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4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5篇 |
农学 | 50篇 |
基础科学 | 91篇 |
139篇 | |
综合类 | 589篇 |
农作物 | 34篇 |
水产渔业 | 11篇 |
畜牧兽医 | 122篇 |
园艺 | 82篇 |
植物保护 | 1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85篇 |
2010年 | 96篇 |
2009年 | 92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0篇 |
1987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青藏高原东北部若尔盖盆地荒漠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1年中德联合考察了黄河上游和若尔盖盆地,当地放牧过度,土地退化,形成了近代沙丘,以TM卫星图像对退化土地和沙丘进行了统计分析,证实:94km^2范围的30%的草场已受到荒漠化危害。 相似文献
92.
西北内陆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与地下水动态调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土壤次生盐渍化其成因与地下水水台升存在密切关系。土壤次生盐渍化 防治的根本措施是调控地下水位,本在分析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发育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地下水临界深度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采用地下水动态临界深度。中以天山北麓平原灌区为例,根据多年来土壤改良试验成果,确定灌区地下水临界深度为:解冻始2.0-2.5m,春灌始2.5-3.0m,春灌头水末1.2-1.5m,夏灌末2.0-2.5m,冬灌始2.5-3.0m,冬灌末1.3-1.5m. 相似文献
93.
基于PLSR方法的青海茶卡-共和盆地土壤盐分高光谱遥感反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青海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蒸降比为10~20,地形封闭,属漠境草原盆地景观。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势低洼、含盐地下水接近地表使得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土壤盐渍化造成了资源破坏、农业生产损失,对生物圈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1-3]。及时探测土壤盐渍化信息,评价盐渍化程度,对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土壤盐渍化监测的遥感信息定量化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壤盐分含量的定量化反演。高光谱遥感图像具有图谱合一的特征,提供了地物完整连续的光谱信息,并且已从航空时代发展到航天时代。高光谱数据精细的光谱分辨率能够反映地物光谱的细微特征,揭示物质的组成成分与结构的差异,使得进行遥感定量分析和研究地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前后民勤盆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乃至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羊河下游典型的荒漠绿洲生态系统——民勤盆地为研究区,以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基于NDVI像元二分模型的植被覆盖度反演方法研究了2000年(治理前)、2006年(治理开始)、2010年(治理Ⅰ期)和2016年(治理Ⅱ期)不同时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情况。【结果】(1) 2000—2016年,整个研究区低和高植被覆盖度的面积分别增加了7.71%和0.71%,平均植被覆盖度年增幅为0.13%,轻度和中度改善的面积分别达到了6.39%和0.56%,尤其以治理Ⅱ期(2010—2016年)的生态恢复最为明显。(2)综合治理后,2016年绿洲区低和高植被覆盖面积较2000年分别增加了1.05%和2.88%;荒漠区无植被面积从56.98%(2000年)减少至47.27%(2016年),而低植被覆盖面积则增加了11.30%。(3)以青土湖、黄岸滩和老虎口的生态恢复最为典型。【结论】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民勤盆地植被覆盖度和面积均有明显向好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95.
96.
文华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11):26-27
<正>山西省阳曲县位于忻定盆地和晋中盆地之间,是太原市的近郊县、北大门,也是省级贫困县和山西省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两区"开发重点县,全县总面积2 070.67 km2,占太原市总面积(6 988km2)的29.8%。阳曲县下辖4个镇6个乡,1个社区和10个居民委员会,共117个行政村、344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4万人。阳曲县始终将易地扶贫搬迁纳入全县总体规 相似文献
97.
98.
为了研究焉耆盆地绿洲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状况,通过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中的普通克里金(Or-Kriging)法对绿洲农区207个地下水进行了硝态氮空间变异分析,并以河流、农田排渠水中的硝态氮量分析了硝态氮污染的原因。结果表明,绿洲区地下水体硝态氮量总体水平较低,平均值为3.32mg/L,属国家地下水Ⅱ类质量标准,但不同区域地下水的硝态氮量差异明显;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对绿洲区未测区域进行估值并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分区表明,绿洲农区大部分区域地下水硝态氮量已接近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大允许质量浓度(10.0mg/L),个别地区已处于污染警戒状态(20.0mg/L),需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随着近些年集约化农业的发展,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及利用率偏低是盆地绿洲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9.
100.
以塔城盆地北区地下水一级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地下水流路径,确定参与水文地球化学反应的潜在矿物相及反应方向,评估地下水蒸发浓缩程度,基于此采用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型,定量分析了水流路径上产生的水岩作用,从而揭示该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结果表明:水岩作用对潜水水化学演化起到主控作用,蒸发作用对水化学组分的贡献量有限;从补给区至排泄区的径流路径上,地下水系统中主要发生,石膏、石盐、白云石溶解和Na+-Ca2+之间的正向阳离子交换,并发生少量的斜长石不全等溶解和方解石沉淀;研究区内西区地下水流动子系统的径流条件比东区地下水流动子系统较好,地下水更新速率较快,使水岩作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贡献量较小,而且在西区地下水子系统基本不发生盐岩溶解作用,这使其水质相比东区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盆地地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