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37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373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14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明确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型,2011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山西省晋中市的玉米田对土壤中的越冬卵进行调查。通过频次分布检验、聚集度指标的测定、改进的Iwao 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越冬卵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并对聚集均数(λ)进行检验,分析越冬卵聚集的原因。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在土壤中的理论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各项聚集度指标均满足C>1、CA>0、I> 0、k>0、m*/m>1,空间分布图式在低密度下为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单个个体,个体间相互排斥。基本成分的相对聚集度随越冬卵种群密度而变化的速率为3.52m-15.61。种群密度越大,相对聚集度的变化速率也越大,而且聚集的程度随着卵密度的增大而增高。聚集均数(λ)的测定表明,聚集是成虫的产卵习性和田间植被的生长情况、土壤性质、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主要在近土表的土壤中产卵,在距土表15 cm以上的土壤中,有94.2%的越冬卵分布在距土表0-10 cm的土层中,其中以距土表2-5 cm的土层中的卵量最多,平均每个样点有卵25.56粒,占总数的64.7%,显著高于其他深度土层的卵量。  相似文献   
42.
2017~2019年,明确了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在玉米田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2018~2019年,对此害虫的田间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在2018年的试验过程中,选取短稳秆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氯虫苯甲酰胺进行该害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好的药剂是1.2%烟碱·苦参碱,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为...  相似文献   
43.
针对鲜菱角手工脱壳率低、菱仁损伤率高等问题,该研究以湖北省浠水县两角菱为对象,设计了一种夹持式鲜菱角脱壳机。对鲜菱角外形尺寸和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测量,确定采用夹持板与链条夹持输送、圆形齿刀横切菱角两侧弯角、对辊挤压碾搓脱壳的技术方案。对夹持板、弹性压紧装置、横切刀片和脱壳装置等主要部件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确定了结构和运动参数。运用ANSYS Explicit Dynamics模块对横切过程进行仿真,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试制了脱壳样机,开展了横切试验和脱壳试验。横切试验表明,成熟度、输送速度和刀片转速均对切壳率影响显著(P<0.05),对菱仁损失率影响不显著(P>0.05)。运用Design Expert 12优化得横切装置最优工作参数为:脆熟菱角、输送速度0.1 m/s、刀片转速1 000 r/min,该参数下的平均切壳率为79.41%,平均菱仁损失率为9.82%。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开展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优化得到脱壳装置最优工作参数为:脆熟菱角、慢辊转速59r/min,线速比1.5,验证试验的平均脱壳率为66.52%,平均菱仁破损率为12.83...  相似文献   
44.
黑缝油菜叶甲(Entomoscelis suturalis Weise)属鞘翅目,叶甲科,俗名绵虫、黑蛆[1],是对环县冬油菜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幼虫主要在冬油菜秋苗期和返青期为害,轻者叶片残缺不全,重者茎叶全毁[2],缺苗断垄,甚至毁种。据调查,2006年全县发生面积达1 200.0 hm2,  相似文献   
45.
榆紫叶甲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榆紫叶甲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进行了榆紫叶甲无公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成虫羽化始盛期,树干上喷绿色威雷200倍液,杀虫率达97.1%;在越冬成虫上树取食始盛期,用溴氰菊酯制成毒笔,每株树涂2个药环,杀虫率达95.9%;在榆紫叶甲卵孵化盛期,利用3%高渗苯氧威、25%灭幼尿3号悬浮剂、1.8%阿维菌素、20%菊杀乳油1 000~1 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杀虫率均在92.4%以上。  相似文献   
46.
湖南主要油茶产区茶角胸叶甲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基本弄清湖南省主要油茶产区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的发生情况,并寻找有效防治药剂,于2012年5月9日至25日,调查了衡阳地区耒阳市和常宁市油茶林茶角胸叶甲发生情况,并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该虫危害油茶苗圃、1~3年生新造林、成熟林、老龄林与采穗园。以老龄林受害最为严重,株平均密度在40头以上,每枝叶片孔洞数达250个以上,受害株率90%以上;其次为1年生新造林,株平均密度在23头以上,叶片孔洞数平均达到150个/株,受害株率达到75%以上。对新造林危害时间集中在5月17—19日,可致使新造林油茶大量新梢叶片枯黄、掉落。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防治效果最佳,不但触杀效果明显,而且持效性较好,1,3,7,10 d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27%,96.55%,100%,100%。  相似文献   
47.
“菱池如镜净天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漫人道是采菱歌。”白居易的这首《采菱歌》将一幅幅秀美清新的菱塘水彩画呈现于我们面前。江南水乡.秋风送爽,菱歌清唱,上市的菱角红若胭脂,绿似翡翠,幽香缕缕,惹人喜爱。  相似文献   
48.
椰心叶甲的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田间扩散距离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软皮尺实地丈量,使用OP3000水准仪测量和使用地球定位仪———Gps72测定椰心叶甲的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田间释放后的扩散距离及向上扩散的高度。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田间有一定的向周边扩散能力,在田间释放后20d,啮小蜂可向周边扩散10~50m。7个月后,最远可扩散6 km。扩散距离与风向有关,东北风较多情况下,向西南扩散最远距离可达6060 m,向东北方向扩散仅仅890 m。啮小蜂在田间扩散呈椭圆形状向各方向扩散,顺风面扩散距离远、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49.
椰心叶甲饥饿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椰心叶甲的饥饿耐受时间,饥饿状态下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结果表明常温下,椰心叶甲幼虫阶段的饥饿耐受时间从长到短分别为5龄幼虫、4龄幼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随发育历期的延长饥饿耐受时间逐渐增加.雌成虫的饥饿耐受时间较雄成虫长.饥饿状态下,椰心叶甲幼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随发育历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0.
抗癌佳蔬—菱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来志 《蔬菜》1999,(12):36-36
菱角,简称菱,古名芰。为菱科菱属中的一年生蔓性水生草本植物。种仁一般叫做“菱米”或“菱肉”。菱角的祖籍说法不一,以往有人说它原产印度,后由传教土引入中国;中国著名蔬菜学者吴耕民先生认为它原产欧洲;而前苏联茹科夫斯基和英阿伯基尔等国外近代学者的有关起源学说及以后的研究结果都已证明菱用原产中国。据从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菱角的遗存,说明至少在6000-7000年以前,中国人的祖先已开始栽培菱角了。菱角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南起海南,北至嫩江流域湖沼池塘均有野菱分布。现以长江中下游苏、浙、皖三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