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45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40篇
  212篇
综合类   609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国有句谚语"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里的"粪"其实主要就是指有机肥。然而,近年来有机肥施用比重较小,化肥用量在快速增加。过量的化肥和农药被施入土壤,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食单产,但同时却导致土壤状况严重恶化,引发了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土壤酸化(盐碱化)以及环境污染和食品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增加有机肥的施用势在必行。那么该如何施用有机肥呢?农业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工作的意见》基本原则中提出:"充分开发利用有机肥资源,优化施肥结构。"今后,通过施肥结构的调整,将推动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92.
黑土模拟酸化后,研究土壤不同pH值对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以及淀粉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pH值的减小而降低;土壤脲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在pH值为4.5-7之间均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而减少,当土壤pH值<5.5时,脲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明显的降低.随着土壤酸化程度的增加,当土壤酸化到一定程度后(pH=4.5时),促进酸性磷酸酶活性地增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优化维生素C合成工艺。[方法]以维生素C钠为原料,经过酸化、分离、除盐、回收、精制提纯处理制取维生素C,试验系统考察了酸化过程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料的物质的量比及用水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维生素C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在酸化处理过程中,反应时间120 min,反应温度20~30℃,盐酸与维生素C钠的物质的量比1∶1,酸化反应体系中水含量41.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维生素C收率为94.74%,其纯度达到99.80%。[结论]该工艺降低了原料单耗,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产业化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Cu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Cu吸附过程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从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参数可知,3种土壤的最大吸附量依次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Cu最大吸附量随酸度增加显著下降;用Elovich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方程常数b值,解释离子的表观扩散速率,3种土壤的b值依次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且随酸度的增大而降低。从相关系数的比较看,Elovich方程在描述Cu的吸附数据比一级动力学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方程要差。在Cu吸附过程中,pH为5.5和4.3时,红壤和赤红壤流出液中有质子释放,质子的释放可能涉及铜离子的水解;而砖红壤在pH为5.5有质子的释放,pH4-3时有质子的消耗。当原液pH为3.3和3.8时,都存在质子的消耗。3种土壤H+的消耗过程有较大的区别,砖红壤上快速消耗H+鱼-远远大于红壤和赤红壤。反应初期,H+质子的消耗是快速反应,主要包括土壤交换阳离子的缓冲作用、土壤表面的质子化及硫酸根专性吸附释放的羟基中和H+质子;而以后的反应中,H+质子对矿物的溶解是一缓慢过程。  相似文献   
995.
从促进酸化土壤改良、促进耕地地力培肥、提高农产品产量与改善品质、提升耕地质量监测能力等方面阐述浙江省土壤酸化治理试点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土壤酸化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技术储备有待加强、资金投入有待提高、农户参与度不高,并从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酸化治理模式研究、支持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先行先试、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6.
综述不同酚类污染物对氧化磷酸化的毒性效应,总结不同酚类污染物对氧化磷酸化的毒性作用机制,同时就目前酚类污染物的氧化磷酸化毒性效应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探讨,以期为此类污染物的相关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酸化增产施工过程中,当酸液体系与原油不配伍时会形成酸渣对地层造成伤害。通过评价2种典型表面活性剂与来自葡萄花储层原油的配伍性,测定表面活性剂与碳酸盐岩和砂岩表面的接触角,分析对比了典型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抗酸渣性和润湿性。试验结果表明,在Fe3+稳定剂NTS-2和缓速剂B-125存在的条件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防止酸渣的形成,但其与原油形成乳化液的可能性大,需要加入其他非乳化型表面活性剂防止酸油接触形成乳状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28%HCl溶液中分散不完全,使碳酸盐岩表面呈现油湿,不利于提高采收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抗酸渣性的机理要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并且受原油特性和储层温度影响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28%HCl溶液中完全分散,可以使碳酸盐岩表面呈现水湿,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在高温和Fe3+存在条件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减少乳状物的形成。试验结果可为葡萄花储层酸液体系抗酸渣性的优选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其他油田在井底附近抗酸渣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98.
石灰可中和土壤酸性,提高土壤p H值,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变土壤的酸化状况。试验以大棚西瓜种植为例,在酸性土壤蔬菜大棚内施用不同量生石灰,探讨生石灰对酸化土壤改良效果及对西瓜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石灰能比较明显地降低土壤酸性,显著提高西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是改良土壤酸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为了提高石灰改良土壤效果,提出了施用生石灰及其他种类石灰存在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9.
酸化水稻田土壤施用生石灰调酸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田土壤酸化.主要是因农业措施不当、过度使用化肥。特别是铵态氮肥引起的,南方热带、亚热带地理条件也是稻田土壤快速酸化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pH低于5.会影响到土壤养分的有效供应,施肥效应降低.土壤过酸还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福建宁化县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4600多份耕地土壤样品化验分析统计显示,全县水田pH平均4.9.最低仅4.2.比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下降0.6个单位。  相似文献   
1000.
林地转变为茶园的土壤pH及养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铁观音主产区安溪县10个乡镇38个茶园表土及相邻的林地进行调查,研究林地转变为茶园后土壤pH及养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转变为茶园后土壤pH每年平均下降0.031个单位,由林地土壤的4.81下降到茶园的4.17,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与林地相比,茶园土壤pH在4.0~4.5区间的样本比例增加27.0%,pH<4.0样本比例增加36.8%,并显著提高交换性酸、交换性氢、交换性铝含量。林地转为茶园后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0.29 g·kg-1、33.39 mg·kg-1、59.06 mg·kg-1、29.75 mg·kg-1,土壤C∶N下降5.67,均达显著差异水平。随着茶园植茶年限增加,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显著上升,土壤pH变化量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变化量呈显著负相关,茶园土壤pH若下降1个单位,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平均可累积63.92、52.45、55.84 mg·kg-1,其中茶园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已达到环境临界值,存在对环境造成磷素污染的风险。调查结果表明,安溪县茶园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并进行针对性配方施肥,可减缓茶园土壤酸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