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30篇
  免费   1446篇
  国内免费   2179篇
林业   3745篇
农学   1576篇
基础科学   2751篇
  2933篇
综合类   10612篇
农作物   1107篇
水产渔业   462篇
畜牧兽医   1937篇
园艺   715篇
植物保护   3617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708篇
  2021年   843篇
  2020年   877篇
  2019年   963篇
  2018年   528篇
  2017年   798篇
  2016年   1114篇
  2015年   954篇
  2014年   1465篇
  2013年   1378篇
  2012年   1931篇
  2011年   2053篇
  2010年   1527篇
  2009年   1661篇
  2008年   1391篇
  2007年   1602篇
  2006年   1348篇
  2005年   1061篇
  2004年   938篇
  2003年   841篇
  2002年   651篇
  2001年   640篇
  2000年   525篇
  1999年   468篇
  1998年   366篇
  1997年   366篇
  1996年   294篇
  1995年   291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姬静华  马伟  钟裕  胡飞 《植物保护》2016,42(3):115-122
在实验室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大蒜植株、蒜瓣(鳞茎)和大蒜素对福寿螺和水稻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植株、蒜瓣中的大蒜素对福寿螺均具有致死效果,大蒜素只是大蒜植株和蒜瓣中致福寿螺死亡的物质之一。福寿螺在大蒜素溶液中出现逃逸现象,在0.025和0.012 5g/mL浓度下全部逃逸,而在0.05g/mL浓度下逃逸率仅为60%,死亡率达40%。福寿螺在大蒜种植密度为9、14、18株/盆时,含有大蒜根分泌物的盆中均出现逃逸现象,密度越大逃逸越快,数量越多,而在大蒜植株混入土壤的盆中,密度为9株/盆中的福寿螺全部逃逸,密度为14、18株/盆中则只有部分逃逸,没有逃逸的福寿螺出现死亡或失去取食能力。试验浓度下的大蒜素溶液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小,0.012 5g/mL的大蒜素溶液对水稻还有促进作用。在种植不同密度大蒜的盆中,仅混合大蒜植株,密度为18株/盆的处理中水稻的分蘖数有显著的减少(P0.05),其他无论是含有根分泌物还是混合大蒜植株的盆中,水稻生长均未受到不利的影响。表明大蒜植株和蒜瓣中的大蒜素对福寿螺具有抑制取食为害、甚至毒杀的效果,在对福寿螺有效的浓度下对水稻苗的生长没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2.
Biological control is an efficient pest control method but there are still limitations that are hindering its wider adoption. Genetic improvement of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BCAs) can help to overcome these constraints, but the choice of key attributes for better performance that need to be selected is still an open question.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suggested but the harsh reality is that selective breeding of BCAs has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 but resulted in very little progress. Identifying the appropriate traits to be prioritized may be the first step to reverse this situation. In our opinion, the best way is to look at the factors limiting the performance of key BCAs, especially generalist predators (pesticide compatibility, prey‐density dependence, non‐suitable crops, and extre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according to these challenges, to choose the attributes that would allow BCAs to overcome those limitations. The benefits of selection for higher resistance to toxins, whether artificially applied (pesticides) or plant produced (plant defenses); increased fitness when feeding on non‐prey food (supplemented or plant‐derived); and better adaptation to extrem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re discussed. In conclusion, genetic improvement of BCAs can bring about new opportunities to biocontrol industry and users to enhance biocontrol resilience. © 2020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93.
O3对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与大田试验,明确O3对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病害发生初期,用O3发生器隔天施放O3,每天施放3次,每次40min,间隔20min,O3浓度维持约1mg/kg,施放后7天,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及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63.4%、53.6%、68.7%和65.0%。室内施放O3 60s,间隔20min,持续12h,对温室白粉虱、南美斑潜蝇成虫杀伤力为100%。O3对黄瓜植株安全,但随着黄瓜生育期的推进,对O3的忍受能力依次减弱。苗期忍耐O3最大浓度为1~2mg/kg,结果期0.4~1mg/kg,后期0.2~0.4mg/kg。O3防治黄瓜病虫害新技术具有安全、有效、方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尤其在黄瓜定植前对棚室进行大剂量消毒,可不留死角,且有效地解决了硫磺等药物消毒所造成棚内一些设施的破坏及对生态环境污染的难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4.
