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113篇
农学   161篇
基础科学   47篇
  183篇
综合类   605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 观察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痰湿阻滞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氧化应激水平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82例痰湿阻滞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奥利司他胶囊,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肝脏脂肪含量(LFC)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ALT、AST、MDA及LF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血清SOD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痰湿阻滞型NAFLD患者保肝降酶及降低肝脏脂肪含量有较好的疗效,可能与其提高抗氧化及脂质代谢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2.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副产物75%以上用于动物饲料原料,因而,非常有必要开展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研究。肠道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健康对动物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转基因作物对肠道的非预期效应研究是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的热点。介绍了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的特殊性与必要性,分析了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在体内的潜在消解和转移规律,综述了转基因作物对畜禽肠道形态结构和微生态平衡非预期效应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王丽艳  荆瑞勇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1):108-109,113
N2O是仅次于CO2和CH4的第三种温室气体,改性尿素是减少农田N2O排放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室内瓶培养试验,研究几种改性尿素对旱田和稻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旱田土壤含水量较低(23%)时,NI(尿素 硝化抑制剂)的N2O减排效果最好,其次为FL(尿素 HQ DCD)。当旱田土壤含水量较高(34%)时,FL的N2O减排效果最好,其次为NI。当稻田土壤处于淹水状态时,MEI(包被尿素)的N2O减排效果最好,其次为FL。结果对农田选用优良改性尿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杰伟  张中保  陈亚娟  魏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250-4251,425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地增长,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对全球的经济、社会、环境起了重要的影响。中国作为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400万hm2的发展中大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同样对经济、社会和环境起重要作用。文中对中国转基因作业产业的现状及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强转基因作物研发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形成和完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转基因作物产业体系;强化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完善生物安全评价体系和转基因作物的科普工作。中国做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不仅能保障粮食安全,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55.
我国大豆产业面对国外大量涌入的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广大豆农无钱可赚、国产大豆加工企业没有利润空间的严峻形势,只有实施蓝海战略,才能突出重围,谋求新的发展,实现民族大豆产业的振兴。  相似文献   
56.
不同薄膜自发气调包装对西兰花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适合西兰花的自发气调包装材料,用0.02 mm的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薄膜对西兰花进行自发气调包装,5℃下贮藏30d。结果表明,3种自发气调包装处理不同程度地改善西兰花的保鲜效果。其中,BOPP包装的保鲜效果最好,贮藏30d仍有较高的质量属性和外观属性,叶绿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质均保持较高的水平,同时霉变率、切口褐变率、MDA和相对电导率处于最低水平。PP包装效果次之,PE包装效果较弱。因此,BOPP适宜作为采后西兰花的自发气调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57.
李忆 《广西农学报》2011,26(4):77-81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迅速发展,转基因作物食品大量涌向市场,由于其安全性没有定论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内外转基因作物食品基于核酸检测技术进行概述,着重介绍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转基因作物食品严格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纳米Fe3O4负载联合硝酸改性椰壳炭对Pb2+、Cd2+单一及复合溶液的吸附特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针对吸附剂的表面特性、投加量、溶液初始pH、吸附时间、重金属初始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应用等温吸附模型及吸附动力学模型对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3O4负载酸改性炭比表面积较未改性椰壳炭增加了221.03 m2·g-1,表面含氧官能团如O-H、C=O、C-O-C增加,芳香性增强,等电点提高至5.68。从经济效率角度考虑5 g·L-1为合理吸附剂用量,pH为5.0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在4 h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的拟合度更高,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吸附由快速外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作用,Pb2+、Cd2+的吸附分别更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纳米Fe3O4负载酸改性椰壳炭对Pb2+、Cd2+的最大吸附量(Qm)分别达42.54 mg·g-1和25.79 mg·g-1,为未改性椰壳炭的1.87倍和2.23倍,复合溶液中Pb2+、Cd2+Qm分别为单一溶液的65.16%和54.21%,这揭示了离子共存条件下的吸附竞争现象。研究表明,纳米Fe3O4负载联合硝酸改性提高了椰壳炭对Pb2+、Cd2+的吸附能力,且Pb2+的吸附性能及吸附竞争性优于Cd2+。  相似文献   
59.
通过检测除氮型改性凹凸棒土(Al@TCAP-N)和火山石的内部及周围水体有关氮、磷、有机物分解的酶活性和水质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对材料和水体中的细菌和真菌进行分析,以研究尾水处理系统初沉区中水质净化材料处理尾水营养盐的机制。结果表明,Al@TCAP-N和火山石能增加其周围水体微生物碱性磷酸酶(AKP)、硝酸盐还原酶(Nar)活性;火山石能在早期(0~6 h)提高其内部有机磷水解酶(OPH)、氨单加氧酶(AMO)的活性;Al@TCAP-N能在后期(36~48 h)增加其内部脱氢酶(DHO)的活性;净化材料相互对比发现,火山石内部的酶活性整体高于Al@TCAP-N内部的酶活性;本试验表明水质处理最佳时间为36 h,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22.61%、9.52%和22.16%。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通过Al@TCAP-N的吸附和火山石负载的微生物的双重作用降低水中营养盐的含量。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变形菌门(Protep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分别是材料表面微生物细菌和真菌中的主要门类。火山石能在净化初期促进有机磷化合物分解和硝态氮(NO3--N)转化为亚硝态氮(NO2--N),Al@TCAP-N在净化后期促进有机物的分解。Al@TCAP-N和火山石能促进水体中含磷化合物的分解和氮的转化。  相似文献   
60.
制备了邻菲口罗啉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在含噻吩甲酰三氟丙酮的HAc-NaAc体系中,Co(Ⅱ)离子经化学富集在电极表面上形成三元络合物.采用2.5次微分伏安法测定痕量Co(Ⅱ)离子.Co(Ⅱ)浓度在8.0×10-9~7.0×10-7mol·L-1范围内与阳极溶出峰峰高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2×10-9mol·L-1.电极用于水样中钴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