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林业   207篇
农学   94篇
基础科学   332篇
  213篇
综合类   409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61.
为准确检测发动机曲轴位置及其旋转速度,设计了一种基于非晶态合金的新型电感式转角及转速传感器。首先,介绍了这种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两种检测安装方式。然后,分析了它的输出灵敏度特性和非线性误差。最后,通过试验,分析了气隙、线圈匝数、激磁电流强度及频率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以及不同非晶态合金薄带宽度对脉冲感应电压波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简单等特点,用于汽车发动机的转角及转速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2.
全射流喷头转折角喷管运动力学分析与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扩大全射流喷头压力适用范围,提出在喷管处加转折角增加喷头固有驱动力矩.转折角喷管的重要结构因素包括转折角角度和转折角力臂长度,理论分析推导出全射流喷头步进旋转时所受总驱动力矩和旋转角方程.对不同转折角角度或转折角力臂组成的7种不同喷管进行了试验,测量性能指标包括步进角度、步进频率、射程和均匀系数.结果表明:试验值与理论分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工作压力影响射程、均匀系数和步进频率,对步进角度影响不大;随转折角角度的增大,步进角度、均匀系数增大,步进频率减小,射程变化不大;随转折角力臂的加长,步进角度增大,射程减小,步进频率和均匀系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3.
针对基于距离的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存在的局部极小值问题,提出了一种含避障角的人工势场法的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在平面环境中,采用斜率判定路径规划过程中的位置关系,通过机器人当前点到障碍物的距离与障碍物的影响半径二者之差得出人工势场法中的排斥力,并对排斥力的偏转角进行调整;另外,在空间环境中利用圆弧插补理论将机器人平面避障问题转换为空间避障问题;基于机器人构型配置对改进人工势场法进一步完善以满足实际避障要求。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避障角的人工势场法,在单个或多个障碍物环境中进行避障路径规划时解决了局部极小值的问题,同时实现了6自由度机器人末端在避障时的轨迹曲线平滑无振荡,验证了所提出避障路径规划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4.
为了解决现有空间行星轮系式分插机构在再生稻宽窄行机械化种植取秧过程中出现侧向偏移量和侧向偏转角的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局部平面轨迹特性的空间轨迹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并开展基于取秧口和机构回转中心位置约束下的宽窄行分插机构综合研究。构建了基于关键位姿点(取秧起始点、取秧结束点、推秧点)的空间轮系机构运动综合模型,利用关键位姿点求解机构杆长参数与空间交错轴信息,并通过优选二杆相对角位移参数实现机构传动比分配。将不完全非圆齿轮副引入空间行星轮系机构,利用间歇机构锁止弧约束行星轴,实现机构取秧过程侧向零偏移量、侧向零偏转角的平面轨迹段。通过仿真分析与机构样机试验验证了机构实际作业性能与理论设计相一致,结果表明:分插机构取秧侧向零偏移量,取秧侧向零偏转角,推秧侧向总偏移量为50.24 mm、取秧角为5.18°、推秧角为71.56°、推秧侧向角为16.26°、插秧穴口宽度为22.43 mm、轨迹高度为289.76 mm,满足预期设计要求。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分插机构可实现等行距取秧口和既定机构回转中心下宽行(40 cm)与窄行(20 cm)间隔机插,满足再生稻宽窄行种植要求。  相似文献   
165.
针对轮式拖拉机自动导航中转向角测量及自动控制的需求,研制由非接触式角度传感器为测量元件的轮式拖拉机转向角测量装置.该转向角测量装置由转向角检测机构、数据采集模块及显示终端组成.角度传感器相对车体静止,磁块随前轮转向立柱一起做旋转运动,磁场方向的变化使角度传感器输出不同的电压值,从而测量前轮的转动角度.数据采集模块采用A...  相似文献   
166.