为了筛选防控甘蔗梢腐病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及精准施药技术, 为甘蔗梢腐病精准高效防控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支撑, 选用多菌灵、苯菌灵、百菌清、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6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生产示范验证。结果表明, 3个配方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 500 g/hm2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600 mL/hm2分别与磷酸二氢钾2 400 g/hm2和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复配后对甘蔗梢腐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其病株率均在8.62%以下, 防效均达90.73%以上, 较空白对照甘蔗实测产量平均增加15 489 kg/hm2以上, 糖分增加1.8%以上, 每公顷用药成本仅270元。本研究显示3个配方药剂是防控甘蔗梢腐病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 可在7月-8月发病初期人工和无人机飞防叶面喷施、7~10 d喷1次, 连喷2次, 可有效控制甘蔗梢腐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5.
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 LeSage是入侵恶性豚草的天敌。参照前人对叶甲类半人工饲料的研究配方,采用19因子混水平正交试验L32(45×216),初步筛选出适合广聚萤叶甲成虫和幼虫的半人工饲料配方,筛选出影响广聚萤叶甲成虫寿命的8种关键成分:麦胚、10%KOH、葡萄糖、尼泊金、豚草叶粉、琼脂、胆固醇、大豆油;影响广聚萤叶甲2龄幼虫发育的8种关键成分是:燕麦片、琼脂、麦胚、葡萄糖、氯化胆碱、10%KOH、蒸馏水、大豆油。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制广聚萤叶甲人工饲料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6.
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华东和华北地区分别发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后来都分别发生了2次大流行,同时都以病害防治为目标分别开展了研究,探明了当地病害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防病效果.80年代以来,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报道仅限于华东地区局部地市,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涉及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13个省市.根据各地对两病病原形态、寄主及症状、介体昆虫及传病特性等方面相似性的报道,提出了我国玉米粗缩病与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异同性问题.经近10年来对两病用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比较鉴定,证明我国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同属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同时基本探明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浙江杂交稻区和华北玉米区的再次流行成灾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流行危害.  相似文献   
197.
草地贪夜蛾防治药剂田间试验示范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几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氯虫苯甲酰胺、氟铃·茚虫威、甲维·高氯氟、乙基多杀菌素、乙多·甲氧虫、虱螨脲、阿维·氯苯酰、氯虫·高氯氟、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9种药剂进行了玉米和马铃薯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9种药剂对两种作物上草地贪夜蛾幼虫均有一定毒杀作用,乙多·甲氧虫、乙基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可作为应急防控的首选药剂,氯虫·高氯氟、阿维·氯苯酰和甲维·高氯氟可作为应急防控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8.
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已成为农业防治植物病害的一大难题,目前急需发展新的防治策略。群体感应 (quorum sensing, QS) 是一种微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的依赖于菌体密度的沟通协调机制,控制着细菌的生长、增殖、致病性、生物被膜形成及相关群体活动行为。群体感应抑制剂在抑制细菌毒性基因表达时不会对细菌生长产生压力,从而避免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这一新颖的抑菌机制使其在开发新型农药方面有很大潜力。本文着重介绍了细菌群体感应机制、天然的及合成的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种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9.
由昆虫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神经肽类激素 ,咽侧体活化激素 (allatotropin ,AT)和咽侧体抑制激素 (al latostatin ,AS) ,分别刺激或抑制咽侧体的保幼激素的生物合成 ,从而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利用昆虫神经内分泌的失调 ,使其体内激素水平失调 ,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0.
为明确田间水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主要寄生性天敌索线虫科线虫的寄生动态及防控效果,于2013—2015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通过田间调查和线虫罩笼法研究了索线虫科线虫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寄生动态以及优势种长沙多索线虫Agamermis changshaensis Bao,Luo et Luo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长沙市,索线虫科线虫寄生白背飞虱始见期为6月底至7月初,1个月后出现高峰期,基本与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同步;对褐飞虱寄生高峰期早稻多发生在7月中下旬,而晚稻在8月底至9月中旬。索线虫科线虫对白背飞虱雌虫、高龄若虫和雄虫最高寄生率分别为16.95%、14.81%和7.69%;而对褐飞虱雌虫、高龄若虫和雄虫最高寄生率分别为43.33%、20.93%和11.63%。2014年和2015年罩笼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45 d长沙多索线虫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分别为36.11%和33.19%。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多索线虫可以作为水稻稻飞虱绿色防控的一种重要辅助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