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3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林业   433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139篇
  1515篇
综合类   1009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12篇
园艺   213篇
植物保护   33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81.
黄土高原的演变与侵蚀历史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根据黄土原古地理演变,黄土地层年代学和侵蚀期与堆积期的资料,是出黄土高原出现之前为红土高原,250万年来的黄土高原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在250-140万年之间,为高原物质内部侵蚀循环期,第二阶段出现在140-0.04万年之间,为高原物质自然侵蚀外流期,第三阶段出现在4千年以来,为高原物质加速侵蚀外流期,此外,还讨论了黄土高原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2.
可持续发展就是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农业生产依赖于水土资源,而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最后一道防线,既能控制水土流失,又能淤成地面平整,土层深厚,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坝地,为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了的条件。本文着重阐述坝地在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在坝地上实现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即水土流失的长期性和严重性,为大力发展坝地提供了条件;完善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为  相似文献   
983.
小流域防护林对位配置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陕西省安塞县阳安沟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的营建,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研究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防护林体系对位配置优化模式。结果表明,对位配置优化模式各林种所占比例为:荒坡水土保持林27.4%、固坡林18.6%、沟头防护林15.0%、梁峁顶防护林13.8%、沟底防冲林12.6%、梯田地埂林6.2%、沟边固岸林6.2%。  相似文献   
984.
阐述了黄土高原区机修梯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组织实施机修梯田工程的具体办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985.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要注重科学和符合自然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86.
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黄土高原早在黄土沉积期间就存在着自然侵蚀现象,以后随着人口增长土壤侵蚀在加剧,流域一年中的径流和泥沙往往由一两次较大暴雨形成。战乱破坏、人为开荒和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是导致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人为因素。本区的水土流失应实行坡沟兼治,坚持综合治理,坚持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结合,做到措施功能互补。大面积造林种草必须讲求科学,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林草建设应统一纳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总体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987.
黄土高原发展集水农业的意义及技术途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黄土高原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对本区发展集水农业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并系统论述了黄土高原发展集水农业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88.
[目的]为探明黄土高原南部塬区果园—农田镶嵌格局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与协同利用特征。[方法]选取长武塬区10龄、21龄和25龄苹果园(AO10、AO21和AO25)及其邻近农田,通过测定2021年雨季后果园—农田交界带有关位点的土壤含水量,定量计算农田土壤储水对果园耗水的贡献。[结果] 2021年降水量756 mm,为典型的丰水年份,农田和AO21、AO25果园降雨入渗深度在11月底分别达8.4,7.0,5.0 m。AO10果园—农田交界带以4 m深度为界,其下部土壤含水量较上部大,4—10 m土层平均含水量为25.5%;AO21果园0—7 m土层平均含水量为22.1%,7—10 m为15.0%;AO25果园0—5 m土层平均含水量为20.9%,5—10 m土层平均含水量为13.6%,AO21和AO25果园分别在7.0,5.0 m以下仍存在土壤干层。水平方向上,AO21、AO25果园利用邻近农田土壤水分的距离分别达到5,8 m,农果交界面上农田向果园的供水量,当以干层上界划分土壤剖面,其上为表观供水量,2个果园分别为0.08,0.25 m3/m2  相似文献   
989.
990.
AHP法在防护林体系优化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黄土高原渭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结构与配置优化进行判断。结果表明,“三北”防护林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防护林为主,多林种多树种结合,主要林种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的比例分别为411%、31.9%、19.1%、7.9%。可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提供优化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