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88篇
  免费   4046篇
  国内免费   6680篇
林业   9648篇
农学   5940篇
基础科学   5856篇
  22603篇
综合类   51991篇
农作物   3740篇
水产渔业   1667篇
畜牧兽医   7044篇
园艺   6771篇
植物保护   5054篇
  2024年   1173篇
  2023年   3352篇
  2022年   4190篇
  2021年   4397篇
  2020年   3659篇
  2019年   4102篇
  2018年   2451篇
  2017年   3444篇
  2016年   4211篇
  2015年   4164篇
  2014年   5965篇
  2013年   5633篇
  2012年   6872篇
  2011年   6876篇
  2010年   6114篇
  2009年   5982篇
  2008年   6182篇
  2007年   5073篇
  2006年   4651篇
  2005年   4427篇
  2004年   3352篇
  2003年   3021篇
  2002年   2375篇
  2001年   2258篇
  2000年   1883篇
  1999年   1586篇
  1998年   1383篇
  1997年   1320篇
  1996年   1234篇
  1995年   1299篇
  1994年   1243篇
  1993年   1099篇
  1992年   1094篇
  1991年   1215篇
  1990年   1000篇
  1989年   1001篇
  1988年   198篇
  1987年   139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2篇
  1965年   25篇
  1958年   18篇
  1957年   119篇
  1955年   22篇
  1953年   7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讨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BP-ANN(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和模糊神经NF(neuro-fuzzy)2种神经网络算法在区域地下水盐分动态预测中的应用过程与效果,首先通过经典统计分析确定区域地下水盐分动态的主要驱动因子以及可用的模型输入因子组合,采用"试错法"确定神经网络模型的最优结构,进而开展地下水盐分中长期动态的有效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长江河口寅阳和大兴地区以降水动态为单输入的NF(5-gbellmf-160)和以降水与内河水盐分动态为双输入的NF(4-gaussmf-100)为最优预测模型。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对地下水盐分动态的预测精度优于常规线性模型,其中,NF、BP-ANN、线性模型在寅阳测点的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565、0.445、0.261,在大兴测点的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0.784、0.543。与BP-ANN、线性模型相比,基于模糊神经算法的NF模型具有更好的误差纠错和仿真能力,在寅阳和大兴测点的预测误差分别降低了30%以上和50%以上。相关研究结果在区域水盐动态科学预警研究领域有较好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为探讨不同绿肥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江西猕猴桃园间作冬季绿肥,设置自然生草(CK)、箭筈豌豆(VS)、肥田萝卜(RS)、油菜(BN)、毛叶苕子(VV)和黑麦草(LP)6个处理,盛花期前测产并翻压,连续两年测定果实成熟期各处理土壤养分,翻压次年测定猕猴桃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1)各绿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和pH,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0~20 cm土层土壤以LP、VS、VV培肥效果较全面,20~40 cm土层土壤以BN、VV、VS培肥效果较好;(2)各绿肥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6.65%~10.75%,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5.94%~18.81%,VS、VV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6.67%、16.23%和181.55、176.99 mg/g,较CK分别提高了24.40%、21.12%和13.77%、10.91%,果实干物质、可溶性糖含量以VS(19.31%、17.75%)和LP(19.01%、14.90%)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26.62%、66.04%和24.66%、39.38%;(3)综合各绿肥处理对土壤养分、产量和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因素,江西‘红阳’猕猴桃园间作并翻压以VS最佳,VV和LP次之,且二者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93.
表面活性剂强化EDTA络合洗脱污灌土壤中重金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和重金属洗脱螯合剂EDTA对土壤中Cd、Pb的解吸去除作用,同时研究了加入SDS和Brij35后对EDTA解吸污染土壤中Cd、Pb作用的影响,并对解吸前后重金属在土壤介质中形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SDS可使EDTA对Cd的解吸量由61.67%增加到79.68%、对Pb的解吸量由57.25%增加到89.65%。在EDTA浓度较小时,加入SDS对Cd、Pb的解吸产生拮抗作用,抑制了EDTA对污染土样中Cd、Pb的解吸;随着EDTA浓度的不断增加,加入SDS与EDTA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Brij35具有相同的增溶作用,但增溶效果不如SDS。比较复配解吸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可溶态、碳酸盐结合态较解吸前减少60% ̄90%,大大降低了污灌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试验结果可为利用表面活性剂与EDTA复配提高重金属在土壤介质中的解吸率提供理论依据,并可应用于污灌土壤中重金属的冲洗治理。  相似文献   
994.
