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13篇
林业   467篇
农学   116篇
基础科学   650篇
  524篇
综合类   855篇
农作物   83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林火的最终影响将体现在地被物的干燥度上,地表可燃物含水率是林火行为的重要参数,同时它与前期的气象条件紧密相关。该文根据2004-2010年间内蒙古东北部各生态气象站点的可燃物监测数据,分析各站点的可燃物特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根河市落叶松林枯枝落叶层分布均匀、盖度最大,林内灌木层高度和盖度较高,易发生冲冠火;鄂伦春的柞木和桦树林的枯枝落叶层厚度最低、含水量最高。气象分析结果表明可燃物含水率低于50%,同时空气湿度较低的5-6月份是防火重点时期;可燃物含水量与阶段合计降水量有较好的拟合性,阿尔山、鄂伦春、根河市回归方程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可用于该地区的火险等级预测评估。  相似文献   
122.
以大兴安岭地区南瓮河保护区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蒙古栎林(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落叶松-白桦混交林(Mixture of Larix gmelinii and Betula platyphylla)(阴坡、阳坡)、沟塘草甸等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气象要素回归法,对春季防火期和秋季防火期内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进行测定,构建了不同防火期、不同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预测模型,分析了相应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同林型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在春季防火期和秋季防火期差异显著;在秋季防火期,5个典型林型的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0.167,平均相对误差为0.218,低于春季防火期模型和春季-秋季混合模型;秋季防火期模型对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效果最好。气象要素回归法适用于南瓮河保护区典型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  相似文献   
123.
为提高竹制品加工利用水平,以高温水为传热介质,在温度为120℃、130℃、140℃、150℃,160℃,时间为60min、90min、120min的密闭条件下对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进行高温热处理,以饱和蒸汽压控制试验的压力环境,研究毛竹材在不同水热处理条件下颜色及平衡含水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毛竹材表面颜色由明黄色向深咖啡色转变,红绿色品指数(a*)略微上升后下降,趋向于绿色,黄蓝色品指数(b*)逐步下降,趋向于蓝色。总体色差(ΔE*)增大,明度(L*)下降,竹材平衡含水率下降拐点出现在140℃,与热处理时间相比,热处理温度对竹材颜色及平衡含水率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4.
文章研究了渭北黄土区核桃单作、核桃——小麦复合和小麦单作三种系统下的水分垂直分布及降雨和土壤温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核桃单作、核桃——小麦复合和小麦单作三种系统下0~450cm土层内,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三种不同系统土壤含水率大小为:核桃——小麦复合小麦单作核桃单作。三种系统土壤含水率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降水和土壤温度,降水显著影响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较小,在核桃单作系统中,土壤温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25.
为防治黄河三角洲土壤次生盐渍化,通过配制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程度的壤质土体,进行土壤水盐关系试验,利用经典统计分析、线性回归分析、Origin图表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在加水升盐、淋水降盐、蒸发返盐过程中土壤水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测算土体田间持水量估算了大田降盐灌水参数。结果表明,(1)升盐过程中,土壤表层水盐呈现正向线性关系,含水率的增加对含盐量较高的土体影响较显著,高水高盐环境下的水盐相关性高于低水低盐环境下的水盐相关性;(2)降盐过程中,土壤表层水盐呈现负向线性关系,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再注入2%的水时,各土体内盐分下降的幅度最大,随后趋于平缓;(3)当体积含水率达到20%时,土体达到田间持水量,每667 m2农田灌入约6.6 m3水时,中度盐渍化土降为轻度盐渍化;灌入约7.8 m3水时,重度盐渍化土降为轻度盐渍化;(4)自然蒸发情况下,重度盐渍土体返盐速率明显快于中度盐渍土。  相似文献   
126.
为了探究适合于砂姜黑土地区麦玉轮作模式下的秸秆还田方式,在增加养分的同时减少养分流失风险.设置7种秸秆还田处理方式:A(小麦秸秆全还田,玉米秸秆不还田)、B(玉米秸秆全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C(小麦玉米秸秆全还田)、D(施肥但秸秆不还田CK1)、E(小麦秸秆半还田,玉米秸秆不还田)、F(玉米秸秆半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和G(秸秆不还田也不施肥CK2).对不同处理土壤进行理化分析,同时运用熵权法对土壤进行质量评价,以及对土壤中有潜在流失风险的养分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与不还田也不施肥的对照相比,在0~20 cm土层中,除C处理外均可提升土壤含水率,分别提升了66.9%、50.1%、31.1%、51.2%和77.2%;不同处理土壤中微生物量氮、全氮、硝氮和总磷含量依次是:G<D<E<F<B<A<C,土壤中有机碳含量与秸秆还田量有关,含量大小依次是G<D<E<F<A<B<C.养分评价得分中,养分增加效果C>B>A>F>E>D>G,各秸秆还田处理养分流失风险依次是E>F>C>A>B.综合考虑养分增加与流失风险,在各处理中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处理C是一种能够在增加养分的基础上降低潜在面源污染风险的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127.
提高棉花种子发芽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彩花 《种子科技》2011,29(7):37-37
发芽率是指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要提高种子发芽率,就必须有健康、饱满的种子。多年来,棉花种子发芽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现就如何采取措施,提高棉花种子的发芽率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8.
模拟垄沟灌溉土壤水分入渗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箱进行模拟垄沟灌溉入渗试验,探索垄沟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入渗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垄沟灌溉入渗时,湿润锋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正相关,其垂向运移距离明显大干一般沟灌;灌水时沟中与垄坡剖面的含水率迅速增加,再分布过程中在水平向水势梯度的作用下垄上剖面的含水率也不断增加,适当减小垄宽可以减少灌溉...  相似文献   
129.
<正>眼前这盆福建茶,端的气势非凡。树根道劲,飘枝舒展,绿叶似锦,尤其是茎干粗壮,盘曲而上,呈刚强不屈之状,仿佛有欲上九天揽月之势,命名为《壮志凌云》,可谓合情合景。《壮志凌云》在给人审美满足的同时,更以其深刻的意蕴给人以启迪和鼓舞。试想,这株福建茶之所以能有蓬勃向上的旺盛气势,是因为它的根紧紧地握住并扎进绿地,汲取自然的甘露与营  相似文献   
130.
奈曼旗土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奈曼旗是土地退化比较严重的旗县,为查清该旗的土地退化类型、分布及程度,监测其土地退化的发展趋势,该文选取土地利用/覆被方式、复合植被指数、风蚀土地占像元面积百分比和土壤含水率作为土地退化评价体系的4个指标,利用TM数据获取4个指标的反演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4个指标的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计算得到土地退化指标的权重,构建土地退化综合评价公式。结合综合评价公式,计算出奈曼旗的土地退化结果,并将土地退化分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严重退化5个等级。1987年、1991年、1996年、1999年、2002年和2007年的土地退化评价结果表明,奈曼旗的土地退化在1987-1999年期间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2000年以后土地退化扩展趋势得到遏制,土地退化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研究对奈曼旗的土地退化防治和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