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49篇
  免费   941篇
  国内免费   1706篇
林业   1936篇
农学   1590篇
基础科学   1133篇
  2402篇
综合类   8452篇
农作物   1304篇
水产渔业   498篇
畜牧兽医   1736篇
园艺   658篇
植物保护   987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17篇
  2022年   827篇
  2021年   840篇
  2020年   775篇
  2019年   912篇
  2018年   570篇
  2017年   936篇
  2016年   1122篇
  2015年   939篇
  2014年   1226篇
  2013年   1071篇
  2012年   1556篇
  2011年   1484篇
  2010年   1186篇
  2009年   1110篇
  2008年   873篇
  2007年   930篇
  2006年   711篇
  2005年   582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连续施肥对毛竹林生长特征及生物量空间构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永安市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施肥时间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为研究对象,对不施肥(林分Ⅰ)、施肥5a(林分Ⅱ)、施肥13a(林分Ⅲ)毛竹林的生长特征和生物量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毛竹林分的生物量,3种林分生物量的排列顺序为林分Ⅱ>林分Ⅲ>林分Ⅰ,分别为101347 8,91376 0和60.697 0 t·hm-2.长时间施肥林分竹秆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比例有下降趋势,而枝、叶、根、蔸所占比例有上升的趋势.竹材主要的经济组分为竹秆,竹秆所占生物量比例下降,可能降低施肥的经济增益.灌木层生物量的排列顺序为林分Ⅲ>林分Ⅰ>林分Ⅱ,分别为1 643.37,1 543.70和389.35 kg·hm-2,其中灌木枝和叶生物量与灌木层生物量比例的排列顺序为林分Ⅲ>林分Ⅰ>林分Ⅱ,根生物量所占比例的排列顺序为林分Ⅱ>林分Ⅰ>林分Ⅲ,长期施肥可以增加枝、叶生物量比例,降低根的生物量比例.草本层叶生物量比例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草根生物量所占比例呈升高趋势.林分林分Ⅰ,林分Ⅱ和林分Ⅲ的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3.79,4.07和6.64 t·hm-2,施肥可以增加林分凋落物量,可能和施肥提高了毛竹林生产力有关.  相似文献   
902.
为了更好地推广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根据超级稻的特征特性,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南平市延平区推广的超级稻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适宜和适应性强的超级稻品种、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精量施肥、病虫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903.
为了利用杜鹃花的生理生态特性高效率地建设深圳梧桐山风景区的"十里杜鹃"景点,研究了该景区引种栽培的毛棉杜鹃、华丽杜鹃、映山红的光合特性参数。结果表明:毛棉杜鹃的净光合速率(Pn)为双峰曲线,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华丽杜鹃和映山红的Pn是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毛棉杜鹃、华丽杜鹃、映山红。3种杜鹃的蒸腾速率(Tr)均为单峰曲线,华丽杜鹃的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摩尔分数显著高于毛棉杜鹃和映山红。在水分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方面,毛棉杜鹃显著高于华丽杜鹃和映山红。因此,毛棉杜鹃可作为上述景点建设的优先选择种。  相似文献   
904.
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自动观测气象站连续气象观测资料,以农田气象资料为对照,初步分析了次生林小气候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对小气候存在明显影响。林内太阳辐射、平均气温和风速相对林外均明显偏低,而相对湿度林内显著大于林外。林内同林外比,太阳辐射年平均降低40.6%,气温偏低0.3℃-5.3℃,相对湿度偏高0.9%-11.4%;风速平均降低0.57 m/s。林内各气象因子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林外,次生林对各气象因子影响明显。各气象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林内外温度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905.
基于MATLAB编写的程序能够对水稻种子图像进行分析,提取出种子的几何特征。将拍摄的水稻种子图像,读入程序以后,进行类型转换、顶帽变换、灰度开运算等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接着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图像、标注连通区、画出最小外接矩、提取几何特征、输出数据等。实现了数据自动化检测统计,为自动化考种、品质分析等提供参考,丰富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06.
2008—2011年,采用样带和样地调查方法,对东大河林区的森林植被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查到4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7个植被亚型和16个群系;从森林植被类型、经向和纬向地带性、垂直变化、森林植被结构4个方面探讨了东大河林区森林植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7.
韦家少  吴炳孙  何鹏  吴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62-13864
概述了我国橡胶树胶木兼优品系选育种的过程以及对橡胶木兼优品系的生长量、产量、营养特性、抗寒性等方面的研究。为加快我国胶木兼优品种的研究进程和促进胶木兼优品种在我国橡胶产业中的推广力度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08.
2种忍冬致病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忍冬根腐病的发生规律,以从忍冬根腐病株病根分离到的2种致病镰刀菌菌株FQ3(Fusarium solani species complex)、FQ4(Fusarium incarnatum-equiseti species complex)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FQ3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产孢温度为35℃,最适生长pH值为9,最适产孢pH值为7~10,全黑暗条件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乳糖和甘氨酸,产孢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硝酸钠;菌株FQ4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产孢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值为7~10,最适产孢pH值为9,半光照条件有利于其生长和产孢,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酵母,产孢最适碳氮源分别为果糖和酵母。除温度处理外,菌株FQ3在所有参试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及产孢量均明显高于菌株FQ4。  相似文献   
909.
[目的]考察酪酸菌CB-7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对菌株的耐酸、耐胆盐、耐高温性能及其对动物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对肠道有益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粪链球菌生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酪酸菌CB-7在pH值为3.0的培养基中37℃培养4 h后,存活率达90.0%;在含0.3%牛胆盐的培养基中37℃培养4 h后,存活率达到91.8%;经90℃水浴处理10 min、100℃水浴处理5 min后,存活率均在90.0%以上;对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提取物可显著促进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粪链球菌的生长。[结论]酪酸菌CB-7具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盐和耐高温性能,对肠道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可显著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因此是一株性能优良的饲用菌株。  相似文献   
910.
28条环太湖河流沉积物氮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测定了太湖流域不同污染控制区中28条主要环湖河流河口处表层0~10cm沉积物中氨氮(NH3-N)、硝氮(NO-3-N)、有机氮(Org-N)及总氮(TN)含量,揭示氮的空间分布并分析各形态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环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TN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污染控制区>北部区>湖西区>浙西污染控制区,平均958.70mg.kg-1,且以东部污染控制区中吴溇河口最高,污染最重。NH3-N含量远高于NO-3-N,平均200.29mg.kg-1;Org-N含量及分布与TN相似,平均758.40mg.kg-1,占TN的39.27%~95.12%。NH3-N是可交换态氮(EN)的主要存在形式,Org-N是沉积物中氮的主导形态,沉积物中TN只有极少部分在成岩过程中发生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