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13篇 |
免费 | 336篇 |
国内免费 | 8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03篇 |
农学 | 173篇 |
基础科学 | 132篇 |
969篇 | |
综合类 | 2486篇 |
农作物 | 54篇 |
水产渔业 | 17篇 |
畜牧兽医 | 99篇 |
园艺 | 65篇 |
植物保护 | 13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06篇 |
2023年 | 143篇 |
2022年 | 157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103篇 |
2019年 | 152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248篇 |
2016年 | 306篇 |
2015年 | 253篇 |
2014年 | 340篇 |
2013年 | 378篇 |
2012年 | 446篇 |
2011年 | 435篇 |
2010年 | 372篇 |
2009年 | 348篇 |
2008年 | 304篇 |
2007年 | 261篇 |
2006年 | 150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分析了建立家禽无公害饲养技术规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家禽养殖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无公害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2.
定西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定西市1998-2007年10 a间土地利用及其动态变化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贡献率、变化强度指数和变化速度以及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对这10 a间土地利用结构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10 a来,定西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耕地、未利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逐年外流,其中耕地每年外流的幅度最大;林地、居民点、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迅速增加,其中林地每年的增加幅度最大;园地和牧草地的变化不明显.据此认为,定西市在今后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应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防止耕地数量减少,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保持现有林地,适当供应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93.
黄山市国际旅游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相对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来说其国际化水平与所拥有的世界级资源禀赋明显不相称。借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较成熟的位序规模分布理论,研究了黄山市的国际旅游市场规模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黄山市的国际旅游市场规模结构符合位序规模特征,规模分布呈现较稳定的单分形结构;空间形态呈现不规则的帕累托分布模式。根据旅游市场规模和位序变化关系,可将黄山市国际旅游市场分成平稳发展型、波动发展型、加速发展型和减速发展型四种类型。最后,分析了黄山市国际旅游市场规模演化特征的四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4.
新疆奎屯市区共有木本植物122种,隶属于29科55属,裸子植物3科6属8种,被子植物26科49属114种;其区系特征为单种属多,地理成分复杂,具有非常明显的温带性质。温带性质分布科占非世界分布科的59.1%,温带分布属占非世界属的75.0%。 相似文献
95.
农业用水及其生态社会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建立了农业用水水资源城市人口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探讨了农业用水的生态效应和有关稳定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城市人口 农业用水三者之间关系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盲目、超规模的农业用水将使城市城镇化抑或城镇农村化;稳定的城市人口与农作物生物总量成线性关系,低灌溉效率下农业用水的增加非但不能使农业增产,还将导致农作物生物总量的减少和城市规模的减小;为达到增加农业用水时既可使农业增产,又支持城市扩大的目的,惟一途径是提高农业灌溉效率 相似文献
96.
基于成都市1998~2008年统计数据,运用生态足迹法、生态承载力以及GIS空间分析法,从时空两个尺度对成都市这10年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据此对2009~2019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8年成都市土地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数值逐年升高,区域差异显著;在其所辖的9区4市6县中,中心城区生态赤字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生态赤字增幅以双流县、崇州市、青羊区最为显著,且高生态赤字区域在空间上呈现扇状分布;成都市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处于非持续发展状态且生态足迹数值在空间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97.
阜阳市霜冻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防御和减轻霜冻灾害对阜阳市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合理开展农业气候区划提供可靠依据,利用阜阳市1953—2014年62年整编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阜阳市霜冻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初霜冻主要集中在10 月下旬—11 月中旬,占总次数的90%,终霜冻主要集中在3月中旬—4 月上旬,占总次数的77%。(2)平均初霜冻日为11 月2 日、终霜冻日为3 月26 日,无霜冻期为222天。(3)终霜冻出现异常较初霜冻频率高,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初霜冻未出现异常偏早和偏晚,21世纪以来终霜冻异常增多。(4)初霜冻整体变化趋势不明显,未发生气候突变。终霜冻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气候突变呈提前趋势。无霜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气候突变呈延长趋势。 相似文献
98.
99.
从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等3个方面选择10个指标构建佳木斯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2年黑龙江省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研究区6县(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研究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及指标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佳木斯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富锦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其次是抚远、同江、汤原,其余地区仍处于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不同评价指标数值在地区间起伏较大,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及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与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0.
烟台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水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烟台市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选取了7类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烟台市所包括的13个县区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综合分析该评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从总体来看,烟台市的水资源和人口、经济、耕地以及生态环境等不协调,水资源是其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2)烟台的莱山区、开发区、龙口市、莱州市、招远市、长岛县等6个区县的水资源和区域发展不相匹配,水资源支撑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继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对烟台市的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