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林业   207篇
农学   94篇
基础科学   334篇
  213篇
综合类   409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赵恒科  蓝月  南灿  胡月  饶萍  田亚  严伟  钱坤  何林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4):2700-2710
【目的】农药复配可扩大防治谱、降低单剂用药量和生产成本,延长药剂使用寿命。开发能耗低、稳定性好的纳米乳剂,使农药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剂型加工更好地发挥其生物效果,提高药效。【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两种杀虫杀螨剂甲氰菊酯、丁氟螨酯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毒力,采用共毒因子法评价两个药剂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法进行复配农药最佳配比筛选,最后对配比与共毒系数进行数学模型方程拟合对最佳配比进行筛选;并在获得最佳配比的基础上采用低能乳化法加工成8%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纳米乳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纳米乳剂特性及基本要求,进行8%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纳米乳剂质量控制指标检测;并通过接触角和黏附功的测定初步探究纳米乳剂的性能。【结果】药膜法测定甲氰菊酯、丁氟螨酯处理朱砂叶螨雌成螨24 h后LC_(50)分别为711.62、4.32 mg·L~(-1),共毒因子法测定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和丁氟螨酯复配在质量比18﹕1和165﹕1之间具有增效作用,增效配比区间较宽,两者复配可行。共毒系数法结果表明,甲氰菊酯与丁氟螨酯的质量比为50﹕1时,共毒系数(CTC)最高,CTC=209.96。通过方程拟合,甲氰菊酯·丁氟螨酯配比与共毒系数的数学模型为y=-216.86x2+19201x-424807,R~2=0.864,理论最佳配比约为39﹕1(质量比),CTC=211.91,进一步通过共毒系数法对理论最佳配比验证得:甲氰菊酯﹕丁氟螨酯=39﹕1时,毒力回归方程为y=0.66x+3.8,r=0.9757,LC_(50)=60.96 mg·L~(-1),共毒系数(CTC)高达215.36。由以上结果可知理论最佳配比与实际最佳配比增效作用基本一致,说明筛选的甲氰菊酯和丁氟螨酯最佳配比具有实际可靠性。最终确定39﹕1(甲氰菊酯﹕丁氟螨酯质量比)为最佳配比进行纳米乳剂的研制。通过溶剂、乳化剂、水质的筛选,得到8%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纳米乳剂的最佳制剂配方,优化配方为:甲氰菊酯7.8%,丁氟螨酯0.2%,溶剂10%(溶剂油S~(-1)50#﹕二甲苯=4﹕1),乳化剂9%—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烯脂肪酸酯=2﹕3),丙三醇2%,水补足至100%。所研制8%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纳米乳剂外观呈透明均相液体,乳液稳定性、低温稳定性、热贮稳定性、经时稳定性等指标均合格,稀释200倍呈淡蓝色均相透明液体且分散性良好。8%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纳米乳剂与两种单剂相比接触角更小,黏附功大,纳米乳液雾滴与靶标结合得更加牢固,药液不容易从靶标上洒落,更有利于植物对药液的吸收,可提高药效。【结论】采用共毒因子法、共毒系数法与拟合方程相结合进行最佳配比的筛选,其结果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出二元复配剂的增效情况,对农药复配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同时纳米乳剂的引入对于改善当前农药剂型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2.
耕作深度的稳定性在农业生产起重要的作用。为微耕机耕作深度稳定的问题,设计了微耕机的耕深显示系统,可实时显示耕作深度的值,为操作者提供参考。该系统主要由探测器、控制器和显示界面组成,通过耕深显示系统显示深度的稳定系数的变化。其田间测试稳定系数可从11.6%下降到5.8%,证明了耕深显示系统对未来微型耕耘设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3.
电力系统当中的电力设备按照其绝缘结构分类,电容型设备占有很大一部分。这类设备的特点是高压端对地有较大的等值电容。对于该类设备而言,通过对其介电特性的监测可以发现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绝缘缺陷。  相似文献   
204.
为提高管道输油泵水力性能,以某型号大型管道输油泵为研究对象,针对导叶相位角度对其水力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Pro/E与Gambit软件对该输油泵全流道内流场进行三维造型与网格划分.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X对输油泵在6个导叶相位(0°,6°,12°,18°,24°和30°)及5个流量工况(0.8Qd,0.9Qd,1.0Qd,1.1Qd和1.2Qd)下的内流场进行定常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导叶相位下输油泵的性能曲线,对比分析了不同导叶相位下输油泵的内部流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相位时,在设计工况下扬程差别较大,扬程最大相差6%,大流量及小流量工况下扬程的差别较小;设计工况下效率差别较小,大流量及小流量工况下效率的差别增大,效率最大相差2%;导叶叶片背面出口处的低速区是影响输油泵水力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导叶相位下,蜗壳隔舌处的流场不同,进而影响输油泵的水力性能;受导叶流道出口低速区的影响,导叶相位为6°,12°及18°时,蜗壳扩散段流态较差,导致输油泵效率偏低,且蜗壳出口速度分布非常不均,不利于输油泵高效平稳地运行.  相似文献   
205.
