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9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1篇
  369篇
综合类   191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一、建园 园址的选择:山地、平地均可,板栗是喜光、抗旱、耐酸性土壤的树种,适宜栽植在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片麻岩、碳酸岩等风化而成的砾质壤土或沙壤土,土质微酸,PH值在6.5~6.8之间。在碱性的土壤上不能正常生长,不宜在低洼易涝,土壤粘重或处于风口的地段建园。  相似文献   
122.
内蒙古牙克石市喇嘛山有海西期至燕山期白岗质花岗岩岩组和花岗斑岩岩组出露。受新华夏构造体系波及,塑性地层发生褶皱,刚性岩层断裂,形成区内大小28座突兀挺拔、陡峭嶙峋的花岗岩奇峰;又由于该区气候湿润,岩石风化、溶蚀较快,周围岩石脱落,导致各种类型的花岗岩峰石球化,形成大量石蛋、石柱、象形石、石槽、岩臼、石穴等微地貌。文中简述了喇嘛山花岗岩景观的类型、特征,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3.
拜泉中高纬度漫川漫岗黑土区治理措施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拜泉县呈缓岗阶地,地貌属于中高纬度漫川漫岗地貌类型,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项目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搜集相关资料,实地勘查水土流失现状,分析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坡耕地治理措施、沟道治理防护体系、生态修复措施以及村屯道路建设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应用岩土工程的试验方法及其分类标准,对崩岗发生区的风化壳岩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依据地质成因和风化程度,风化壳可划分为坡积层和风化岩土层;其中,风化岩土层又分为残积土层、全风化层、强风化层,并以粘、石英含量高、粉、长石含量高分别为各自的典型特征.2)依据土的颗粒组成、塑性指数、颗粒的矿物组成,可将风化壳的岩土分为六大类:粘性土、石英砾砂、粉土类、粉砂、长石砾砂和角砾;且对应的风化壳层次分别为坡积层,残积土层,全风化层,强风化层上部、强风化层中部、强风化层底部.3)坡积层与风化岩土层的性质变化大,界限明显;风化岩土层中各层次之间为渐变过渡关系.  相似文献   
125.
干湿效应下崩岗区岩土抗剪强度衰减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发育于花岗岩的崩岗侵蚀区红土受干湿变化影响显著。通过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干湿效应对崩岗侵蚀区岩土抗剪强度衰减的影响。试验处理采用5种干湿效应水平(风干48h、风干24h、自然含水率、浸30s和浸60s)。结果显示:土壤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随干湿变化呈非线性衰减趋势,当土壤含水率13%左右时,对应的抗剪强度指标出现峰值;峰值强度前符合线性递增规律,峰值强度后符合一阶指数衰减规律。在风干阶段,抗剪强度主要受裂隙性影响,而在增湿阶段,基质吸力是影响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干湿循环效应对崩岗侵蚀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6.
东北漫岗黑土区防护林带分布对浅沟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漫岗黑土区坡耕地浅沟侵蚀非常严重,防护林带体系作为坡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对浅沟侵蚀过程产生影响。本文以漫岗黑土区黑龙江鹤山农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Quickbird高精度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对小流域内防护林带的分布规律和浅沟侵蚀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防护林带布局对坡面浅沟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横坡耕作的坡面上,临界汇水区范围内林带的个数与临界坡长、临界汇水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即增加林带个数、减小林带间距可以增大临界坡长和临界汇水面积,而研究区防护林带间距过大,大于该区浅沟发生的临界坡长,并且防护林带间断有利于浅沟的发育;同时,坡耕地垄向由于受到防护林带影响而与其走向一致,使垄沟笔直穿过低洼水线,形成局部顺坡垄,间接诱发浅沟侵蚀。因此,通过增加横坡耕作坡面上防护林带个数、缩小林带间距、加强林带的管护和更新,同时对不合理的防护林带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有效防治坡面浅沟侵蚀。  相似文献   
127.
南方花岗岩红壤典型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试验,以长汀县为研究区,在GIS的支持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南方花岗岩红壤典型区表层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总体水平中等并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平均为2.73%;变异系数为72.73%,属中等变异;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空间变异性程度较大,C0/(C0+C)值为47.13%,变程为21.48km;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分布特征,在中部地区形成连片的低值区,西部有机质质量分数整体较高,存在最高值。研究成果可为南方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根据安溪官桥、龙门两镇的仙都片、寮山片、山头片3个崩岗侵蚀片区,崩岗侵蚀严重,崩岗面积大,形成集中连片的崩岗群落的区域特点,在传统治理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削坡、土地平整、拦挡、绿化、复耕等治理措施,使其支离破碎的崩岗地貌重塑整理成规整的地块,然后根据其周边环境及地域性特点,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向,将崩岗侵蚀区变为可开发利用的农业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  相似文献   
129.
崩岗侵蚀地貌分布的海拔高程与坡向选择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崩岗侵蚀地貌在华南地区广泛分布,近年的崩岗普查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根据统计结果,重新认识了早期提出的崩岗侵蚀地貌的分布具有海拔高程和坡向选择性的特点。通过对几个典型崩岗发育区资料的分析表明,人类生产活动的高程范围影响着崩岗的发育和分布,崩岗分布的地形相对高差研究较海拔高程研究更具现实意义。以推理方式质疑已有崩岗侵蚀地貌分布坡向性选择的成因解释,并提出可能是由于统计盲点而导致的表象性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崩岗发育的推论有其限制条件,应将人类生产活动作为崩岗侵蚀地貌发育新的驱动力给予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30.
施麦饭石对小麦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