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7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41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24篇
  246篇
综合类   735篇
农作物   100篇
水产渔业   278篇
畜牧兽医   475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63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育种目标、技术路线、选育原理和选育过程等方面总结了临稻16号粳稻育种实践、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以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为育种目标,以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为重点,采用亲本改良、多元复交创造变异为手段,扩大和丰富遗传背景,应用多点异地生态选择、穿梭育种和系统选育等方法,合理选配亲本材料,塑造理想株型,优化产量构成因子,导入优质、抗病基因,研究选育出临稻16号粳稻新品种。多年实践证明,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特点,适宜在鲁南、鲁西南及黄淮稻区作麦茬稻和夏直播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2.
副猪嗜血杆菌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定量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PS)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16 S rRNA基因序列,选择其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建立快速定量检测副猪嗜血杆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评价了其特异性和稳定性。[结果]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最低检测限是50拷贝/μl,重复性好,变异系数均小于2%。该方法特异性强,只能检测副猪嗜血杆菌,不能检测到猪链球菌2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DH5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采用该方法对10份临床疑似HPS感染样本进行检测,其结果与细菌分离培养和常规PCR的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快速、灵敏、特异、重复性高,可用于HPS感染的临床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3.
对分离自葛藤(Pueraria lobata L.)根际的一株高效溶磷细菌GTR15进行促生特性、主要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TR15的HD/CD值(溶磷圈直径HD,菌落直径CD)为2.22,28℃液体振荡培养7 d后对磷酸钙的溶解量为138.72 mg.L-1,分泌IAA(3-吲哚乙酸)及有机酸量分别为14.44 mg.L-1、46.00 mmol.L-1。菌株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细胞短杆状;淀粉水解、吲哚、V-P(二乙酰试验)、苯丙氨酸脱氨酶、明胶液化及M-R(甲基红)试验呈阴性;柠檬酸盐、过氧化氢酶、硫化氢及硝酸盐还原等试验呈阳性,结合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初步鉴定为肠杆菌(Enterobacter sp.)。该菌株在研制高效微生物磷肥接种剂方面可能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74.
桃红叶植原体检测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表现红叶的桃植株进行植原体16SrRNA基因PCR扩增,得到1.2kb的特异片段.将此片段与pGEM 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茵DH5α感受态细胞中.通过酶切、PCR鉴定,对筛选得到的重组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及同源性比较分析,确定该株系属于翠菊黄化植原体组(Aster yellows group,16SrI).在国内首次报道了翠菊黄化组中的植原体侵染桃树.  相似文献   
75.
草甘膦高抗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采自新疆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草甘膦抗性菌株P23,该菌株能够耐受200 mmol/L的草甘膦,可在最高含350 mmol/L草甘膦的培养基中生长。在草甘膦浓度为100~200 mmol/L之间时,菌株生长迅速,最适pH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37℃,具有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抗性。用16S rDNA通用引物,经PCR扩增、测序得到P23的16S rDNA序列,该序列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FJ374126。在NCBI中经BLAST后发现与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达到99%。结合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鉴定结果将菌株命名为人苍白杆菌P23(Ochrobactrum anthropi P23)。  相似文献   
76.
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鉴定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方法]从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中分离、筛选10株典型放线菌菌株,提取基因组DNA,进行16S rDNA PCR扩增与测序,并构建进化树.[结果]通过Blast比对,10株放线菌属于2个属,其中8株为链霉菌属(80%),2株为拟诺卡氏菌属(20%).[结论]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蕴减着种类丰富的放线菌.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dentify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Actinomycetes from Mangrove forest in Beihai,Guangxi Province.[Method]10 strains of typical Actinomycetes were isolated from Mangrove forest soil,and the Actinomycetes genomic DNA was successful extracted.16S rDNA was amplified by PCR and sequenced by Sanger dideoxy sequencing method.[Rcsult]All the sequences were blasted in genbank,eight strains belonged to the genus of Streptomyces (80%),and two strains belonged to the genus of Nocardiopsis (20%).[Coacluslon]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Actinomycetes species in Mangrove forest soil samples in Beihai,Guangxi Province.  相似文献   
77.
从苹果树木质部中分离到1株内生拮抗细菌G23,为明确其分类地位及抑菌活性,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分类地位进行鉴定,并对其发酵液进行过滤及高温处理,分析其抗菌物质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发酵滤液对所测8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在63.4%~87.5%之间,发酵液经高温处理后活性降低,对8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在57.4%~79.6%,因此推测该菌株可能分泌多种拮抗物质,包括对热不敏感的抗生素类,也包括对高温敏感的肽类及蛋白酶类。  相似文献   
78.
李分龙  陈庆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135-10138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荞麦的简单易行的染色体原位PCR技术。[方法]采用16S套式引物、4.5S套式引物与psbA引物,以栽培甜荞为材料,进行染色体原位PCR、原位套式PCR与多次原位PCR试验。[结果]高温干燥可以起到与包埋类似的作用;染色体的原位套式PCR效果比原位PCR明显,多次原位PCR次数为5-6效果较佳。16S引物和4.5S引物均显示了4对信号,但位置不同;而psbA引物是单拷贝的,仅显示出1对信号。根据这些信号的位置差异可以区分普通荞麦的5对染色体。[结论]所使用的荞麦染色体原位PCR技术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9.
通过平板对峙法从香草兰根际微生物中筛选出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香草兰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和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均有良好抑制效果的生防菌10株。通过16S rD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中7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2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s),1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 methylotrophicus)。提取脂肽类化合物进行抑菌分析,发现10株生防菌脂肽类提取物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菌和香草兰疫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4株的脂肽类粗提物对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对其中2个菌株脂肽类粗提物进行MALDI-TOF/TOF-MS检测,发现菌株 VX2R11 产生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和伊枯草素A(IturinA)2种脂肽类化合物,菌株 VX2S02 仅产生伊枯草素A,推测产生伊枯草素A是菌株VX2R11和VX2S02拮抗香草兰根(茎)腐病菌和疫病菌重要机制;产生表面活性素是菌株VX2R11拮抗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菌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0.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细菌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轮作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了探讨小麦和玉米轮作对土壤细菌的影响,采用传统PCR克隆文库构建、克隆测序并结合EzBioCloud细菌分类鉴定,对河南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农田土壤细菌的菌群结构变化及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33.73%)和拟杆菌门(31.50%)细菌是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中最主要的优势菌群,其次为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等。在小麦和玉米生长期内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明显高于二者的间隔期;玉米生长期间细菌菌群丰度和物种多样性更高。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在土壤中担负不同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