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1篇
  45篇
综合类   42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和部分阅读现象,提出了发挥图书馆导读教育功能,正确指导大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542.
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对提高儿童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国外儿童阅读推广的一些做法,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的作用,结合丰南图书馆的实践,探讨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43.
利用乳酸乳杆菌选择性培养基SL,从鲜牛奶中分离一株携带两个天然质粒的副干酪乳杆菌MA3。通过寻找的ScaI对未知小质粒pMA3进行酶切,产物连接载体pBK-CMV进行测序,全序列为5089bp,G+C含量为39.54%。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质粒pMA3,该质粒编码四个开放阅读框,其中Rep3是复制起始蛋白,根据复制蛋白的同源性及其基因上游的连续正向重复序列证明pMA3属于pUCL-287 θ-复制型质粒,该质粒GenBank登陆号为EU255257。该质粒的发现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级乳酸乳杆菌表达载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4.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随之改变,“数字阅读”对公众的影响越发深入。就数字阅读的优势,数字图书馆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等作了详细研究,由此构设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45.
对安徽大学在校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在校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如何引导大学生读者进行有益阅读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激发大学生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成效,安徽大学图书馆将情景体验引入经典阅读推广实践,做出有益尝试。主要形式包括读者参与图书馆宣传、读者参与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学生主讲文典沙龙、各类读者参与竞赛及征文活动等。将情景体验引入经典阅读推广,有效吸引了更多的学生读者走进图书馆,显著提升了经典图书借阅率,打造了品牌活动并重塑图书馆形象,广受业界好评并屡创佳绩。  相似文献   
546.
新时代耕读教育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保障。目前国内耕读教育研究处在起步期,相关研究有亟待完善深化之处,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有待深入挖掘,研究方法实证性有待加强,涉及对象有待进一步拓宽。今后应深化理论研究,为新时代耕读教育提供内容滋养;提升问题意识,加强实证研究;加强系统观念,拓宽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547.
赵轶洁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8):160-164
学术英语阅读能力是农业科技人员获取信息的根本能力之一,是中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议题,也是农科研究生英语学习的首要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农科研究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的质量与效率,本研究提出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教学指导思想、“体裁教学法”为课程组织框架、“阅读圈”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方式的农业学术英语阅读课程实施框架,并应用于硕士生学术英语阅读课教学。结果显示,接受该课程教学的学生在英文摘要的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上有明显进步。该教学框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学术英语阅读的体裁意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的速度与能力,建立学生学术团体的身份与认知。是当前学术英语教学中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48.
从实践出发,记叙了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农业、生物图书阅览室服务创新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49.
Urbanization introduces uncertainties to the biodiversity of plant communities. The perception of biodiversity can be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but direct evidence is still insufficient.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data about plant biodiversity assessments from studies on urban forests in the literature of China’s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Records of the species amount, Shannon index, and Simpson index were extracted from 49 urban forest parks in 13 cities across mainland China from 2018 to 2021. A total of 1938 facial photos were obtained from microblogs with check-in locations at these parks in the Sina Microblog in 2020. Happy, sad, and neutral emotions and positive response index (PRI; happy minus sad) were rated and mapped for spatial distributions. The amount of species was distributed as a heterogeneous pattern for all plant types, and biodiversity was higher in the northern regions (e.g., ~55% in Qingdao and over 50% in Taiyuan) than in southern citie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e.g., ~35% in Huaihua and Changsha). Trees did not account for the association of biodiversity with emotional expressions. Smiles were elicited mostly in parks with more diverse shrubs (Shannon index: R=0.4335; P = 0.0029) and herbs (R=0.6162; P = 0.0008). Females showed more smiles than males (47% vs. 32%, respectively; F=39.15, P < 0.0001), and happy emotions tended to be higher in older visitors (senior vs. younger: 58% vs. 43%, respectively; F=2.72, P = 0.0280). Overall, we recommend visiting parks in northern cities of China for the benefit of evoking positive emotions through experiencing abundant undergrowth species. Female visitors would benefit more than males in the promotion of mental well-being by perceiving diverse shrubs and herbs in urban forest parks.  相似文献   
550.
【目的】研究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广西毒株分子遗传特征,以期了解、掌握DTMUV广西毒株流行新特点,为及时调整、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集2019-2021年广西各地的鸭组织病料,采用已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DTMUV,根据毒株检测年限和来源地选取部分阳性样品进行DTMUV全序列扩增及测序,并进行序列相似性、重要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系统发育、全序列重组及遗传进化速率分析。【结果】共获得8株DTMUV全序列,基因组全长为10 992 bp,为广西毒株。广西毒株之间开放阅读框(ORF)及ENS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9%~99.8%、97.0%~99.9%和97.8%~99.9%,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1%~99.9%、99.0%~100%和99.3%~99.9%;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6.4%~99.3%、85.8%~99.5%和87.1%~99.2%,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6.0%~99.8%、94.8%~100%和97.5%~99.9%,且与水禽源TMUV相似性高于其他宿主源。与疫苗株FX2010相比,DTMUV广西毒株E蛋白共有11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其中第43、150、153、326、403、464及487位为广西毒株独特的氨基酸突变。ORF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西毒株均分布于2.1亚群,而源自广西的GX2011和GX2015株隶属于2.2亚群,表明DTMUV广西流行毒株进化趋势不完全一致;ENS5基因系统发育趋势与ORF相似。重组分析结果表明,GXBH01-2019、GXZS02-2020、ziYY150901及HB2016株检测有重组信号。ENS5基因的遗传进化速率估算分别为1.31×10-3和1.30×10-3替换/(位点·年),表明二者进化较为同步。【结论】当前DTMUV广西流行毒株表现为与主要流行毒株亲缘性较近,E蛋白发生特有氨基酸突变,进化趋势不一致,存在重组现象等分子特征,结果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