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60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726篇
林业   522篇
农学   2695篇
基础科学   3218篇
  1814篇
综合类   14702篇
农作物   533篇
水产渔业   253篇
畜牧兽医   2069篇
园艺   325篇
植物保护   443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496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503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590篇
  2015年   859篇
  2014年   1704篇
  2013年   1625篇
  2012年   2092篇
  2011年   2055篇
  2010年   1930篇
  2009年   1927篇
  2008年   2022篇
  2007年   1361篇
  2006年   1395篇
  2005年   1379篇
  2004年   1101篇
  2003年   442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434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8篇
  1965年   9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21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文章从论述研究区耕地环境特点入手,介绍了研究区耕地整理的主要措施,详细地分析了耕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南方裸露岩溶峰丛洼地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情况下,进行耕地整理是改善其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有效途径.耕地整理能显著增加峰丛洼地地区有效耕地面积,使研究区有效耕地面积增加10.18hm2,增幅达46%;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58.17%,有效N、P、K含量平均增幅均超过80%,有效Cu、Zn含量平均为整理前的2.87倍;减少水土流失,整理后地表径流深度与土壤侵蚀模数均下降70.68%;降低以NO3-、总磷等为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降幅约40%;改善小气候并使区域耕地景观更富多样性,耕地整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82.
畜牧业生产集约化养殖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成为鼠类活动最猖獗的地方.老鼠不仅偷吃饲料、糟蹋粮食,降低养殖效益,而且是多种病原菌、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其携带的病原菌可传播给畜禽,从而引发传染病.  相似文献   
983.
55年来策勒绿洲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的变化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耕地变化驱动力的研究有助于宏观调控耕地动态.研究利用策勒绿洲1949~2004年长序列耕地统计以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 分析了策勒绿洲55年来耕地变化总体趋势,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影响耕地变化的经济、社会等主要因素,对策勒绿洲55年的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绿洲耕地总面积和人均面积持续减少,而经济发展、社会系统压力、农业科技进步是引起策勒绿洲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84.
辽宁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桑秋  苏飞  张平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42-1143,1173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辽宁省1996~2005年耕地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加趋势,由1996年的0.337 6 hm2/人增加到2005年的0.395 9 hm2/人;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呈现逐年减少趋势,由1996年0.300 7hm2/人减少到2005年的0.269 6 hm2/人;人均耕地生态赤字也不断扩大;在研究时段内,辽宁省耕地生态超载指数不断扩大,说明目前辽宁省耕地资源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  相似文献   
985.
推进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农村技术市场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关联到我国近10亿人的直接利益,关联到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湖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省份之一,2003年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的比重由上年的57.74%上升至60.45%,县域经济地位举足轻重。认真贯彻中央l号文件精神,切实落实科技部关于科技服务“三农”的目标,加快农村技术市场改革,培育和发展具有湖南特色的农村技术市场,是促进农民增收及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加强技术成果与县域经济结合的纽带,是实践“科技兴县”、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86.
今年以来,由于政府政策推动,市场价格拉动,政策措施促动,全区粮食生产恢复增大。春播水稻面积达0.60万hm^2,比年初计划种植0.46万hm^2增13.1%,比2003年的0.53万hm^2增13.4%。各级政府出台了减免农业税、水稻直补、良种补贴等支农扶粮的政策,使粮食生产出现转机,粮农积极性高涨,粮食生产经前几年艰难爬坡,走出困境。但从5个镇、29个种粮专业户调研表明,粮食生产的现状不容乐观,粮农对发展粮食生产存在许多困惑,提出了诸多问题,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制订政策。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987.
黑河地区耕地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良利用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土地使用年限的增加,农用耕地土壤有逐年退化的趋势,已成为未来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土壤质量变化与生态环境影响和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如何改良利用耕地土壤将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方向。以黑龙江省黑河地区为例,分析了黑河地区目前农用耕地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提高土壤肥力,保护耕地质量的有效措施和对受损土壤改良利用的途径和管理办法,保证本地区耕地土壤资源为子孙后代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988.
宁夏引黄灌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比1985年和2005年两次土壤调查结果,发现宁夏引黄灌区20年来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趋于增加,速效磷质量分数明显增加,速效钾质量分数趋于降低.2005年灌区耕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为14.18g/kg,年增幅平均为0.4%.耕地土壤全氮质量分数趋于增加,2005年灌区耕地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为0.945g/kg,增幅为0.9%.耕地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变化不大,平均为54.48~65.77 mg/kg.2005年灌区耕地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为34.86 mg/kg,增幅为8.6%.耕地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趋于降低.2005年灌区耕地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为150.1 mg/kg,平均年降幅为1.8%.灌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空间变异以速效磷质量分数变异系数最大,反映出灌区耕地磷肥施用量不均衡.从影响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变化的各种因素方面,阐明了其变异趋势的原因,提出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开展以增施有机肥为中心沃土工程等培肥地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9.
福建省土壤定位监测点养分变化规律及平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福建省4个国家级、12个省级耕地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7 a(1998-2004)监测,福建省主要耕地土壤的养分动态变化趋势为: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上升,有效磷上升较明显,碱解氮均有下降,水田土壤速效钾下降,旱地速效钾微升,所有升降都未达显著程度。通过对监测点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及养分平衡分析,认为农田氮磷投入盈余、钾亏缺,并提出今后稳氮、控磷、增钾的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990.
耕地保护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俊华  何灵 《甘肃农业》2006,(11):73-74
我国耕地面积现状很严峻,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我们要重视在城市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城市建设的辨证关系。从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更少的具体国情出发,必须实行从严的耕地转用制度,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