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9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1篇
  369篇
综合类   19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201.
贵州梵净山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出露地层为中新元古界梵净山群、青白口系板溪群、南华系及古生界地层。梵净山群已强烈褶皱,被青白口系板溪群角度不整合覆盖。浅色白云母花岗岩侵位于褶皱的梵净山群中;锆石原位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838.5±1.5)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其A/CNK值〉1.1,达1.27、1.30,为典型强过铝质花岗岩,具有低—中等CaO/Na2O比值(0.09~0.52),形成于富粘土质砂岩的高温(〉875℃)局部熔融,可能是始于840Ma的地幔柱活动为地壳的高温局部熔融提供了额外热源。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新元古代之前华南地块具有两次明显的地壳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202.
梅县崩岗治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梅县属南方红壤丘陵区,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崩岗非常发育,且危害极大。梅县依据崩岗的分布情况、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危害情况,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崩岗进行了综合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年减少泥沙下泄153万t,保护农田3 107 hm2,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介绍了当地崩岗治理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3.
漫川漫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漫川漫岗黑土区是我国东北商品粮主产区和黑土坡耕地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坡耕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根据漫川漫岗黑土区水土流失规律和特点,在已有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总结该区水土流失综合调控机制,凝练基于粮食安全的黑土区长坡缓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并对形成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体系的结构进行解析,对其推广应用效益进行分析,以补充和完善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调控理论。结果表明:1)漫川漫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应以坡耕地水土流失控制为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调控主要由地表径流调控、沟道侵蚀调控和土地生产力调控3部分构成;2)基于粮食安全的黑土区长坡缓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以生态安全保障和粮食安全保障2大体系为支撑,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立体防护体系结构和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结构及二者之间的耦合;3)该范式可为促进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生态、社会和经济更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实践样板。  相似文献   
204.
宣城市岗坡地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与颗粒组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程海  吕成文  姚慧  黎原 《土壤通报》2012,(5):1116-1119
对宣城市岗坡地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与颗粒组成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和新耕地土壤全磷、速效养分含量都高于林地和灌丛;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与土地利用类型有显著的相关性。⑵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中、上坡位都显著高于下坡位,全磷和速效养分的含量随坡位下降呈显著增加趋势;有机质、全磷和速效磷与坡位有显著的相关性。⑶土壤有机质与粘粒(<0.002 mm)和粉粒(0.002~0.02 mm)的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砂粒(0.02~2 mm)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全氮与粉粒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全磷与粉粒、砂粒含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5.
广东崩岗形成的岩土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6.
干湿循环作用下崩岗土体抗拉强度的衰减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干湿循环影响下崩岗土体崩壁出现失稳等问题,通过开展室内单轴抗拉试验,研究了湖北通城地区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崩岗土体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崩岗土体的抗拉强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衰减,最后逐渐趋于稳定,且不同层次土壤的抗拉强度衰减主要集中在前3个干湿循环周期,表土层、红土层、过渡层和砂土层抗拉强度衰减比例分别达到90%,82%,83%,90%,且不同层次土壤的抗拉强度总体表现为过渡层>红土层>表土层>砂土层。并通过考虑崩岗不同层次土体深度和干湿循环次数的共同影响,建立了抗拉强度衰减预估模型,且抗拉强度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有较高的相关关系(R^2=0.97),该模型对研究崩岗不同层次土体抗拉强度衰减机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7.
丘陵岗坡地果园土壤管理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丘陵岗坡地上以二年生水蜜桃品种良姬为试材,通过深翻改土研究了桃树根系的分布状况及土壤结构情况。结果表明:土壤深翻后,结构疏松,土层深度20 cm和40 cm处的土壤容重比对照减小2.19%和10.59%;深翻1年和2年后与对照相比根系总量分别增加32.6%和43.5%,且深层根系数量明显增加;在果园自然生草情况下每年能产鲜草4 687 kg/667m2;2005年8月4日中午调查表明,清耕区地表的温度比自然生草区和种植印度豇豆区分别高出21.6%和25.5%。自然生草区与种植印度豇豆区的相对湿度日变化不大,而清耕区早中晚相对湿度分别为86%、56%、93%,中午相对湿度较低,园内比较干燥。说明草地对温湿度具有调节作用,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8.
黑龙江垦区中部漫川漫岗治理区冲刷沟有工程冲刷沟、路边冲刷沟、低洼水线冲刷沟和断头冲刷沟四种类型。在分析不同类型冲刷沟的成因基础上,总结出在当地行之有效的宽浅式排水沟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9.
鄂东南崩岗剖面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崩岗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地区破坏性极强的水土流失类型。以鄂东南地区两个典型的崩岗剖面为对象,探讨崩岗剖面包括表土层、红土层、斑纹层和碎屑层的土壤水分特征及方程拟合过程,明确崩岗发生的水分运动机理。结果表明:崩岗土壤释水量伴随吸力呈规律性变化,其中斑纹层和砂土层低吸力时脱水能力大于表土层和红土层,高吸力时各个层次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趋于平缓。利用当量孔隙的计算发现不同土层的孔隙变化也存在变化规律,均体现为由表土层至碎屑层土壤大孔隙比例增加而毛管孔隙减少。选取van Genuchten方程和Gardner方程对崩岗剖面土壤实测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同时进行了两个方程的拟合评价,R2基本在0.9以上,同时残差平方和的数量级在10-3和10-5之间。研究表明,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能够较好地拟合崩岗表土层和红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实测数据,误差相对较小,而Gardner方程适用于斑纹层和碎屑层土壤。  相似文献   
210.
水分对崩岗土体抗剪切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通过三轴剪切实验研究崩岗不同土层抗剪特性随土壤水分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红土层粘聚力逐步增大,当含水量达到22%后,粘聚力急剧下降;砂土层的粘聚力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粘聚力变化幅度较小,碎屑层的粘聚力随含水量变化呈波动性变化.(2)3个土层的内摩擦角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3)3个土层的抗剪强度也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