几种有机酸对恒电荷和可变电荷土壤吸附Cu2+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恒电荷土壤(黄褐土和黄棕壤)和可变电荷土壤(红壤和砖红壤)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乙酸、草酸、酒石酸和柠檬酸对土壤吸附重金属铜离子(Cu2 )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酒石酸浓度下,土壤对酒石酸的吸附量依次为黄棕壤(2 1 8mmolkg-1) >红壤(15 4mmolkg-1) >砖红壤(9 5mmolkg-1) ,土壤吸附有机酸后负电荷量增加,相同条件下增幅为砖红壤>红壤>黄棕壤;无有机酸配体时,供试土壤对Cu2 的吸附量为黄褐土>黄棕壤>砖红壤>红壤;加入有机酸时,随有机酸浓度增高,土壤对Cu2 的吸附一般表现为“峰”形曲线,峰所对应的有机酸浓度因有机酸类型而异,且随土壤可变电荷性质增强而增高;土壤吸附有机酸后对Cu2 的次级吸附不同于有机酸与铜共存时的竞争吸附,且因土壤性质表现迥异。这些结果意味着在存在有机酸配体的根际环境中,恒电荷土壤与可变电荷土壤对Cu2 的吸附明显不同,并将影响重金属离子在根际的转化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薇甘菊作为唯一一种全国林业检疫有害植物,由于其较强的攀援、繁殖扩散能力,以及极强的化感作用,对入侵地区的林农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作为一种菊科植物薇甘菊有极强的资源化利用价值,在生物农药,药物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利用前景。此文对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分布、适生区及危害进行介绍,对国内外薇甘菊生物防治及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6.
石灰性土壤中铁肥的形态转化及其供铁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土培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复混铁肥、硫酸亚铁两种肥料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对土壤因子的调控作用及在有效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 ,与硫酸亚铁相比 ,复混铁肥具有更强的调控土壤因子的能力 ,并提高了铁在有效和较有效形态中的分配 ,显著增加了有效铁的供给。结果也表明 ,交换态铁、碳酸盐结合态铁和氧化锰结合态铁是石灰性土壤中有效铁的主要供给形态。土壤pH值、有机质与土壤铁动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7.
作物水分状况自动监测与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作物水分自动监测方法(冠层温度、光谱反射率、茎秆直径微变化、茎液流速等)的研究进展和各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指出当前的作物水分状况监测与诊断指标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合理的水分诊断指标体系,开发精确可靠的作物水分状况监测设备,以实现灌溉管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通过对中国30种科技期刊中外引文的数量及其各种分布情况的调查,揭示引文数量和质量与不同学术水平期刊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对中国科技期刊的评价效用。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学术水平期刊中外引文的数量和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学术期刊的引文数量和质量均高于普通期刊,而普通期刊由于中文引文比例大,对中国科技期刊学术评价的贡献度大于学术期刊,但学术评价效用不高。结论 引文作为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术质量的保证,应该纳入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独立指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应进行适当调整,注重质量,可吸收一些相关的国际期刊。  相似文献   
999.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硝态氮垂直分布的特征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小麦收获后NO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单独施用无机、生物有机肥还是无机、有机肥混施都会造成硝酸盐在土壤中的积累,但有机肥本身产生的硝酸盐累积量极微。生物有机、元机肥混施后减少了无机肥料中硝态氮深层累积。在0-100cm土层中,硝态氮的累积量呈递减趋势,在0-40cm的累积量最高。砂质土壤比牯质土壤更有利于硝态氮的深层迁移。  相似文献   
1000.
选择珠三角地区(东莞、惠州、广州、番禺)4个水稻种植区,采集土壤(30个)和水稻谷粒(37个)样品,通过超声提取进行样品前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分析9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的含量,研究PAEs的污染特征和人体健康暴露风险。结果表明,4个地区稻田土壤中PAEs总含量(∑PAEs)为3.25~8.05 mg·kg-1(平均为5.25 mg·kg-1),水稻谷粒的∑PAEs为1.77~4.13 mg·kg-1(平均为2.93 mg·kg-1),两者均以东莞的平均值最高,分别为(6.26±1.45)mg·kg-1和(3.13±0.71)mg·kg-1。土壤和水稻谷粒中PAEs均以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为主,三者的累计含量占∑PAEs的85%以上。水稻谷粒对PAEs化合物的生物富集系数在0.37~1.27之间,部分DBP、DIBP、DEHP的大于1。大米和谷壳中∑PAEs分别为1.33~3.22 mg·kg-1(平均为2.17 mg·kg-1)和0.81~2.61 mg·kg-1(平均为1.43 mg·kg-1)。若人体食用这些大米,成人和儿童对DBP和DEHP的日均摄入量均小于10μg·kg-1bw·d-1,低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日允许摄入量(DBP:100μg·kg-1bw·d-1,DEHP:20μg·kg-1bw·d-1),健康暴露风险较小。但人体通过食用大米的长期低剂量暴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