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26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9篇
  4篇
综合类   28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32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851.
《国际木业》2009,(8):65-65
继去年成功参展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Tekhnodrev展览后,尽管目前经济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但德国领先的锯木业设备制造商将在西伯利亚向俄罗斯客户以及潜在的中国投资者展示德国技术。由VDMA组织的6家德国设备供应商将参加这个位于乌拉尔东部的木工机械行业的重要展会。这次展会举办的时间从2009年11月17日到20日。  相似文献   
852.
为了确定诺氟沙星在鲟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对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情况下诺氟沙星在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体内蓄积规律及毒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以0、30 mg/kg、50 mg/kg、100 mg/kg的剂量对西伯利亚鲟连续口灌诺氟沙星3~5 d,每天1次,并于停药后24 h及240 h采集实验鱼血、肝、肾及软骨组织,对4种组织中药物蓄积量进行测定,并对肝、肾和软骨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增加、给药次数增多,实验鱼4种组织中诺氟沙星浓度逐渐升高,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为:肾、软骨、肝、血清,且血清中药物浓度远远低于另外3种组织。相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时血清中药物浓度无显著差异;而肝、肾和软骨中均差异显著,停药240 h后,显著性消失。切片结果表明,50 mg/kg剂量连续给药5 d后,实验鲟肝、肾组织开始结构损伤变化,100 mg/kg剂量连续给药3~5 d后,损伤情况持续加重,停药240 h后,肝组织损伤情况有逐渐恢复趋势,而肾组织未见明显恢复趋势;而100 mg/kg连续给药3~5 d后,软骨组织出现软骨膜内层细胞减少;停药240 h后有恢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鲟中使用剂量应小于50 mg/kg,连续给药次数低于5次,以避免对鲟肝组织造成损伤,引起肾不可逆损伤及影响软骨细胞发育和再生,对软骨组织造成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853.
鲟是世界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其个体大,全身利用率极高。作为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鲟鱼养殖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中国自从1992年开始鲟鱼养殖,到目前为止鲟养殖量早已经居世界首位,鲟鱼养殖发展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但是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鲟鱼细菌性疾病的频发,并因此引起巨大经济损失,成为了鲟鱼养殖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54.
采用RACE技术获得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Sox17基因cDNA全长,序列分析表明,西伯利亚鲟Sox17基因cDNA全长2 671 bp,包括588 bp的5'端非翻译区,901 bp的3'端非翻译区和编码393个氨基酸残基的1 183 bp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该基因具较高的保守性,与塞内加尔多鳍鱼(Polypterus senegalus)的相似度最高为72%。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西伯利亚鲟与塞内加尔多鳍鱼聚为一支,且支持率为95%。以延伸因子efla(elongation factor 1-alpha)作为内参基因,对Sox17基因在西伯利亚鲟各组织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Sox17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差异性。在脑中表达量最高,而在肾、血液、眼、肠和胸鳍5个组织中表达量均较低。同时,Sox17基因在西伯利亚鲟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但表达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异性。在宽神经板期的表达量高,相当于表达量最低点11日龄仔鱼的167倍。本研究为量化西伯利亚鲟胚胎发育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提供了参照工具,同时可为今后深入研究西伯利亚鲟Sox17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基础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55.
超低温冷冻对西伯利亚鲟精子形态结构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龙珍 《水产学报》2008,32(4):558-565
为改进西伯利亚鲟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探讨精子损伤机制,应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西伯利亚鲟鲜精与冷冻后精子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经过冷冻保存后精子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精子顶体长、精子头中部宽、头中部宽与前部宽比值及中段宽与鲜精相比显著增加(P<0.05);中段长度、后外侧延伸物长度比鲜精显著变短(P<0.05).精子经过冷冻后有30.5%的精子在形态、结构上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受损精子显微结构表现为顶体后外侧延伸物与核糅合,顶体内容物丢失;核膜囊泡化、核膜断裂,核内出现空泡;线粒体内嵴弥散,线粒体脱落;鞭毛外膜松弛与鞭毛脱离等.部分受损伤精子出现顶体丢失,中段脱落,鞭毛自中段基部断裂的现象.精子损伤主要集中在膜系统,中心粒等微管系统基本完好.  相似文献   
856.
李建星 《齐鲁渔业》2008,25(4):38-39
西伯利亚鲟,属鲟形目,鲟科,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鱼类。该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生长快、品质优、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等特点,备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广阔养殖前景。2006年东营区渔业技术推广站利用工厂化池塘进行西伯利亚鲟养殖试验,取得成功。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57.
本文通过对欧洲花楸种子的采集、处理、发芽试验以及不同播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不同播种方法的出苗情况。  相似文献   
858.
以施氏鲟(Huso dauricus)为研究材料,分别从线粒体基因组及核基因组两个层面进行物种分子鉴定方法研究。在线粒体基因组层面,对3种鲟及未知鲟种类共计119个样品的D-Loop区进行测序,通过同源序列比对,构建NJ进化树、计算群体间遗传距离,以鉴定其中30尾未知种类。在核基因组层面,利用15对微卫星标记扩增3种鲟DNA,筛选出特异性标记Ls19和SX226。Ls19在施氏鲟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26 bp、130 bp,在西伯利亚鲟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39 bp、143 bp,在达氏鳇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24 bp、127 bp;SX226在施氏鲟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85 bp,在西伯利亚鲟中扩增出特异条带260 bp、273 bp、283 bp,在达氏鳇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80 bp、182 bp。通过特异条带对未知鲟进行鉴定,结果显示:30尾未知鲟种类中,有西伯利亚鲟17尾,施氏鲟1尾,达氏鳇1尾,达氏鳇×施氏鲟2尾,施氏鲟×达氏鳇1尾,施氏鲟×西伯利亚鲟8尾。结果表明,特异性微卫星引物Ls19和SX226可以应用于施氏鲟、西伯利亚鲟、达氏鳇的纯种及杂交种分子水平种质鉴定。  相似文献   
859.
西伯利亚鲟配合饲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三因素鱼粉、磷脂、微量元素对饵料系数、千克鱼的饲料成本、饲料经济效率、饲料蛋白质效率及群体重量生长率等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的影响次序为R1(鱼粉)>R4(误差)>R3(微量元素)>R2(磷脂)。在本试验各饲料配方中,以A2B3C1即50%鱼粉、15%磷脂、1%盐的搭配比例为最佳,相对应的饲料粗蛋白为43 61%,粗脂肪19 41%,无氮浸出物14 84%,代谢能为1 7×104kJ/kg,与虹鳟鱼对饲料的营养要求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860.
日本每年都从北欧进口鳕鱼等水产品,过去利用海运运输时间长成本费和保险费都较高。因此,考虑了由海运改为陆运的设想,蓝计划利用苏联伯利亚铁路从北欧进口水产品。1987年经与苏联全国过境物资公司联系,于同年12月实现了利用该铁路从北欧进口水产品的首次运输试验。这次进口的水产品是挪威产的冷冰大型鲐鱼100吨,从挪威产地经西伯利亚铁路运至日本的新泻市只需25天,比海运缩短了近一半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