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1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林业   457篇
农学   118篇
基础科学   147篇
  1576篇
综合类   1375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21篇
园艺   275篇
植物保护   38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盆栽试验,人工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对黄土高原4个乡土禾草长芒草、冰草、无芒隐子草、白羊草的生长及水分利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各草种耗水量明显减少;不同草种单株耗水量差异明显,表现为:白羊草>冰草>无芒隐子草>长芒草,最高日、旬、月耗水量差异明显,中度和重度水分亏缺下的最高耗水日比适宜水分下的提前10d左右。1d中的最大耗水高峰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有提前的趋势。4个草种株高生长和单叶叶面积明显受土壤水分含量影响,均表现为:适宜水分>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土壤干旱下长芒草和无芒隐子草受抑制程度显著大于冰草和白羊草;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和干旱时间的延长,长芒草和无芒隐子草的叶片组织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降低,冰草和白羊草则一直能维持较高含水量,且下降幅度小,稳定性好;长芒草和无芒隐子草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useefficiency,WUE)随干旱加剧而降低,两者属于低耗水、低WUE草种,冰草和白羊草在中度干旱下WUE最高,相比白羊草,冰草属于低耗水、高WUE草种,白羊草属于高耗水、高WUE草种。  相似文献   
82.
为探明不同氮水平下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酸解有机氮组分的影响,2014年在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布设的不同氮水平下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定位试验(共9个处理),利用Bremner分级法,对该试验2018年收获后的土壤有机氮组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0~5、5~10、10~30 cm土层),各处理酸解总有机氮、酸解氨态氮、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态氮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酸解氨基糖态氮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较之无炭处理(CN0、CN50、CN100处理的均值),生物质炭添加(BN0、BN50、BN100处理的均值)处理可提升酸解总有机氮含量10.12%、9.14%、7.61%(土层由上至下),提升酸解氨态氮含量15.02%、16.25%、17.19%(土层由上至下),提升酸解氨基酸态氮含量13.31%、11.84%、8.74%(土层由上至下),其中BN100处理下对其提升效应最显著;较之无炭处理(CN0、CN50、CN100处理的均值),秸秆添加处理(SN0、SN50、SN100处理的均值)可提升酸解氨基糖态氮含量26.46%、26.51%...  相似文献   
83.
立足宁南旱地小杂粮生产现状,通过分析影响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提出了以持续增进降水生产潜力,提高降水利用率和农田水分效率为重点,大力推广优质高效抗旱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优化集成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培肥土壤、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加强产业化开发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4.
韩名强 《种子科技》2012,30(9):13-14
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形成最晚的一个大河三角洲,是黄河从黄土高原携带的巨量泥沙多年沿积而成。黄河三角洲展布于渤海湾南岸和莱州湾西岸,是由古代、近代和现代形成的3个三角洲体系组成的联合体。黄河三角洲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1991年时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并于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85.
86.
陇东绒山羊母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陇东绒山羊母羊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陇东绒山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瘤胃蠕动测定值下午均高于上午,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含量基本稳定,均在正常变化范围内。充分表现出了陇东绒山羊的优良生活特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7.
为了探究生长年限对衰败期苜蓿和中老龄柠条的叶片光合生理特征及土壤水分的影响,在2014年于地处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强烈侵蚀中心的神木六道沟小流域,测定了不同生长年限苜蓿(ALF10、ALF13、ALF33和ALF49)和柠条(KOP10、KOP25、KOP43和KOP73)的叶片光合参数、叶结构性状参数以及0~40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SWC0-400)。结果表明:对于衰败期苜蓿,ALF10和ALF13叶片净光合速率(Pn)差异不显著(P>0.05),而后随生长年限的延长逐渐降低,ALF33和ALF49比ALF13叶片的Pn(24.01 μmol·m-2·s-1)分别降低了2.32 μmol·m-2·s-1和7.76 μmol·m-2·s-1。相比ALF10,随生长年限延长SWC0-400恢复至10.88%(ALF13),而后随着生长年限延长降低至8.81%(ALF33)和6.12%(ALF49)。土壤水分对ALF33的限制作用不明显,水分胁迫使ALF49非气孔限制值比ALF33增大了0.340。对于中老龄期柠条,叶片Pn随生长年限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KOP25和KOP43叶片Pn最大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比KOP10(6.62 μmol·m-2·s-1)分别增大了6.57 μmol·m-2·s-1和7.66 μmol·m-2·s-1,KOP73比KOP43叶片Pn降低了4.95 μmol·m-2·s-1。对于同为黄绵土生长的KOP10、KOP43和KOP73,SWC0-400随生长年限延长逐渐上升,分别为8.50%、9.06%和10.71%。土壤水分恢复使KOP43叶片气孔及非气孔限制值比KOP10柠条降低了0.185和2.180。此外,柠条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与P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相关系数为0.514。研究结果表明衰败期苜蓿和中老龄期柠条叶片光合性能呈波动式变化,这与土壤水分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8.
陇东玉米拔节至抽雄期降水与产量及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陇东黄土高原旱作玉米拔节至抽雄期降水量与产量及生物量资料,分析降水量与产量及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拔节至抽雄期降水量与产量相关系数达0.8304,通过0.001信度检验,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对果穗长、百粒重和果穗粗影响明显;对抽雄至成熟期鲜重和干物质重的影响基本为正效应,但相关性不显著,对穗的影响具有逐步增强趋势.降水量年型与产量年型完全对应年占总年份的50%,完全对应年和基本对应年占总年份的75%.降水最少的年份为1997年,为19.1 mm,玉米产量为137.2 kg/667m2,最多年份为2005年,为185.3 mm,玉米产量为662.1 kg/667m2,并建立了利用降水预报产量的模型.  相似文献   
89.
黄土高原东部近45年气温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西省68个站的年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累积距平、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近45年来黄土高原东部山西省的气温变化。结果表明:最高气温出现在1999年,次高年出现在1998年,最低出现在1984年,这三年的气温距平均超过了两倍标准差的异常标准;80年代和70年代相比气温还略有降低;仅从距平我们很难较为准确地分析出气温的冷暖时段,而采用累积距平方法则清楚地显示出1986年和1996年是该地区近45年气温出现转折的关键两年,以此为界将这一地区45年的气温变化划分为三个时段;由于1987-1996年10年气温演变的差别,导致了三类不同演变的站点,突出的是南部的大部分站点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才进入暖期,北部升温高于南部。  相似文献   
90.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入渗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野外土壤入渗试验,分析了3种入渗公式中参数在该流域不同地貌特征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地貌耕作措施,初始土地壤含水率,积水深度等因素对土壤入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