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林业   65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64篇
  372篇
综合类   430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41.
近50年安徽淮北平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祁宦 《中国农业气象》2009,30(2):138-142
选取淮北平原6个典型代表气象站的逐年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趋势拟合和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年降水量、主汛期降水量和暴雨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年降水量和主汛期降水量增加并不明显,但年际间波动较大,年降水平均变异系数0.26,最大极差在1150mm以上;主汛期降水量变异系数0.39,极比达到5.07,导致旱涝频繁发生。趋势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淮北平原多雨年和少雨年都呈增加的趋势,暴雨日数也呈明显增多的趋势。R/S分析得出,未来淮北平原的降水仍呈宽幅震荡的趋势,旱涝灾害仍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2.
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GPS野外定点调查取样197个,用于成都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Cd、Pb、Cr、Hg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研究。与20年前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广汉、新都、邛崃土壤Cd含量上升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1、1.3和2倍;Pb则以新津、德阳、广汉、新都增加最多,达1.1~3.3倍;Cr、Hg含量变化不大。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表明,除Cd含量表现为东北-西南向逐渐降低外,其余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不明显,但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结果表明,近50%的土壤Pb、Cd含量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以Pb最为明显。Pb污染级别为1~4级,重点污染区域为新都、广汉、新津、德阳等地;Cd污染级别虽小(1~2级),但污染范围较大,主要分布在新都、德阳、广汉、双流、新津、彭州等地;仅有少部分样点受到Cr、Hg污染。  相似文献   
43.
为了提出适合我国三江平原的高精度ET0预报方法,基于该区6个气象站点的天气预报数据和实测气象数据,以FAO56-Penman-Monteith(FAO56-PM)公式计算值为基准,比较Hargreaves-Samani(HS)、Thornthwaite(TH)和Blaney-Criddle(BC)3个ET0预报模型的效果,对最优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模型1~7 d预见期平均绝对误差均值分别为0.66、0.65、0.65 mm/d,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3、0.96、0.95 mm/d,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0.828、0.840。1~5 d预见期最优预报模型为HS模型,6~7 d为TH模型。总体上预报精度由高到低为HS、TH、BC模型,建议采用HS模型在三江平原开展ET0预报,HS模型预报对最高温预报的敏感性大于最低温。其预报值在夏季受温度预报误差影响最大,冬季最小,4季整体误差较小。研究可为灌溉预报提供较准确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4.
洞庭湖平原越冬稻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并经室内鉴定,洞庭湖平原稻虫捕食性天敌越冬群落的物种组成,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4目10科20种和稻田蜘蛛8科16属21种,其中天敌昆虫优势种为稻红瓢虫,稻田蜘蛛优势种为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稻田异质性的高低是影响稻田越冬捕食性天敌群落物种组成及丰富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
华北平原不同作物-潮土系统中N_2O排放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应用原状土柱培养法测定了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 -潮土系统中N2O的排放量 ,比较了不同作物对农田土壤中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豆、花生、玉米和棉花4种作物系统的N2O排放通量有所差异 ;生长期间不施氮肥处理下N2O排放总量为0.57—1.00kgN·hm -2,施氮肥处理下为1.48—3.12kgN·hm-2,作物系统间有较大差异。氮肥产生的N2O -N占施肥量的0.57 %—1.58 % ,其中玉米作物系统是棉花作物系统的近3倍。  相似文献   
46.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现状、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东北部由冲积平原和低山组成的广袤区域,它是中国和东亚最大的一片湿地.三江平原现有28个湿地保护区,其中3个被列为Ramsar公约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湿地.三江平原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随着近年来开发的加剧,三江平原湿地的面积不断缩小,湿地的质量逐步恶化.本文在阐述了三江平原湿地现状的同时,对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退化的主要原因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出了改善流域的管理、加强湿地生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改变湿地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及强化湿地保护的能力建设等4个方面保护三江平原湿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7.
摘要:本文对湖北省江汉平原近3年来新引进的各类楸树资源进行了简单介绍,资源保存林中收集保存了489份不同楸树种质,营建的各种品比试验林包含203个不同类型的无性系,共有692份不同的楸树资源。根据不同楸树资源的早期引种表现,表明在江汉平原这个北亚热带平原,滇楸比适应暖温带的楸树更有选育和推广价值。这些楸树种质的引进,不但提高了江汉平原生态稳定性,丰富了湖北工业用材原料林树种资源,而且为江汉平原进一步选择适生楸树新品种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8.
通过在江汉平原开展中山杉6个品系的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6个品系中山杉无严重病虫害发生,各生长指标均大于池杉,11 a生中山杉平均胸径为17.61 cm、树高为11.06 m、材积为0.1297 m^3,表明中山杉在江汉平原的引种试验基本成功,其中中山杉502和中山杉118最为突出,适合在江汉平原推广造林,丰富江汉平原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49.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冬小麦生长期正处于华北平原降水较少的干旱季节,实现高产依赖于灌溉,是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的主导因素之一。随着国家地下水限采政策的实施,在地下水超采区如何稳定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综述以往研究并结合典型地点田间试验结果,从冬小麦种植可减少休闲期土壤蒸发损失、具有的深根系系统可充分利用土壤储水、可利用微咸水替代淡水灌溉、通过限水灌溉发展优质麦生产、冬春形成覆盖层美化和防沙尘效应等方面论述了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的优势,提出华北平原冬小麦生产需要转变传统高耗水高产量理念,充分发挥冬小麦抗旱、耐盐能力强的特点,在不实施大规模压缩冬小麦种植面积条件下,通过冬小麦限水灌溉和微咸水利用满足对地下水压采需求,充分发挥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冬春防风沙、美化环境的生态功能,同时满足区域口粮安全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50.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华北平原粮食作物的主要种植制度,存在氮肥利用率低、土壤氮素过量累积问题。为探索华北平原氮素高效利用的适宜种植制度,采用15N示踪技术,基于3 a田间定位试验,对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的常规水氮和优化水氮、两年三熟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与冬小麦-夏大豆-春玉米及一年一熟春玉米3种种植制度的作物产量、15N利用率、氮素去向和土壤氮库表观平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年三熟的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产量为32 248.52 kg/hm2,分别比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提高22.16%和52.88%;15N利用率为33.36%,比一年一熟提高26.12%。3种植制度的氮肥去向最高为土壤残留,其次为作物吸收和损失,两年三熟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的作物吸氮量最高为151.82 kg/hm2,土壤氮库表观盈余量为21.22 kg/hm2,显著低于其他种植制度。综合分析,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两年三熟在稳产高产和提高氮素利用率上具有可持续的潜力,是华北平原未来较为理想的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