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3篇
  53篇
综合类   25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00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薄层色谱法与苯酚硫酸法联用控制黄芪多糖粗粉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控制黄芪多糖粗粉质量的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半定量测定了自制黄芪多糖粗粉中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其中总糖的含量,并初步研究了影响苯酚硫酸法测量重复性的因素。[结果]该批黄芪多糖粗粉中,葡萄糖、蔗糖和总糖的含量分别为0.83%、6.67%、42.00%。[结论]该研究所用的方法简便、快速,可以作为现场检测黄芪多糖制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林强  张元  崔玉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34-4535
[目的]研究低聚壳聚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芪生长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低聚壳聚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芪进行叶面施肥,观察其对黄芪生长情况及次生代谢产物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低聚壳聚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黄芪植株及根系的生长,且苗和根粗壮,须根极少。根施叶喷组及根施拌种组的黄芪所含黄芪多糖及黄芪甲苷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低聚壳聚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较显著地促进了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含量的提高。[结论]对揭示低聚壳聚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活性成分的累积效应形成和积累机制,以完善中药材质量调控与药用植物栽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及建立优质黄芪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对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的优良种植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膜荚黄芪传粉昆虫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传粉昆虫的种类及其传粉特点,为膜荚黄芪的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膜荚黄芪为研究对象,调查膜荚黄芪传粉昆虫的种类及访花行为。日活动规律观测在晴天进行,7:00~18:00每1h绕样地走1圈,约用时间3min,记录每一时间段出现在视野里的不同昆虫种类和数量。盛花期在样地于晴天7:00~18:00对每种传粉昆虫固定1头进行跟踪观测,用秒表记录其在花上停留时间。访花频率采用追踪法,尽可能连续记录其整个访花过程及时间。[结果]膜荚黄芪访花昆虫共有16种,其中红光熊蜂、明亮熊蜂、蜜蜂、狭带贝食蚜蝇和斑缘豆粉蝶为主要传粉昆虫;主要传粉昆虫的日活动规律出现单峰型、双峰型和直线型3种,活动高峰期有一定交错。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蜜蜂和食蚜蝇呈双峰活动规律,蜜蜂在7:30~11:00和13:30~15:00有高峰,食蚜蝇在早晨和傍晚有高峰;斑缘豆粉蝶在11:00~13:00出现1个活动高峰,为单峰型;红光熊蜂和明亮熊蜂在1d中的数量比较稳定,除了在1d中最热的一段时间,都可观察到它们的传粉活动,为直线型。红光熊蜂和明亮熊蜂的每小花停留时间相似,分别为(2.05±0.07)s和(2.57±0.05)s,蜜蜂的每小花停留时间为(3.78±0.13)s,食蚜蝇为(5.28±0.16)s,斑缘豆粉蝶的每小花停留时间最长,达(46.72±2.79)s。红光熊蜂访花频率最高,为11.4次/min,明亮熊蜂、蜜蜂、食蚜蝇的访花频率处于中间状态,分别为10.7、7.1、2.7次/min,斑缘豆粉蝶访花频率最低,为0.9次/min。昆虫的传粉频率与停留时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昆虫访花行为对植物与传粉者相互作用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对理解植物多样性与生殖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用盐酸多西环素黄芪多糖可溶性粉以1.5、1.0、0.5 g/L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群混饮治疗,同时设立病毒灵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用药5 d后,盐酸多西环素黄芪多糖可溶性粉高、中剂量组有效率皆为98%,治愈率皆为90%,效果优于对照药物病毒灵。  相似文献   
105.
水分胁迫对蒙古黄芪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蒙古黄芪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其保护酶系统(SOD、POD、CAT和APX)、丙二醛、超氧阴离子、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处理下SOD活性上升规律相似,其活性大小为重度干旱(SD)中度干旱(MD)适宜对照(CK);MD和SD中CAT活性在胁迫初期不断升高后期开始降低,POD和APX活性初期缓慢升高后期大幅升高。MD和SD中超氧阴离子在后期开始升高且升高幅度高于CK。丙二醛含量初期和后期都有较大降幅。可溶性蛋白在胁迫初期显著升高,后期SD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较大。SD中脯氨酸含量积累明显。研究结果认为,在外部环境变化后,蒙古黄芪的保护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会发生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维持植株的正常生理代谢,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06.
采用离体平皿法,对黄芪种子进行了表面与内部的带菌检测;通过平皿培养法,分析了不同药剂对黄芪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观察了药剂浸种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黄芪种子携带的主要真菌类群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和青霉属(Penicilliun spp.)。世高、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浸种处理对黄芪种子的发芽率无影响,而高浓度三唑酮浸种处理会显著降低黄芪种子的发芽率(P0.05)。100μg/mL的世高和500μg/mL的多菌灵浸种处理对黄芪种子有较好消毒效果,达到85.0%以上,建议选择作为黄芪播种前种子处理的药剂。  相似文献   
107.
黄芪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芪是著名的滋补中药材。通过对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及病虫害防治的描述,表明我省的黄芪是畅销国内外市场的重要优质地道药材。指出了野生黄芪资源逐年减少,人工栽培潜力巨大,各地可建立固定的人工繁殖基地,解决民有林以短养长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将紫云英根瘤中特异表达的编码CCPs(cysteine cluster protein)同源多肽的蛋白AsF259在大肠杆菌表达菌株(DH10B)中进行体外诱导表达,分别检测其在洋葱表皮细胞与紫云英根瘤中的细胞定位,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紫云英中AsF259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征。结果表明:AsF259蛋白分布于洋葱表皮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基因表达和融合蛋白定位实验显示,AsF259在根瘤中呈特异性表达,在类菌体分化前期大量表达,且AsF259蛋白与类菌体共定位,表明AsF259基因属于NCR家族,在类菌体分化、维持和共生固氮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以紫云英类受体蛋白激酶Nip43的S-TKs结构域构建诱饵载体,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获得17个候选的阳性克隆。经过测序分析和Blast比对,最终确定了1个互作蛋白EPN。EPN蛋白是网格蛋白聚合反应中的配体蛋白,可调控网格蛋白的聚合反应。通过实验验证显示,靶蛋白EPN与Nip43蛋白互作最强的区域为ENTH/ANTH结构域。Real-time q PCR检测表明,epn基因参与了根瘤菌早期结瘤过程。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生物活性物质——黄芪多糖质量分数为衡量指标,筛选出最佳外界诱导因素组合。结果表明:影响叶、茎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时间是9 d和6d;影响根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时间是6 d。影响叶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组合是培养基处理地下部位9 d,影响茎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组合是硝酸银处理地下部位9 d,影响根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组合是培养基处理地上部位6 d。黄芪多糖代谢途径的最佳外源诱导因素是硝酸银溶液,最佳处理部位是地下部分,最佳处理时间是6~9 d,最佳多糖质量分数变化检测部位是黄芪根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