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2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1篇 | |
综合类 | 57篇 |
农作物 | 3篇 |
畜牧兽医 | 12篇 |
园艺 | 14篇 |
植物保护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3.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苣荬菜根中单宁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苣荬菜根中单宁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51.05℃;提取时间105.05 min;料液比(g∶mL)为1∶16.00。在此条件下,苣荬菜根中单宁的提取率为1.026%,与理论值相差0.008%。 相似文献
94.
95.
影响苣荬菜芽根越冬休眠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PS软件,分析了多年生杂草苣葜菜(Sonchus brachyotua DC.)休眠期间八项因素的变化与休眠的相关性及其互作效应,旨在揭示各因素与苣莫菜休眠的关系,为进一步采取措施阻止休眠进程达到繁殖器官不能越冬而被自然冻死的防除目的,并以此杀草原理,为开发新的除草剂奠定理论基础。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苣荬菜萌发率与八项因素有显著的线性关系,GA/ABA、GA与萌发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9602和r=8677,其次是淀粉酶和淀粉,达到显著正相关(r=0.6054和r=0.5616),其他四项因素呈现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苣荚菜萌发率直接作用较大的影响因素为ABA、GA、淀粉,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8476,-0.7629,0.7399。 相似文献
96.
为优化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护绿工艺条件及护绿保脆剂配方,以野生苣荬菜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研究碱液浸泡及漂烫条件对叶绿素保留率的影响,优化苣荬菜护绿工艺条件;同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D-异抗坏血酸钠浓度、植酸钠浓度、碳酸氢钠浓度、氯化钙浓度对苣荬菜叶绿素保留率和硬度的影响,优化护绿保脆剂复配配方。结果表明,无水碳酸钠浓度1.0 g/L,浸泡时间30 min,料液比1∶15,漂烫时间60 s,漂烫温度92℃条件下野生苣荬菜叶绿素保留率最高;最佳护绿保脆剂配方为D-异抗坏血酸钠质量浓度4.0 g/L,植酸钠质量浓度0.1 g/L,碳酸氢钠质量浓度4.0 g/L,氯化钙质量浓度0.8 g/L,此条件下苣荬菜叶绿素保留率和硬度均最高,分别为88.29%和3.62N。 相似文献
97.
杂草是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的重要中间寄主,常富集多种该属病毒及其卫星病毒。2014年,在云南红河常见杂草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上出现了疑似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病症状。利用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其所含病毒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1株病样中共获得了两条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全序列、两条β卫星全序列和一条α卫星全序列。序列分析显示,两条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全序列与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和96%,确定为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的分离物。两条β卫星全序列与赛葵黄脉β卫星相似性最高,为97%,确定为赛葵黄脉β卫星的一个分离物。α卫星全序列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α卫星相似性最高,为86.3%,是中国番茄黄化曲叶α卫星的一个分离物。这是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病害复合体在中国侵染苣荬菜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8.
对苣卖菜芽根在土壤耕层中的分布以及土壤耕作对其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首荬莱芽根在小麦田和玉米田90%以上分布于0~10cm耕层内,而大豆田苣荬莱芽根分布相对较深,80%左右分布于0~10cm耕层.土壤耕作次数增多,芽根变短,但对根量分布的影响小麦田和大豆田表现不同,小麦田只翻地处理,0~10cm土层内根量显著减少,进一步耙地虽有回升,但也不及原茬,而大豆田翻地之后0~10cm耕层根量超过原茬,而进一步把地后又降低至原茬之下. 相似文献
99.
以生长多年的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为材料,进行生物学特性、牧草产量和营养成份的研究。结果表明,苣荬菜为根蘖型植物, 4月下旬-5月上旬返青后呈叶簇状,枝条(一级枝条)从根颈处长出,二级枝条从一级枝条的叶腋处长出,根颈分枝一般为815个/株,多者可达22个/株,开花后植株高度可达98.1 cm,最高可达140 cm,生育期约为120 d。分枝期、孕蕾期和开花期干草产量分别为1 165.0、2 912.6和3 699.8 kg/hm2。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高,分别占干物质的15.67%~25.90%和3.38%~5.76%;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分别占干物质的21.99%~36.42%和20.40%~30.45%;钙、磷含量分别为1.95%~2.45%和0.15%~0.28%。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