通过对地处秦岭的28年生油松飞播林进行标准地调查,从林木个体在地面上的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大小分化度等3个方面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高密度林分林木属团状分布,中密度林分为随机分布,低密度林分为均匀分布; 各类林分的混交程度都很微弱,几乎为油松纯林; 高密度林分的林木大小差异不大,低密度林分差异很大,中密度林分介于二者之间。据此,对油松高密度林分应采取抚育间伐措施,使其结构合理,功能和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6.
植物叶片润湿性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叶片的润湿性表现了叶片对水的亲和能力,叶片上润湿的一层水膜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叶片截流降水有重要的影响.测定了陕西省境内34种植物叶片对水的接触角,初步探讨了叶片润湿性的一些特征.所研究植物叶片正面的接触角为O°~140°,平均85.4°.接触角大于95°不润湿的植物占到测定总数的31.4%;小于85°润湿植物中占到51%以上;而介于润湿与不润湿之间的物种占17.1%.叶片的正面和背面的润湿性具有一定水平的差异.叶面角质与腊质的比例对润湿性有重要的影响.叶片上附属物的多少也会对润湿性产生影响,附属物愈多,润湿性愈差;人为去除附属物可以极大地增加叶片的润湿性能.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和叶脉通过影响叶片的粗糙程度来影响叶片的湿润性.  相似文献   
207.
小型通用汽油机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8F汽油机为样机,通过改变点火提前角和混合气浓度供给实测了样机的功率、油耗和排放数值。通过发动机示功图采集和放热规律计算,研究了点火提前角和混合气浓度对样机工作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与样机匹配的点火提前角和混合气浓度的最佳值。通过上述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在不使用尾气催化转化器的情况下,使得样机达到EPA第二阶段排放限值,并且具有达到EPA第三阶段排放限值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8.
分枝角度是油菜重要株型性状.为筛选和发现适度紧凑的分枝角度调控基因,以提高产量利于机械化收获,以分枝角度差异显著的油菜品种Holly和APL01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在2个环境中对分枝角度进行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结果表明,RIL群体分枝角度表现出连续变异且呈正态分布.利用前期构建的高密度SN...  相似文献   
209.
杨树无性系微纤丝角的时空变异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X射线衍射法对 7个杨树无性系微纤丝角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7个无性系在胸径处的微纤丝角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α =0 0 5 )。 7个无性系胸径处微纤丝角平均值大小顺序为I- 72 >I- 6 9≥NL - 80 35 1>南林 - 1388>南林 - 895≥南林 - 4 4 7>南林 - 95 ,其中NL - 80 35 1、I - 6 9杨、I- 72杨与南林 - 95存在较明显差异 ,胸径处的微纤丝角均比南林 - 95杨约高出 30 %以上。杨树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异规律为 :在幼龄阶段 (1~ 3年 )微纤丝角逐渐增大。此后又逐渐减小 ,多项式方程可较好地描述杨树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异规律 (R2 =0 82 6 )。微纤丝角在株内纵向变异规律为同一年轮内微纤丝角变化呈“马鞍型” ,微纤丝角在树木基部最大 ,随着树高的增加逐渐减小 ,当树高到达 13 6m后 ,微纤丝角又开始增大。微纤丝角在株内纵向变异规律也可用多项式方程来描述 (R2=0 6 16 )。本研究结果可为杨树无性系的早期选育和杨树人工林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iridocorneal angle as it appears on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to increases in IOP post-phacoemulsification in the canine eye.
Animals studied  47 eyes of 28 dogs of various age, sex, and breed.
Methods  The ciliary process and limbus were used as a reference points to measure the angle opening distance (AOD), which was set by multiplying 0.45 b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iliary process and limbus (when measured from the ciliary process). Pressure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at five set points: Before, immediately post-, one day post-, 1 week post-, and 1 month post-phacoemulsification.
Results  A weak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OD and the IOP one day post-phacoemulsification (Intercept: 2.83, Slope: –1.24, P -value: 0.0155) was observed. No relationship immediately post-operative (Intercept: 3.45, Slope: –1.34, P -value: 0.0651), 1 week post-phacoemulsification (Intercept: 2.31, Slope: –0.01, P -value: 0.9829), 1 month post-phacoemulsification (Intercept: 1.85, Slope: –0.49, P -value: 0.1533) was observed. The pre-operative measurements made with UBM were: Distance from limbus to ciliary process (DLCP): (Minimum: 1.152, Maximum: 2.992, Mean: 1.91, SD: 0.468); AOD (Minimum: 0.104, Maximum: 0.764, Mean: 0.40, SD: 0.172).
Conclus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OD as measured by UBM pre-operatively is weakly associated with IOP pressure elevations at day one post-phacoemulsification. Further study is required prospectively to establish the importance of this relationship. Initial measurements of the canine iridocorneal angle were created, suggesting a method to be used in the future to establish true canine normal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