不明显.但上位性效应却比较明显;控制生育期的增效、减效等位基因在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分配比率,有极显著差异;生育期的遗传.增效等位基因即晚熟基因为显性.且这种显性为超显性。  相似文献   
79.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热力效应时空分布特征初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该文利用西双版纳雾凉季和干热季的气温和树表温观测资料 ,通过实测、对比方法 ,探讨了热带季雨林平均气温及其树表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通过对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 ,发现由于热带季节雨林受地方气候和森林结构影响 ,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受到太阳辐射影响的差异 ,导致气温和树表温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 ,在林冠附近 ,树冠表温和气温及温度日较差均呈现最大值 ,显示了林冠面具有较强的热力效应 ,且其效应在干热季显著 .在 12 :0 0— 16 :0 0 ,树冠附近空气与树冠表层间的热力传输 ,雾凉季树冠附近气温低于林冠表温 ,热量从树冠传向空气 ;而干热季则反之 ,树冠附近气温高于林冠表温 ,林冠从空气中获得热量 .林内的第二冠层上午和下午气温多高于树冠表温 ,中午前后气温低于树冠表温 ,并且干热季的温差的绝对值大于雾凉季 ;而在林内近地冠层热量多是由树冠传向近旁空气 ,显示了热力传输的时空多变特征 .热带季节雨林林内树表温和气温多呈现逆温分布 ;上午树表面为热源 ;中午则反之 ,多是空气为热源 ;而下午树表面与空气多处于热平衡状态 .热带季节雨林中热力作用复杂、多样 ,使得热力效应时空分布趋于多样化 ,导致小气候环境异质性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干旱山区不同季节山杏造林后的生长情况调查分析,得出:秋季山杏截干深栽造林成活率达92.7%,比春季栽植成活率提高1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