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19篇
  免费   1286篇
  国内免费   1855篇
林业   1337篇
农学   1653篇
基础科学   4373篇
  5122篇
综合类   17639篇
农作物   1160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4999篇
园艺   1762篇
植物保护   614篇
  2024年   362篇
  2023年   1271篇
  2022年   1454篇
  2021年   1525篇
  2020年   1296篇
  2019年   1505篇
  2018年   793篇
  2017年   1207篇
  2016年   1493篇
  2015年   1412篇
  2014年   2221篇
  2013年   2084篇
  2012年   2556篇
  2011年   2522篇
  2010年   2225篇
  2009年   2174篇
  2008年   1959篇
  2007年   1686篇
  2006年   1596篇
  2005年   1365篇
  2004年   971篇
  2003年   797篇
  2002年   621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391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本文概述了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方法,以及还田后对土壤肥力与农作物的影响。秸秆还田是一项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技术性措施,科学合理的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加速生土熟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的生物活性,而且还能促进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和保护生态环境。但是若秸秆还田技术工艺不成熟、不规范,后期处理方式方法不当,极有可能滋生病菌,诱发虫害,造成农作物缺苗断垄,甚至苗黄枯死,导致大幅减产现象发生。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安徽南陵地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南陵地区土壤大量养分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统计分析土壤氮、碱解氮、磷、有效磷、氧化钾、速效钾等的含量特征,并对其分布特征加以研究,最终开展研究区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氮和碱解氮在研究区内以丰富为主,且两者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高达0.85,可能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磷及有效磷在区内主要表现为较缺乏-缺乏,两者相关性较差,可能与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及人为活动有关;氧化钾在区内分布主要表现为较丰富-中等-较缺乏3种,呈正态分布,孤峰河两侧分布差异明显,速效钾在区内零星分布,特征不明显;区内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以三级(中等)土壤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45%.  相似文献   
13.
14.
15.
秸秆腐熟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秸秆腐熟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开展了秸秆还田腐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腐熟还田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秸秆收集成本,促进秸秆离田实现多元化利用,设计了一种秸秆收集装置。简要介绍了秸秆收集装置的结构及原理,并利用MATLAB/SimMechanics建模,进行运动学分析。当活动底板转动60°时,活动挡板转动47.27°,可以满足装置卸草开合度的要求,为机构尺寸等参数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饲料工业》2017,(18):28-32
试验旨在研究纤维源对不同品种生长猪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去势的烟台黑、鲁农2号生长猪各6头,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采用有重复的3×3拉丁方设计,三个处理分别为基础日粮组、10%大豆皮替代基础日粮组、10%地瓜蔓替代基础日粮组。于每期试验的第6、7 d连续收集48 h的粪样和尿样测定日粮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代谢。结果表明:日粮添加10%地瓜蔓,两品种生长猪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添加10%大豆皮对其氮总利用率影响显著(P0.05),对其他则影响不显著(P0.05);除对干物质消化率(P0.01)、氮表观消化率(P0.05)外,猪的品种对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均有显著影响(P0.05);纤维源对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均影响极显著(P0.01);但二者的互作关系不明显(P0.05)。与烟台黑生长猪相比,纤维源对鲁农2号生长猪养分消化率及氮平衡代谢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7,(10):40-42
皆在探讨生长猪饲粮中用发酵花生粕替代部分豆粕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40头平均体重为(2961±30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发酵花生粕。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78%(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了81%(P005);试验组粗蛋白质、钙和磷的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16%(P005)、425%(P005)和600%(P005),但能量、粗脂肪和粗纤维的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单一的豆粕调整为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后能改善生长猪的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19.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0-22
土壤退化已经成为限制土壤生产力的重要障碍因素,而酸化则是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成因以及酸化对土壤地力、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植烟土壤酸化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