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5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2篇 |
农学 | 14篇 |
基础科学 | 31篇 |
43篇 | |
综合类 | 237篇 |
农作物 | 11篇 |
水产渔业 | 17篇 |
畜牧兽医 | 36篇 |
园艺 | 20篇 |
植物保护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近10年来,长武王东沟试区农民经济收入有了较大提高?我们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果业亦然是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行业;工副业将由一个“松散结构”变成农民经济收入支撑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产业;商品生产将会贯穿于农业系统循环的始终?在今后一段时间,农民的经济收入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2.
不同栽培模式对长武塬区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不同的品种和氮肥等肥料的施入研究了5种栽培模式,即品种为长武134(T1)、长旱58+追氮肥75 kg/hm2(T2)、长旱58+追氮肥75 kg/hm2+有机肥4 500 kg/hm2(T3)、长旱58(T4)、长旱58+有机肥4 500 kg/hm2(T5),对黄土高原地区小麦干物质的积累、转运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物质量随灌浆的进行而呈增长趋势。T3花前干物质输出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比T4分别高8.54%、11.4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4花后干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最高,为80.85%。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显示T4最高,其值为80.85%,T1、T2、T5无显著差异,其值分别为77.97%、77.06%、77.65%。T3能促进灌浆期小麦干物质的积累并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3.
44.
45.
以贵州毕节试验区作为研究对象,在简要阐述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围绕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与完善,从补偿策略、补偿标准制定以及补偿实施组织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探索性建议,指出应通过生态补偿优先级规划来制定区域生态补偿方案,利用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建设成本相结合制定补偿标准,根据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设计生态补偿管理机构框架,以期为推动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6.
47.
<正> 1989年“长治”工程在长江上游启动实施.为了探索“长治”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优化模式,走出一条长江上游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遂宁市市中区于1989~1993年期间,开展了“长治”工程防治技术研究.1 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川中丘陵区遂宁市市中区境内的蟠龙河、联盟河、会龙河、常理河四条小流域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5°04′22″~105°45′58″,北纬30°10′50″~30°39′25″,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3.8℃;年均降水量993.3mm,多集中在5~8月;年均日照时数1333.4h,全年无霜期296天,出露地层为紫色砂泥岩.全区幅员面积1873.3km~2,治理前林木覆盖率仅6.9%,水土 相似文献
48.
1942年天水水土保持试验区成立,中国第一支水土保持研究的科研队伍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实验,宣传水土保持思想,推广水土保持技术与保土作物,不仅推动了中国现代水土保持科学的发展,并将之推进到系统化、组织化研究的阶段,奠定了水土保持学诞生的基础;还为中国锻造了第一支水土保持研究队伍,为水土保持研究的制度化提供了样板。同时,它还为西北地区水土保持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科学数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9.
模型黄土高原实体模型中的坡面侵蚀规律研究试验区部分设在西峰南小河沟流域的湫沟,自2004年以来坡面试验小区和测验设施建设、自动控制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建设取得了进展,目前已完成一个标准试验小区的野外固定式计算机控制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的研制、安装及率定。介绍了野外坡面试验小区、自动控制降雨装置等技术问题,指出了影响坡面小区侵蚀机理和侵蚀过程、模拟降雨雨滴动能与天然降雨相似性的原因,提出了搞好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