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4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530篇
林业   817篇
农学   401篇
基础科学   560篇
  836篇
综合类   3209篇
农作物   318篇
水产渔业   134篇
畜牧兽医   936篇
园艺   518篇
植物保护   14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93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以川梨、砂梨、豆梨和杜梨为材料,研究了在缺铁胁迫下培养介质的pH值和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缺铁胁迫使4种砧木的介质pH值于处理的第2天就迅速降低,并且一直低于低铁和正常供铁处理;而低铁处理下,介质pH值在最初几天内反而高于正常处理,至4~5d之后才逐渐低于正常供铁处理;同时,NH4+-N对降低介质pH值和缓解缺铁症状有利。4种砧木的根系Fe3+还原酶活性都随供铁浓度的增加而不同程度的增大:无铁处理下,砂梨根系Fe3+的还原能力最小、杜梨最大;而在低铁和正常供铁条件下,砂梨和川梨的还原能力最强,杜梨次之,豆梨最小。还原酶大小与症状表现之间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2.
除草剂靶标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是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可以作为设计除草剂的靶标,通过抑制酶的活性中断支链氨基酸的合成使植物死亡,达到除草目的。文章综述了KARI的催化性质、晶体结构以及作为除草剂靶标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3.
狗牙根辐射诱变后代外部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1997-2002年经过辐射诱变得到的狗牙根诱变后代的6个坪用性状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的辐射诱变剂量处理的后代间坪用性状有显著差异,尤其在节间直径和密度上,6 800 rads处理的后代节间都比9 000 rads处理的后代粗,而密度是前者低于后者,2种剂量处理都可以显著降低草层高度;2)不同辐射诱变代数的后代间存在着差异,原始种源进行多代的辐射诱变,可以使得叶片显著变窄,草层高度显著降低,节间变细变长; 3)同一材料在相同辐射剂量诱变处理后匍匐茎不同节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4.
采用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RH CM)培养ICR小鼠的桑椹胚和囊胚,发现由囊胚分离的ES细胞传代后ES集落的出现率显著高于桑椹胚(P<0.05),囊胚更适合作为ES细胞分离克隆的材料。以RH CM为培养基的试验组ES细胞传代的平均时间间隔为38 h,对照组传代的时间间隔平均为78 h,两者差异显著(P<0.05)。表明RH CM能够促进ES细胞贴壁增殖和ES集落的形成,有效地维持ES细胞未分化状态。试验中设计的3 种培养条件对原代ES集落的形成影响不显著,但对传代后的ES集落的形成和传代的代次有显著差异。其中以MEF作饲养层,添加RH CM培养基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杨凌地区生长的鹰嘴紫云英(Astragalus cicer L.)的株高、株长、产量、草层结构、鲜干比、茎叶比等的研究表明:生长第二年第一茬初花期时刈割的鹰嘴紫云英平均株高达57 cm,株长达102 cm,鲜草产量达47 077.6 kg/hm^2,干草产量8 702.0 kg/hm^2,其茎、叶主要分布在0~40cm的草层中,茎、叶鲜重分别占到总重量的52.39%和31.88%,鲜干比为5.41:1,茎叶比为1.47:1,属典型的下繁型牧草,具产草量高、营养丰富、牧草品质好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56.
牧草的再生性能是草地持续利用的基础,牧草贮藏的碳水化合物对牧草再生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刈割强度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现存量、再生速度及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羊草和无芒雀麦地上部现存量随留茬高度的降低呈降低趋势;第2次刈割后,羊草和无芒雀麦留茬4cm的再生速度均高于留茬8和12cm。刈割后无芒雀麦不同部位可溶性糖含量均在第2次刈割后16d上升,到秋季枯黄期降至最低值,且未恢复到刈割前水平。第2次刈割后16d,羊草茎基部还原糖含量可恢复到刈割前水平,而无芒雀麦茎基部还原糖含量降至刈割后最低值,到秋季枯黄期,留茬12cm羊草和无芒雀麦茎基部还原糖含量可达到刈割前水平。试验期间牧草主要生长季(6-8月)降水较少,严重抑制了羊草和无芒雀麦的再生和碳水化合物的贮藏。因此生长季降水少的干旱年份,羊草和无芒雀麦草地以留茬8~12cm、刈割1次为宜。  相似文献   
57.
电脉冲增注技术是一种物理法增注新技术,它以脉冲冲击压力和点作业方式为最主要特点而有别于传统的增注措施。从电脉冲增注技术原理入手,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将电脉冲装置改进成小电容高电压电脉冲装置,结合前期试验总结,初步提出低渗透油藏的选井选层条件,采用电脉冲、电脉冲+酸洗两种不同工艺及作业参数,在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长X、长Y油层组开展现场试验;通过试验效果跟踪及分析,形成了低渗透油藏长X、长Y油层组的一种电脉冲增注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58.
本试验通过对敌百虫的定性检测,观察其性质,将敌百虫和敌百虫的纯溶液分别稀释50、100、200、500、1000倍采用圆形滤纸法、硅胶层析法对比的试验方法,比较出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证明硅胶层析法灵敏度高于圆形滤纸法。有机磷杀虫药(organophosphorous insecticides)对人畜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  相似文献   
59.
就内香7A生育后期高位分蘖问题,设计了2因素(灌水深度和赤霉素施用时间)的栽培试验,对各处理下高位分蘖比例和高位分蘖长度进行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灌水深度对内香7A生育后期的高位分蘖比例有显著影响,对高位分蘖长度无显著影响;赤霉素施用时间对高位分蘖比例和长度均有显著影响。根据该试验,得出了控制内香7A高位分蘖的最佳措施,即内香7A在叶枕平后田间灌水深度至少3 cm,同时在见穗1%~5%时喷施赤霉素。该措施经过2014年在梓潼县制种生产应用验证,其高位分蘖比例可控制在5%以下,且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