为了研究正丁醇掺混比对燃料自身喷雾特性的影响以及探讨缸内喷雾过程随掺混比的变化规律,该文采用定容弹试验和缸内喷雾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正丁醇掺混比从0增加到40%,分析了燃料的理化特性。采用定容弹试验系统对燃料的喷雾参数进行了研究,采用缸内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掺混比对喷雾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容弹环境下,正丁醇掺混比增加40%,贯穿距离减小4.95%,喷雾锥角增大16.7%,喷油压力增加30 MPa,喷雾锥角增加28.43°;缸内喷雾过程中,掺混比对贯穿距离影响较小;混合气形成初始阶段,掺混比越高,燃料的SMD(sauter meandiameter)越小,最终趋于一致;随着掺混比增加,燃料喷射质量降低,蒸发质量上升;掺混比越高,喷注的速度峰值降低;在喷注下游中心区域喷雾液滴数密度最高;正丁醇有助于缸内的喷雾过程,掺混比增加,喷雾特性越好。  相似文献   
167.
【目的】研究不同年轮沙柳(Salix psammophila)材的孔隙结构、微纤丝角和纤维素结晶度,为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沙柳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取自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地的3年生沙柳为研究对象,利用氮气吸附法(NAD)研究不同年轮处沙柳木材的孔隙结构,并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不同年轮处沙柳木材的微纤丝角和纤维素结晶度。【结果】从髓心到树皮的3个年轮处沙柳木材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分别为0.54,0.68和1.81m2/g;孔体积逐渐增大,分别为0.002,0.468和1.560cm3/g,大多数孔隙的直径为2~10nm;而微纤丝角逐渐减小,分别为14.35°,12.17°和10.71°;纤维素结晶度从第1年轮到第3年轮略有增加,分别为48.15%,49.23%和49.58%。【结论】靠近树皮的沙柳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体积、纤维素结晶度和较小的微纤丝角,是制取纤维素材料和生物质能源的较好原材料。  相似文献   
168.
为了分析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不同粒径砒砂岩的力学性能,进行不同干湿循环次数试验,得到了砒砂岩收缩变形和强度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 mm(原状砒砂岩)试样在3次干湿循环后收缩变化最大;0.50~1.00 mm试样一直缓慢收缩沉积;0.25~0.50 mm和<0.25 mm试样在第3次循环后土体的密实度达到最强.在此基础上,利用直剪仪测定其抗剪强度.在相同的垂直荷载下,发现<2.00 mm试样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大,1~3次循环的过程中抗剪强度增加最大,之后小幅度增加;0.50~1.00 mm试样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0.25~0.50 mm和<0.25 mm试样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先略有降低,之后稍有增加并逐渐保持稳定.砒砂岩内摩擦角变化,<2.00 mm和0.50~1.00 mm粒径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递增;而0.25~0.50 mm和<0.25 mm粒径内摩擦角几乎不变化.黏聚力变化,<2.00 mm 和0.50~1.00 mm试样呈现出先增大逐渐平缓的趋势;0.25~0.50 mm和<0.25 mm试样呈现先减小随后小幅度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9.
向日葵茎秆切割阻力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向日葵收获机械在使用现有往复式切割器收割向日葵茎秆时存在适用性差及切割质量差等问题,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模拟直刃切刀配合的切割方式,对向日葵茎秆进行切割试验,研究刃口倾角、削切角度及斜切角度等参数改变对切割阻力和切割能量消耗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条件下向日葵茎秆的切割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切割速度一定,切刀刃口倾角为0°~20°时,切割阻力峰值及切割能量消耗随着刃口倾角的增大逐渐减小,滑切效果逐渐增强,当刃口倾角在20°时的切割能量消耗较其他角度小。2)切割速度一定,削切角为0°~45°时,切割阻力峰值与切割能量消耗先逐渐减小而后急剧上升,削切角为15°时,切刀对向日葵茎秆的切割阻力和切割能耗较小。3)切割速度一定,斜切角度为0°~60°时,切割阻力峰值和切割能耗先逐渐减小而后迅速增大,斜切角为30°时,其切割阻力和切割能耗最小。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CDI)对10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行了检测。结果 开角型青光眼及其中医证型(分为肝郁气滞证、痰湿犯目证、肝肾阴虚证)在眼动脉(OA)血流参数中,与正常组相比,PSV、EDV、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在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中,与正常组相比,PSV、EDV和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其变异程度依次为肝郁气滞证组 > 痰湿犯目证组 > 肝肾阴虚证组。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OA和CRA的血流速度下降明显,血流阻力增加,眼局部血液循环障碍,OA和CRA的血流参数可作为反映开角型青光眼及其中医证型间局部血瘀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