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1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678篇
林业   286篇
农学   540篇
基础科学   83篇
  1280篇
综合类   3891篇
农作物   486篇
水产渔业   627篇
畜牧兽医   1454篇
园艺   235篇
植物保护   636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713篇
  2011年   626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497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用免疫分离法检测稻种上的白叶枯病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分离法是一种新型的、高度灵敏和准确的种菌带菌检验法,它结合了利用专化性抗血清的选择法吸附作用和活细菌可形成菌落的两方面的优点,从种苗材料中分离到目标细菌,用纯菌测试它的回收率为50~70%,最低检出率为50~100个菌/ml,人工喷接种和病田收获的病种带菌率达87%,平均每粒自然病种上的细菌数在100个左右。免疫分离所得菌落经致病性测定,大多数为白叶枯菌。  相似文献   
22.
通过模拟基于Cd-Zn复合污染下干旱区绿洲土壤的胡萝卜盆栽试验,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胡萝卜土壤中Cd、Zn的形态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就生物利用性形态的变化研究了Cd、Zn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1)原状土壤中Cd和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随着复合胁迫浓度的增加,Cd的主要赋存形态逐步转变为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Zn主要赋存形态逐步转变为以铁锰氧化态和残渣态,但有效态和潜在有效态的比例大大增加。2)胡萝卜对Cd、Zn的富集作用均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对Cd的富集能力远远大于Zn。3)胡萝卜吸收的Cd和Zn不仅包括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还包括了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来的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  相似文献   
23.
烟草青枯病内生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体内的大量微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长期生活在植物特定部位,因而与植物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这些微生物在植物体内大量繁殖和扩散,有望成为生物防治有潜力的微生物。内生细菌是植物体内大量存在的微生物之一,具有在植株体内分布广、定殖能力强、防效好以及增殖和扩散快等优点,因而成为发展前景很好的植物病害生防菌。  相似文献   
24.
通过香蕉内生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215对峙培养及其菌体代谢物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B215菌株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拈抗作用,其对峙培养能明显抑制靶标菌菌丝向四周均匀扩展,抑菌带宽度为0.4 cm;菌株滤液的EC50值达5.10%,主要是以代谢产物中的抗菌物质造成孢子和菌丝膨大成球状畸形,原生质外泄,孢子崩溃干瘪,致使病菌丧失侵染和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25.
采用凹陷载玻片法测定了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离体番茄叶片上测定了被武夷菌素处理后的番茄灰霉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病性的变化以及武夷菌素对番茄幼苗体内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的分生孢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为14.1μg/mL。浓度为100μg/mL的武夷菌素可完全抑制孢子的萌发。武夷菌素能使灰霉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病性明显下降,同时还能诱导番茄体内抗病性相关酶(SOD、POD、PPO、PAL)活性的增强,提高番茄幼苗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26.
烟草内生细菌Itb57的鉴定及其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Itb57是一株分离自健康烟草植株的内生细菌,室内测定表明,该菌株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分类地位和生物防治潜力,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GQ153538)比对分析,鉴定Itb57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浸种和灌根接种测定结果显示,Itb57可定殖在烟草植株体内,且在不同部位的含菌量不同,以根部最高(3.72×104cfu/g FW),茎部次之,叶片中最少;Itb57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的温室防治效果为69.28%;2007和2008年的田间小区防治效果分别为61.25%和72.49%,与对照化学药剂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刺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7.
青枯病(bacterial wilt)是生姜上的一种细菌土传毁灭性病害,化学防治易污染环境且常规化学药剂很难在土壤中起到持续控病的作用,生物防治是其理想的防治方法。为开发对生姜青枯病有效的生防措施,对从生姜根际土壤中分离的一株生防细菌YB-3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生防效果进行了研究,以丰富生防菌株资源库。采用抑菌圈法筛选拮抗细菌,对效果最好的拮抗菌株做盆栽试验,测定其对生姜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对筛选得到的优良菌株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该拮抗菌在平皿上对青枯菌的抑菌率为50.67%,盆栽试验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60.86%;经16S rDNA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将菌株YB-3鉴定为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YB-3是一株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姜青枯病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28.
金顶侧耳不亲和性因子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传统不亲和性因子测定方法,通过真、假锁状联合的有无,鉴定6个金顶侧耳菌株的不亲和性因子,结果表明,金顶侧耳菌株具有不亲和性因子多样性的特点,6株金顸侧耳菌株除蕈谷2号榆黄蘑与张榆具有相同的A1A3B1B3不亲和性因子外,榆黄P103、RYH1、RYH2、榆黄菇分别具有A1A2B1B2、A4A5B4B5、A4A6B4...  相似文献   
29.
利用国外报道的与PVr4基因紧密连锁的CAPS标记,对辣椒抗PVY基因PVr4的转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采用与报道的相同抗源材料CdM334为回交的供体亲本,与5个自交系77013、75-7-3-1、83077、83078、83-163进行回交,在BC1代进行了分子标记的选择。从5个BC1群体75-7-3-1×(CdM334×75-7-3-1)、77013×(CdM334×77013)、83077×(CdM334×83077)、83078×(CdM334×83078)、83-163×(CdM334×83-163)中,分别检测出含有抗病连锁标记的单株21株、15株、10株、11株、12株。  相似文献   
30.
深绿木霉蛋白质TraT2A诱导兰州百合抗灰霉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活体试验法分别测定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蛋白质Tra T2A对兰州百合灰霉菌的抑制作用和诱导抗病效果及持效期。结果表明TraT2A高浓度(5×液)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7.44%,低浓度(100×液)具有较高的诱导抗病作用,其诱导效果可达55.89%;TraT2A 100×液处理兰州百合植株3 d后挑战接种灰霉菌,分别于0、1、3和5 d对兰州百合叶片中的PAL、PPO、POD和SOD酶活性及丙二醛、叶绿素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发现TraT2A诱导处理后可提高百合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防御酶PAL、PPO、POD、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在接种后1、3和5 d时,4种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则低于对照,4种酶活性在第5 d时均达到最大值,PAL、PPO、POD和SOD分别是对照的1.47、2.28、1.36和1.49倍;在接种后1、3和5 d时,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0.13、12.05和6.05 mg/g;丙二醛含量仅为对照的0.68、0.40和0.51倍;TraT2A防治百合灰霉病的持效期为7 d,高于阿泰灵和速克灵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