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4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257篇
基础科学   63篇
  681篇
综合类   1155篇
农作物   283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51.
测试了有机硫熏蒸剂大扫灭(Dazomet)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Wall.)根围几种主要病原生物:线虫、细菌和真菌的最低灭生浓度(MBC值)分别为≥7.8、≥31.2和≥125μg/mL。4种主要病原真菌:立枯病丝核菌(Rhizoctoni solani)、根腐病菌毁坏柱孢霉(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t)、镰孢霉(Fusariumspp.)和黑斑病交链孢(Alternaria tenus)的MBC值分别为≥31.2、≥62.5、≥125和≥125μg/mL。钾-威百(K-Vapam)对线虫、细菌和病原真菌的灭生活性与Dazomet相当。连作三七田播种前和移苗前用98%大扫灭粉粒剂20~40 g/m2和35%钾-威百液剂30~50 mL/m2进行耕作层土壤熏蒸处理,对三七出苗和成苗率无显著影响;杂草和线虫发生量比对照分别减少90%~95%。播前处理比对照苗病发生率降低45.0%~82.5%,移苗前处理苗病发生率降低35.0%~50.0%。适当充足的土壤含水量、适时彻底的土壤毒气排除对提高药效和避免残毒对后茬药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52.
1987~1988两年在杭州采用莲鞭扦插法代替传统的种藕繁殖,结果表明,莲鞭扦插具有下列优点:1.节约种藕.扩大繁殖系数.加速良种繁育.2.提高藕田复种指数,3.延长嫩藕上市时间.4.所结的藕体大小比较均匀,适宜作种藕.  相似文献   
253.
直接施用秸秆增产作用的定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2002年进行了直接使用秸秆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呈线性关系(R2**≥0·85);在0~9000kg/hm2秸秆用量范围内,粮食产量随秸秆用量加大而增加,平均增产0·0747kg/(hm2·kg);化肥施用量和粮食产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R2**≥0·99),配施秸秆可以提高施用化肥时的最高粮食产量或者降低达到最高产量时的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254.
麦棉两熟共生期对棉苗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淮棉区主要麦棉两熟种植方式(3∶1和3∶2 式)共生期遮荫对棉苗叶片光合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棉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随叶位升高呈单峰曲线变化,其峰值叶位相同,变化趋势随遮荫程度增大而降低。与 3∶1式比较,3∶2式棉苗基部叶片叶绿素降解慢,叶绿素a/b 值增大,暗呼吸作用增强,其相应叶片有效捕捉光能的能力和生理活性提高。共生期遮荫降低了功能叶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CO 饱和点,可提高叶片在较低光2强条件下对光能的捕捉能力,利于光合作用进行。与常规棉比较,麦棉共生期3∶2式遮荫对棉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55.
稻田水旱轮作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稻田水旱轮作研究表明 :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 ,培肥了地力 ,改善了稻米品质。水旱轮作中综合效益表现最好的是轮作方式 1(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紫云英—早稻—晚玉米→紫云英—早玉米—晚稻 ) ;其次为轮作方式 2 (紫云英—早稻—晚玉米→紫云英—早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 ) ;再次为轮作方式 3(紫云英—早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紫云英—早稻—晚玉米 ) ;而连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56.
双季抛栽稻高产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将增加穗肥比重、提早晒田和喷施GA33项技术组装成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应用于双季抛栽稻的大田调控 ,对抛栽稻的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常规栽培技术比较 ,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能控制无效分蘖的生长 ,降低最高苗数 ,提高成穗率 ;增加中后期特别是抽穗后的干物质生产 ,提高总干物重及其在穗部的分配比例 ;增加中后期的养分吸收量和总吸收量 ;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 ,增加每穗粒数和结实率 ,最终提高产量 ,早、晚稻分别增产 1 5.0 0 %和 2 0 .62 %。  相似文献   
257.
本文根据土壤pH值与作物宜种度的相关系数及回归系数,拟定了蔬菜作物的耐酸类型及指标。在重庆电厂周围,SO_2浓度与土壤pH值及土壤的作物宜种度呈显著性相关的梯度分布,酸性排放物是其周围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该地土壤对蔬菜作物宜种度的下降,是土壤酸化所致。  相似文献   
258.
针对安徽省水稻产量结构的薄弱环节与主要技术障碍,提出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路线.以此路线为纲,拟订“模式表”,选定供试栽培技术因子,多点同步进行“模式表”应用验证和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供试因子零水平与其它栽培条件力求与“模式表”保持一致.试验数据经统计分析求得“回归数模”,模拟选优并参考示范验证结果修订“模式表”.“栽培技术路线指明了主要栽培技术目标和措施;在供试5项栽培措施方面“回归数模”可以指导“模式表”的灵活应用;按“模式表”栽培既可以确保“技术路线”的具体实施,又可以为“回归数模”的应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59.
苏南地区几种种植方式的生态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与资料调查,研究了苏南地区九种典型种植方式,从产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能量、蛋白质产出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分析了苏南地区种植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内在原因,提出优化种植制度以增强种植业自身经济活力问题,并推荐了两种效益较好、技术可行的实用种植方式。文章还探讨了以“征购当量”作为指标来衡量种植业对满足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性要求问题。  相似文献   
260.
有机肥对连作大豆根腐病、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减轻连作大豆引起的产量下降,于1995年开始在连作大豆条件下,应用不同有机肥(猪粪、鸡粪、羊粪)进行了处理,通过1995-199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有机肥的处理区均比对照区根腐病发生的轻,并且表现出大豆整个生育期不论株高、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均比对照区高,尤以施用鸡粪区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