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833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225篇
  306篇
综合类   931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220篇
园艺   193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21.
宁夏干旱风沙区5种灌木保水剂造林试验与饲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红柳(Tamarix ramosissim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5种宁夏干旱风沙区的主要造林灌木,采用法国SNF(爱森)保水剂和北京"清华绿宝"高效抗旱保水剂,通过蘸根法进行田间造林种植试验,以筛选出在干旱条件下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最佳方法,并对5种灌木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全量钙和全量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使用SNF保水剂蘸根处理的成活率为39.60%,与CK相比提高了79.27%,与"清华绿宝"保水剂相比提高了44.90%。采用SNF保水剂蘸根处理,不仅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还可以节省保水剂用量,操作简单,适宜大面积的造林推广。5种灌木的粗蛋白与纤维比顺序为:柠条(0.46)紫穗槐(0.35)梭梭(0.24)花棒(0.22)红柳(0.17)。柠条、紫穗槐、梭梭都是优质的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222.
1适宜区域 此项技术最适宜的区域是在我国的四平、长春、松原、白城这些平原地区,特别适合推广该项应用。栽培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栽培密度,可以使光能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使玉米最终产量达到15%-20%。  相似文献   
223.
嘉善县惠民街道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带.以翠冠梨为主蜜梨面积6000多亩.翠冠梨开花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花期往往会遇到阴雨、低温、晚霜等不良气候天气.影响翠冠梨的坐果率。目前.除了给梨树合理配备授粉树和人工授粉外.  相似文献   
224.
农村居民点破碎化导致中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规模效益与服务效率,成为制约中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采用空间分层取样法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区选择了240个10 km×10 km的样点,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通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景观指数分析、热点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中国东部平原农村居民点破碎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中国东部平原不同地区适宜的农村居民点数量与服务范围。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平原农村居民点破碎化程度表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破碎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破碎化程度最低的区域位于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北部。2)气候、人口密度、耕作半径、土地开发时序、土地开发时期交通状况等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中国东部平原地区每100 km2农村居民点数量不宜低于3~4个,每个村庄的服务范围不宜超过33.6~45.8 km2。4)华北平原为中国东部平原中开展农村居民点破碎化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该区域尽量避免以整村迁并的形式开展农村居民点破碎化治理,而应以农户为单位,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农村居民点迁并;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为中国东部平原农村居民点破碎化治理潜力最大的区域,该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应与农田布局调整协同推进,并根据不同地区耕作通勤状况合理确定中心村数量与位置,避免因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导致农民耕作不便。研究结果可为中国东部平原地区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数量与规模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25.
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泛沙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以山东省国有东明林场3 a,5 a,8 a,10 a生杨树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室内试验与湿筛法分析了土壤团聚体组成与稳定性,并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团聚体分布均以大团聚体(>0.25 mm)为主,在表层土层(0—20 cm)中,随林龄的增加,大团聚体含量呈先显著降低后增加再略减的趋势; 而在20—40 cm土层中,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为5 a>8 a>3 a>10 a; 在40—60 cm土层无显著差异;(2)在0—20 cm土层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3 a>5 a>10 a>8 a; 在20—60 cm土层,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无显著差异。土壤稳定性与团聚体的形成和有机碳密切相关,有机碳含量与GM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有机碳储量均呈现一定程度表聚性,在0—20 cm各林龄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59.17%~74.26%。在3 a到5 a阶段由于土壤淋溶作用,可能导致有机碳储量发生转移,从表层土层(0—20 cm)向底层土层(20—60 cm)转移,而在8 a到10 a阶段,有机碳储量从底层土层向表层土层发生转移。研究结果为揭示黄泛沙地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结构形成与有机碳提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26.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我国农机化事业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发展的态势,一季度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农机工业总产值均保持历史新高。随着农机化发展速度提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显现,丘陵山区农机化无论规模还是速度,与平原地区的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一、丘陵山区发展农机化的条件日渐具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平原地区的农机化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发展思路和共识,但目前对丘陵山区农机化问题还有不同的认识,工作推动力度不够。随着国家  相似文献   
227.
《绿化与生活》2014,(1):30-3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十一届党代会精神.按照率先实践生态文明新要求,平原百万亩造林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种植结构.治理大气污染、降低PM2.5、提升空气质量的重要举措,纳入了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改善城市宜居环境,满足市民生态需求,提高首都的生态承载能力、绿色增长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28.
刘瑞芳 《河南农业》2014,(5):58-58,64
<正>内黄县位于豫北平原,豫冀交界。全县辖7镇、10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产业集聚区,共532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万人,总面积1 161km2,耕地面积7.11万hm2。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尖椒、花生、蔬菜和水果。内黄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9.3万hm2,总产68.1万t以上;枣林3.1万hm2,年产12万t,内黄大枣已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录;尖椒2万hm2,年产8.3万t,是豫北最大的尖椒集散基地;花生2.7万hm2,年产13.5万t,是全省唯一一家花生出口生产基地县。内黄还有1.1万hm2的桃、杏、梨、苹果等小杂果。  相似文献   
229.
鉴于南方红豆杉由于气候等原因在平原地区栽种效果不理想,总结了一套南方红豆杉平原栽培技术,包括定植技术和抚育管理,以期为南方红豆杉在平原地区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30.
"3414"施肥技术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产量起主导作用,磷肥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目前鄱阳湖平原稻田应增加单成分磷肥的施用,N∶P2O5∶K2O的施用配比为1.0∶0.5∶0.8;氮、磷、钾肥合理配比平衡施用,既有利于水稻获取高产,又能有效增强水稻抗御风害的能力,增强水稻的抗倒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